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研究生班级建设创新

2012-04-29贾挚于国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班级建设研究生

贾挚 于国妮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也给传统的大学教育组织模式带来了较强的冲击,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班级功能的弱化。如何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实现网络与传统班级组织优势的有机整合已成为摆在每一位高校辅导员面前的实践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与柔性管理理论相契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研究生班级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与契约管理理论相契合,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研究生班级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网络手段相契合,适度驾驭信息,增强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导向性是在这方面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 班级建设;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06-03

网络具有虚拟社会的因素,更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在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也给传统的大学教育组织模式带来了很强的冲击,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班级功能的弱化。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有更强的“离散”分布的特点,这样的冲击对研究生班级建设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如何认清形势,直击挑战,实现网络与传统班级组织优势的有机整合,扬长避短,高效率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摆在每一位高校辅导员面前的实践课题。

一、网络思政视阈下研究生班级建设呈现的特点

1.班级建设逐渐“模式化”、“形式化”

研究生班级组建之初,一般都会由辅导员老师牵头,班级干部配合,在网上建立与班级对应的校友录、QQ群、飞信组、邮箱通讯录等,这使得班级各项信息的发布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班级成员,符合研究生个体发展离散性的特点,同时也满足研究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研究任务,不论是否在校,只要有手机或者电脑等任意一样联络工具便可以同步得到班级信息。这样的管理方式逐渐被许多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接受,并在研究生班级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研究生在相对宽松的班级管理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相关学科的专业研究工作中。但是在这样逐渐形成的固定模式的班级网络建设中,信息传递效率提高的同时效果却大打折扣,由于信息传递的逐级递减,致使有些信息从发出到到达,几经转载,面目全非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有些事情当面传达的效果可能更好。因此许多思政工作者感叹网络虽然发达,信息速度虽然加快了,但教育效果不见得好。

网络班级信息发布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通知”式,一方面很难让阅读者感受到发布者内心的情感意图,另一方面容易使班级成员产生疏远感。从心理学角度,当一个人被通知某件事情时,这种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除非这个通知关系到被通知者的切身利益,否则在这种灌输性的信息模式中,很难引起被通知者的重视,自然很难调动积极性,人和人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交流的职能被严重弱化了。研究生群体和普通大众一样对现实生活中如此大量的信息传递无法全部考虑周到,如果研究生自身不具备及时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很容易造成信息缺失或滞后的情况。

2.班级建设主干清晰,但内容空洞

近十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块新的阵地,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讨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高校班级建设的主干逐渐成形,针对研究生班级建设的成果也不断涌现。有的思政工作者提出改革原有的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单元,以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所在的研究所为单位成立研究生班级,并进行了实践的论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也有的提出可以以网络虚拟班级为平台开展班级活动。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高校研究生班级建设的主干仍是以实体班级为主,网络建设为辅,主干比较清晰。但是看似清晰的主干下,却暴露了研究生班级建设空洞的内容。原本应该成为班级建设“扛大旗者”的班级干部,成为了信息的转发器,对于班级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逐渐减弱,即使偶尔有班级活动,自由惯了的研究生也鲜有兴趣参加。这些研究生班级建设真正的“血肉”没有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下系统的建立起来,只留下了空洞的主干。

3.“事情”多了,“精神”没了

对于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风气的建立和经营决定了学习风气,决定了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精神风貌,反过来,一个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也会对整个院系甚至学校的文化氛围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我们发现在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研究生的班风学风建设和班级的实体精神缺乏,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研究生班级意识淡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班级的各个成员相对独立,特别是研究生,只要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所需的信息,研究生甚至不需要在班级出现。如果一名班级成员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那么更何谈要求他参与到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呢?而这时,网络的普及更是加重了这种情形的形成,因为所需要的信息几乎都可以从网络渠道获得。

其次,研究生之间交流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做到更快捷地了解并传递信息,但这样迅捷的网络通信应用的同时,也助长了研究生个体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惰性,他们可能不关注甚至对如何与人沟通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也使得研究生作为班级成员,很少有机会与其他班级成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再加上研究生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使得许多研究生甚至不和本班级本年级的同学住在同宿舍或同宿舍楼,更使得他们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大大的减少。

再次,研究生班级缺乏凝聚力。上网、看帖、留言、发帖——经典的网民“四步”曲。所谓社会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引领者的研究生群体更是将网络对信息的大量接收、大量发布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有事可以上班级的群组发帖说明,没事可以随便逛逛班级的网络空间,这样的班级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因为网络用它的魅力为班级建设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班级成员间的真实沟通的契机大大缩减了。

二、研究生班级建设效果不佳的原因

造成研究生班级建设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大力推进网络思政的同时,以下三方面的倾向值得我们反思和关注:

1.管理主义倾向明显

目前网络思政的抓手虽然丰富,但是辅导员多数以通知、转帖等为主,似乎仅仅成为一个便捷的信息发布渠道,以方便管理作为首先要考量的态度和方法,这种过多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忽视横向的沟通与协调,显然与网络思政的内涵有很大差距。研究生群体具有思想独立、思维活跃等特点,在班级建设中漠视学生差异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自我实现和创新能力。新形势下研究生班级建设应当借助于网络,创新组织形式和内涵,让信息化手段真正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2.忽视了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需求

当前网络空间的“延异”特性表现在人的心理性结构反应上就是心态浮躁、专注力下降;思维浅显、思想力不深;颠覆传统,个人至上等,这些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性影响是研究生班级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面对研究生群体存在的价值取向复杂化和现实需求多样化,辅导员习惯从讲大道理出发,过多的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较少考虑研究生的情感需要,这种教育方法忽视了研究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研究生群体逐渐失去了对班级的依赖,集体参与意识较弱。

3.对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指导不足

相对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壮大,研究生管理手段严重滞后,很多学校对研究生管理仍停留在学术关注上,较少考虑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建设,造成研究生群体很难融入到大学校园的集体活动中,对研究生班级建设不够重视、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辅导员大多是兼职辅导员,他们主要忙于研究生工作事务性的处理,虽然提倡班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但是对究竟如何开展,缺乏主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管理,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把握和排摸不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影响了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实现研究生班级建设创新策略初探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松散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规模扩张的需要,更不适应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研究生班级建设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本科生班级建设,这是由研究生年龄、心理、学习等方面特点决定的。研究生教育位于我国国民教育序列的顶端,不仅对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而且它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各个班级和每一个学生身上,而班级作为研究生群体开展生活、学习的基层组织对每位个体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对研究生班级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很多学校都面临的问题,面对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班级建设,实现网络便捷性与传统班级组织优势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才有可能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实现研究生自我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统一。

1.思想政治教育与柔性理论相契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研究生班级建设工作的有效性

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以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为出发点,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在研究生班级建设中,注重班级共同价值观和奋斗目标的培育,发挥柔性管理的价值导向功能。研究生班级特点之一是党员人数多,可以充分发挥党建带动和社会实践的辅助作用,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带动作用,加大对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使之理解高校发展目标的价值系统并通过班级组织内化成个体的目标追求,通过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使班级成员逐渐把个体的价值选择和班级的共同价值目标追求结合起来,发挥共同奋斗目标在班级建设中的价值导向功能。

在研究生班级建设中,注重班级成员的民主需求和情感需要,发挥柔性管理激励导向功能。柔性管理理论的切入点是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它注重内在的激励和引导个体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要抓住研究生年龄较大、比较成熟这一特点,在干部选拔的科学性、内部沟通的艺术性、干部激励的有效性三方面着手开展民主管理,适应研究生的心理和行为的需求,对班级成员实施情感抚慰和内心激励,在班级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生班级建设中,注重班级良好人文氛围的营造,发挥柔性管理的凝聚导向功能。研究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相对松散,集体参与意识较弱,在班级建设中要从增强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出发,把班级建设和解决研究生个体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为各种类型的研究生融入班级创造条件,努力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引导研究生认知和体会班级集体建设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而明确自身对班级建设的意义,发挥人文关怀在班级建设中的凝聚导向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与契约理论相契合,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研究生班级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契约管理就是用各种职责、制度、规程等来规定和约束各种关系,班级契约管理就是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以自由、平等为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以辅导员与同学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制定彼此共同遵守的班级管理规则为重要手段,以实现学生获得良好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研究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具备了独立的生活和学习能力,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一些问题形成了趋于成熟的认识和观点,具有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和思想态度,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强烈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班级契约代替班级管理对于研究生班级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班级共同体的建立和实施。制定班级契约时,要明确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各项措施和规章制度,能够抓住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主要矛盾,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通过这样建立符合师生双方价值取向的班级契约,让研究生在自由、平等的良好氛围中逐渐养成遵守班级制度的习惯,使班级呈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班级风貌。

3.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手段相契合,适度驾驭信息,增强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导向性

要积极创建研究生班级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以此为契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进去。网络的“延异性”特征使得信息在网络上的呈现方式往往会被不断地归纳甚至演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断被缩减甚至改变的情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呈现也是如此,所以在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过程中,辅导员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既要做到认真筛选、斟酌信息内容,又要把握住限制与管束的度,在加强班级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引导学生的平衡点。辅导员要学会适度驾驭信息,通过和网络骨干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网上的舆论导向,发挥对研究生班级的引导功能,使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尽可能地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志钧.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5(4):92-93.

[2] 徐 伟,孙信丽,崔建国.研究生契约化管理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45-47.

[3] 廖元新.试析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47-49.

[4] 靳拥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问题分析与体系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95-98.

[5] 吕淼华,劳俊华,郑秀娥.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生[J].中国高教研究,2004(9):30-32.

[6] 徐翠华,葛志芹.当代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6):90-93.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班级建设研究生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浅谈职业学校班级管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