APP下载

当代美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路径依赖分析及其启示

2012-04-29郭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路径依赖公民教育

郭强

摘 要:通过路径依赖理论剖析当代美国高校德育发展,分析其避免强制性道德灌输的出发点、注重全方位德育资源整合的表现形式和以美国精神为核心的自我增强机制。解读突出个体主体性的公民教育路径和以信仰教育强化德育路径依赖对于我国高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路径依赖; 美国高校德育; 公民教育; 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33-05

路径依赖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斯将对人类技术演进过程中自我强化现象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方面的新解释。它主要是指,受到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某种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如果在系统内部确立,便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沿着一个特定路径演进。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一样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路径依赖的概念来源于人们对具有正反馈机制(系统的自我强化机制)开放系统的认识。“制度变迁中的自我维系机制可能会导致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一些小的事件或随机环境的结果而决定某一些特定的解,而这些特定的解一旦形成,就导致一种特定的制度变迁路径。”[1]

任何社会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从本质上都体现了一种制度变迁。其变迁中产生的自我强化和自我维系机制也会导致路径依赖。这种历史演变体现了人类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对自身道德行为施加约束的现象。在与经济和社会变迁相关的时间维度中,将不同时期关于道德及高校道德教育的选择和决策连接起来,从而确定形成正反馈机制的根源及其作用方式。通过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发现,当代美国高校的道德教育选择的是一条由西方自由教育理念引领的渐进性发展路径。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由教育理念提供了强化现有道德教育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并以避免强制性道德灌输为路径依赖的出发点,以整合全方位德育资源为路径依赖的突出表现形式。同时,美国精神塑造成为使其沿着原有体制发展路径和既定方向发展的自我增强机制。

一、当代美国高校德育路径依赖的出发点:避免强制性道德灌输

自由教育提倡发展学习者的批判和创造性思维,并致力于培养有思想的和选择独立的负责任生活的公民。这种自由教育理念确立了在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中尊重学生个性、反对强制性权威灌输的路径。杜威从民主主义原则出发指出,道德灌输是把成人的道德标准强加给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把现成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准则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的一种方法。[2]柯尔伯格从反对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灌输就是相对主义在教育上的表现。它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3]价值澄清学派从人性观的角度出发也认为,人都有发展自我指导的能力,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儿童充分地发展这种能力,而灌输的方法压制了这种能力的发展。[4]其代表人物拉塞斯认为,价值观是“有理智的人在与复杂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作出自由的和深思熟虑的选择”的结果。[5]进入20世纪80年代,综合品格教育模式针对多元价值观现状,反对价值知识的简单灌输,围绕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突出品格的个体特征和道德内涵的基础上,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强制性道德灌输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本位目的观和师生主客二元对立的实践观。在具体德育实践中,杜威认为,德育应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用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性灌输,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并促进其道德智慧和道德发展。柯尔伯格设计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与学校德育实践联系起来。拉塞斯提出,价值观教育要帮助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过程、方法和技巧,以便形成学生的个人价值观。[6]总之,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实践突出用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性道德灌输,立足于个体的价值平等,尊重个体的生活实际及其差异性,强调个体的自我表达、展示、发现、觉悟,以充分发展大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因此,从自由教育理念的建构主义认识观出发,构建一种以理性探究为特征的避免强制性灌输的道德教育体系已成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界有识之士达成的共识。

二、当代美国高校德育路径依赖的表现形式:注重全方位德育资源整合

自由教育理念一贯倡导普遍性质的全面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的人学观,注重实践的教育方法,培养人的智力、情感、社会、身体、创造力、直觉、审美和精神潜能的整体发展。自由教育理念中的道德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凡是能阐明社会构造的事实,凡是能增加社会资源的能力的培养,都是道德”[7]。相应地,一切能有效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和增加其社会资源能力的教育都属于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范畴。因此,在当代美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实践路径中,对隐形教育和显性教育手段的有机联结、教育路径的整体性通盘考虑和个体独立存在的重视都成为其德育制度变迁中确立的正反馈机制的表现形式。

首先,美国高校重视利用通识课程教学进行道德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是美国首创并最具美国自由教育特色的课程。目前,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大致呈现四种类型:分布必修型,指对大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进行规定;核心课程类型,指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是综合、传统和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名著课程型,指完全以经典名著组织四年大学的课程,并辅之以语言、实验、数学、音乐等基本技能辅导;自由选修型,指学校没有任何特别规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计划。[8]无论哪种通识教育类型,都涵括美国高校自由教育传统中道德教育的维度。通识教育课程在用西方优秀人文传统影响学生智力和审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学生们美国式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这种做法有助于保存美国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

其次,美国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美国大学都注意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德育,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角度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有什么样的历史和传统?它涉及到什么社会和经济问题?它要面对哪些道德伦理问题?这种专业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道德问题,积极促进了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整体实现。[9]韦恩州立大学威廉·林奇教授的研究表明,许多美国高校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本科教育中引入了工程伦理内容。它们不仅制定了完备的伦理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而且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已经成为在本科生教学中培养未来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10]另外,大多数的美国商学院本科生教育也将商业伦理的内容整合到各个专业课程中。[11]

再次,美国高校善于发挥服务学习的实践性德育课程作用。服务学习就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它试图将指导和反思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相融合,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传授公民责任和增强社区发展力。[12]服务学习注重体验,以培养好公民为教育目的。美国学者对服务学习的研究中发现,服务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公民责任感和相信“我能使世界变得不同”的情感,并增强希望成为社会积极贡献者的愿望。[13]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积极倡导服务教育的“校园条约”高校联盟组织致力于锻造大学校园与社区之间的有效的伙伴关系,为教师寻求将公民的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整合进课程的努力提供资源和培训,提倡学生、教师、职员和高等院校参与公共和社区服务、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建设性合作。由此,一方面,服务学习彰显的志愿者精神和公民服务精神是对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弘扬;另一方面,服务学习侧重的实践特性给大学生提供了在实际生活中磨练道德判断能力的机会。意义丰富的现实情境,刺激了学生道德推理与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公民行为趋于理性和成熟。[14]

三、当代美国高校德育路径依赖的自我增强机制:美国精神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轨迹取决于社会的政治进程,而政治市场性质的基础是当事人的信仰体系,这种信仰体系建立在社会的文化认知模式基础之上。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可以减少共同体成员个体认知模式的歧异,导致一致观念的历史传承。制度体现了共同体的信仰结构,它体现在信仰体系中并由制度表达出来的激励决定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社会的文化传承是导致制度演进路径依赖的关键因素。[15]当代美国高校德育路径依赖的自我增强机制充分体现于美国社会文化认知模式和自由教育理念基础上所塑造的信仰体系或美国精神中。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致力于消除内部分歧和基于共同的国家情感的美国精神源生于一种后生型移民开拓文化,其农耕文明历史短暂,政治上跨越了封建形态。美国精神自诞生伊始,就受到工业文明的洗礼,毋需经历封建传统的痛苦裂变,便顺利地向现代化迈进。[16]

美国精神彰显的自由、民主、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信仰体系对个体理性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强调起到了正向反馈的发展促进作用。首先,美国精神中的自由理念,其最根本的含义就是每个人都有探索和主宰自己良心的权利。“自由也许是美国人最响亮、最根深蒂固的一种价值。”[17]其次,美国精神中民主的含义一向是建立在人性中既有堕落倾向又可以从良向善这种双重性的基础之上。其民主形式是让参与者追求自身内在的更高的精神境界。[18]然后,美国精神中个人主义的独立自主作为一种内心的理念,指的是利用具有自我意识的内在力量自愿地去克服被个人的体能以及社会因素所塑造和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个性成分。这种自我意识的内在力量既代表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又代表了他从社会强加在他身上的人格中取得的根本性的解放。[19]这样,“个人主义最终成为美国主义的同义语”。[20]再次,美国精神中的实用主义是一种效用哲学。实用主义认为,实效性原则是人们行动的最大有效性原则,它标志着人类行动的意义。人恰恰通过行动赋予事物以意义,同时人生的意义也在于通过行动所造成的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实际变化。[21]基于美国精神的德育路径依赖的自我增强机制,将个体创造意义和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的实际需求置于所有道德教育问题的首位。就关注个体发展的美国高校德育的正当性而言,自由教育德育观认为美国精神蕴含的自由民主理念就是其正当的理由和递增收益的来源。

四、对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转型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也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新情况和新问题。基于此现实状况并通过对美国高校德育路径依赖的解读,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改革应从改进大学生德育的路径选择和自我增强机制等入手,一方面重视多路径非强制性德育和公民教育路径的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的中华文化信仰的合力作用。

1.构建突出个体主体性的公民教育路径

在自由教育理念统摄下的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实践路径中,大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发展特征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尊重。在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模式中,尤其重视大学生道德参与和道德情境的构建,试图使学生超越较为狭隘的校园学习生活,通过充分彰显个性的自由教育,逐渐发展注重实效的负责任的公民身份和品质。这种注重主体发展实效的公民道德教育路径对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路径选择具有积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首先,要充分尊重高校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学者潘懋元指出,我国高校“德育方法上的问题主要是形式化、简单化而不甚讲求实效。”[2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少对德育对象主体性的清醒认识和充分尊重。美国高校德育在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发展维度和德育路径等方面的阐述和实践中都体现了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高校道德教育明确提出要培养大学生个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目标,不提倡以强迫性灌输的手段让学生掌握和服从特定的道德规范,而是重视学生的道德发展。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大学生的主动性、目的和动机、积极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发展伦理道德推理和行动能力;在大学生道德发展维度上,突出道德能力、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在道德教育路径的选择上,采取公正团体法、社会道德讨论法、关爱道德教育法、社会学习法、综合课程介入、综合品格教育或者全人教育模式等诸多实践模式,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轻个人的价值观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影响则是持久性的,它构成了我国高校德育价值观的文化基础。社会本位的德育价值观抑制了高校德育的主体性,限制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性、自主性、能动性的发展,进而从观念上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但其实传统儒家文化并不缺乏个体主体性理念。孔子所推崇的“仁”并不外在于个体,而是人内心所固有的道德意向,儒家伦理学的起点同样是具有自身主体性的个体。[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从经济基础的底层把人的主体需要纳人了社会经济生活之中。这样,个体价值的自我关照已经由哲学的理论思辨具体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需要。而经济利益的需要一旦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其张力日显突出。新的主体意识以个体意识的张扬方式表现出来,并伴随着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其他种种变化迅速的形态影响着社会主体, 也影响着青年大学生。[24]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中,积极吸收自由教育理念中对德育对象避免强制性道德灌输的各种实践经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的丰富个体主体性思想,给予德育对象主体性以充分尊重,已成为实现现代转型的关键路径选择基础。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对现代公民人格的塑造。在美国当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发展体现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人摆脱了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人获得了相对的独立和自由。人与人之间由人身依赖基础上的“身份关系”变为人格独立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这正是美国高校德育要促进人充分独立地发展以独立性为核心的公民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主体人格的根源。[25]此外,美国高校的公民人格教育在培养措施上也极具创新性。不仅通过直接教学法、反思探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价值澄清法等学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价值分析和决策技能,还有效利用学术内容与直接的服务活动联系起来的服务学习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合作精神。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和服务学习等全方位路径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化动机,让学生们遵循认知、理解、认同、接受和实践的逻辑思路,主动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现代公民道德品质和伦理意识。并由此“获得批判性评价个人和社会行为结果的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公众和个人决定的道德与政治含义”。[26]

虽然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对公民人格的核心构成可能会有差异,但美国高校对大学生现代公民人格培养的多维实践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在认可多元文化价值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公民人格教育应该以培养国家认同感为核心目标,这样才能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公民人格教育要注意发展公民权利责任意识,帮助学生理解权力、权威与政府间的关系,在公民行使自己权利的基础上,发展公民责任感和责任能力,成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现代公民。同时,在公民人格的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进行政治概念和道德原则的学习,还通过各种社区服务活动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行为的养成和参与公民实践的能力。

2.以信仰教育强化德育路径依赖

任何社会都存在寻求一种道德共识的必要性,这种共识从性质上讲是道德的,从内容上讲是规范的,从本质上讲是政治的。社会有了基本的道德共识才能维系。现代社会由于日趋多元,因而更迫切地需要具有凝聚力的道德共识。[27]信仰教育就是基于这种道德共识,它需要寻求各种合理的精神信仰体系或者价值理论的合理支持。美国精神体现了一种源于自由教育传统、基于国民共识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综合性信仰和道德共识。它在当代美国高校德育的路径依赖中引导着德育体制系统内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机制的形成和发展。首先,美国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承的外显。美国教育家老亚赛·M·施莱辛格曾指出:“美国国民性就是传统特征和新的特征的结合。它以那些开拓了殖民地的欧洲人的牢固的优良品质为基础,在被迫适应全新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在他看来,民主、自由、勤劳、富于勇气和创造精神是美国文化和美国人民最基本的特性。[28]其次,美国精神的形成基于对美国文化内核的共识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美国文化一贯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标榜自己的价值观,构成了美国国民的基本共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随着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趋多元。各种文化观念也在多方面地适应于各种人群共同体的精神需求而被人们所信奉和接纳。[29]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对价值的追求也出现了歧义发展。比照美国精神在其德育路径依赖中的自我增强功用和正向反馈效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弘扬民族精神,从而达成人们道德共识的信仰教育则成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以知识教化人和信仰引导人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道德弘扬的路径作用,呼唤道德价值和信仰意义的回归,实现信仰对于现实的反思和超越以及人类精神家园的塑造。当代大学生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应该自觉树立理性的信仰,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高校也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组织社会调查、扶教支贫、“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去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成就,并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考量并借鉴美国精神在其高校德育实践中的作用,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多元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化解其消极因素。[30]把马克思主义提升为一种人类发展求解放的信仰体系,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信仰和共同价值观为指导,策略性整合本土和国外文化精神资源,倡导马克思主义扶持和培育的真善美观以及平等、公正和自由理念并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一种文化自觉,强调对大学生人生经历及社会参与的关注、研究和引导,突出发展其有益于公共福祉的品质和才能的培养过程,是推动高校德育事业创造性转型和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31.

[2] [美]杜威著.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9.

[3]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4.

[4] 李国庆. 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19-24.

[5] 李照清. 美国大学德育的根源与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6(10):94-96.

[6] 周太山. 当代美国大学德育的路径依赖及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0(2):101-103.

[7]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M]. 赵祥麟等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8.

[8] Joseph Ben-David. Centers of Learning[M]. New York: Mc Graw-Hill,1977:77.

[9] 迈克·W.马丁.美国的工程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3):106-109.

[10] 张恒力, 钱伟量.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焦点问题与当代转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31-46.

[11] 吴红梅. 美国商业伦理教育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1(2):127-129.

[12] What is service learning[EB/OL].[2012-6-20].http://www.servicelearning.org/what-service-learning.

[13] 张 华.论“服务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7(5):1-8.

[14] 王永斌. 服务学习:美国公民教育的实践依托[J].中国德育,2011(6):93-96.

[15] 赵 祥. 新制度主义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J]. 人文杂志,2004(6):54-60.

[16] 付清松. 美国大学德育中的美国精神刍议[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75-77.

[17] [美]罗伯特·贝拉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翟洪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33.

[18] [美]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 李伯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3.

[19]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M]. 王聪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7.

[20] [美]亨利·康马杰.美国精神[M]. 杨静予等译.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8.

[21] 王 岩. 从“美国精神”到实用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2):34-40.

[22] 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6(2):51-52.

[23] 王晓华. 经典与现代话语如何相容[N].社会科学报,2012-6-21.

[24] 李 辉,王忠桥.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代建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43-149.

[25] 刘海珍. 主体性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趋势[J]. 教育与职业,2006(12):67-68.

[26] Anne Colby,Thomas Ehrlich,Elizabeth Beaumont,Jason Stephens.Educating Citizens:Preparing America's Undergraduates for Lives of Moral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M]. Jossey-Bass,2003:4.

[27] 何怀宏. 伦理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4.

[28] [美]威廉·福克纳.美国,没有童年[M].贾文山,杜争鸣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54.

[29] 王晓升等.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

[30] 陆 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8-10.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路径依赖公民教育
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我国养老公平问题审视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研究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