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武术:独立的武术文化区
2012-04-29杨祥全
杨祥全
摘要:长期以来,津门武术被当作燕赵武术文化的一个亚区来研究和对待,实际上这是由于天津武术文化的辐射性太弱而引起的一个误会。天津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孤岛”现象,正因此,津门武术形成了独有的特点。联系到学术语境中的燕赵文化所指以及天津武术文化演化的历史实际,认为津门武术是独立的武术文化区而不是燕赵武术文化一个亚区。
关键词:津门武术;文化孤岛;独立;武术文化区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43-05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地域武术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上海体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郭志禹教授在将全国武术文化分为中州武术、齐鲁武术、燕赵武术、西域武术以及大漠武术等14个武术文化区的基础上,带领自己的博士生逐一对其进行研究。
天津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传承地,“精武元祖”霍元甲、周恩来的武术老师韩慕侠、回族尚武典型标志的重刀武术、先后天有别的程派高氏八卦掌、“七大流派”之一的李式太极拳、富有哲理的无极拳、重视根基的功力门武术、中日武术文化交流活化石的独流苗刀以及中华武士会、中央国术馆和国立体专等在中国武术史上均占据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天津的武术文化研究严重滞后,至今还没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难免出现将天津武术划入燕赵武术文化区内进行研究的现象。实际上,这是对天津武术文化的一种误读,是由于天津武术文化的辐射性太弱而引起的一种误会。
1 学术语境中燕赵文化的内涵及天津“语言孤岛”的启发
燕赵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重要地域文化,但此时的天津并不活跃,许多地方浸泡在海水中。后来,随着天津的浮出及军事地位的提升,特有的地理位置又使天津文化表现为一种“文化孤岛”现象。也许正是因此,学术语境中的燕赵文化多指河北文化,并没有将天津文化包含在内。
1.1 学术语境中的燕赵文化大体相当于河北文化
燕赵文化中的“燕赵”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在历史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燕赵”,泛指北起阴山南麓,南达黄河,西至太行山,东临渤海,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以及山西北部、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狭义的“燕赵”,指今天的河北省①(明清以后,燕赵就开始专指河北省[1])。“燕赵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传承和地域特征看,大体相当于今日行政区划所辖属的河北区域文化”[2];“燕赵文化主要是指以河北地域为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其由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的生活结构体系,即河北大地上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3];“‘燕赵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这里的燕赵,代指河北,因此燕赵文化等同于河北文化,它没有断代的时间概念,是指现今的河北自古至今的文化,既包括该区域内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又包括现今留存的文化内容,而不是特指某一历史阶段内的文化”[4]。当前,多数学者(尤其是河北的学者),多在此意义上使用燕赵文化概念[5]、②。
201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丛书中,《燕赵武术》写的是河北武术,《燕京武术》写的是北京武术,正是在此意义上使用的燕赵文化概念。
1.2 天津“语言孤岛”的启发
“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由于资料的限制,天津初期的军事移民来自何方已无法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但通过对已知籍贯309人的统计,我们发现他们中有61.4%来自南方,来自安徽和江苏者几乎占了一半[6]。其中,来自安徽的人数最多、县份也相对集中。这些人只能居住在卫城和运河沿岸,兵营甚至不能驻扎在运河对岸,因为那里归武清县管辖。
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同乡的相对集中居住等因素使这些官兵从家乡带来的方言没有融入当地的方言,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方言区——天津方言岛。就这样,以安徽方言为基调的“天津话”得以保留下来。
天津的这种方言岛现象实际上已经在预示我们天津文化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它的北面是文化底蕴丰厚的皇城根文化,南面则是广饶的农耕文化区。处于这两种文化的包围之中,作为移民城市的天津成为运河文化、盐商文化、老城文化、码头文化、寓公文化、租借文化、精英文化的栖息地,这种文化特点与北京的皇城根文化、京师文化,河北的平原文化、旱地农耕文化有着极大的区别。
天津武术文化的历史并不长
“中国区域文化的基本格局奠定于秦汉时期”[7]。春秋战国时期,天津虽然已经出现了以渔、农和盐业为生的人口生活聚落,但这一带并不繁盛。天津真正的兴盛实际上起始于1404年,天津设卫。随后,天津历经天津州(1725年)、天津府(1731年)、开埠(1860年)、八国联军攻陷(1900年)、国民政府设立特别市(1928年)、沦陷为日本殖民地(1937年)、天津解放(1949年)等重大事件,发展至今已经从漕运码头、军事卫所、商业都会、开埠城市演变成为一个超千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北方经济中心、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这样的历史演化背景下,天津武术经历了军事武术的兴盛、传统武术的成熟及近现代转型的发展演化等三个发展阶段。
2.1 天津军事地位的提升及军事武术的兴盛(1404-724年)
汉代以前,黄河下游频繁改道,几度由天津附近流入渤海,此时的天津及其周围地区在河流和海侵的影响下,几乎没有人居住。
汉以后,长期而频繁的战争对中国西北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中国东南地区的持续开发使我国的经济重心自魏晋以来逐渐东移。为了更接近东南地区以获取资源,草原民族的势力开始慢慢由西向东转移。与之相应,中国自西周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从西北向南侵略的道路开始更多地改由东北方向南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东北地区政治、军事地位开始超越西北地区。
随着幽燕战略地位的提升,天津的重要性亦日益显现。唐代,蓟县已成为北方的军事重镇;北宋时期,天津地处宋辽对峙的界河,此时静海县内的独流、小南河等均成为军事重镇;金王朝迁都北京后,柳口镇③、直沽寨则成为重要的军事驻地。
公元1404年,明王朝在北方设立大同、宣化等“九边”重镇的同时,在沿海也设立了沈阳中卫、山海卫、威海卫、天津卫等军事卫所。天津卫是最早以天津为名称的建制,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央政府对天津军事地位的认可和天津军事城堡性城市的形成。
根据明朝兵制,“卫”是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军事建制,当时在天津周围共设立了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个卫。清王朝建立后,裁并卫所。公元1652年,天津三卫合并为天津卫,仍然属于军事性的建制。
天津城的最初居民是军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筑建城垣,戍守卫城,监督保护漕运,修建和保护粮仓,以及屯田和军事训练”[8]。而要完成“戍守卫城”、“保护漕运”的任务,天津卫的军人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
天津由起初的人口聚落而逐渐发展成为军事重镇,成为军事武术人才的聚散地,而这直接导致了天津军事武术的兴盛和民间尚武风气的形成,并为以后天津传统武术的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天津城市功能的转化及传统武术的成熟(1725-1859年)
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为天津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作为河、海漕运的交通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天津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日以巩固,并一跃而成为京师门户。在这一过程中,河西务、杨村成为运河两岸的工商业繁盛市镇,直沽寨则发展成为相当繁荣的海口重镇——海津镇(1316年)。就这样,又经过三四百年的发展,天津的政治地位迅速提升、经济功能迅速增强。天津仅是一个军事卫所,已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天津由军事卫所向行政管理机构转化已势在必行。天津由军事重镇向商业繁盛地区的转化一方面使军事武术逐渐走向民间,另一方面又使各地的武术资源逐渐汇聚到天津,这些都为天津传统武术的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雍正三年(1725年),清政府将天津卫改为天津州,标志着天津的建制已由军事城堡演变为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同年十月,天津州又升为直隶州。清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又将天津州升为天津府,附廓置天津县,并将原辖之青县、静海以及沧州、南皮、盐山、庆云等一州六县归天津府管辖。天津的城市文化由原来单一的卫所文化向运河文化、盐商文化、老城文化、码头文化、寓公文化、租借文化、精英文化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栖息地转化,具有了多源性、兼容性的特点。
“北有杨柳青,南有桃花坞。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的年画儿,娘娘宫的会。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9]”随着天津城市功能的转化,漕运工人、商人、手工业者、官僚等不断涌入天津,他们与兵丁一起成为天津的主要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天津人民精明、好客、尚武的性格日益凸现出来,而这种性格的形成又促使了天津传统武术的逐渐定型和完善。此时,天津的北少林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拦手门、迷踪拳、无极拳等拳种纷纷产生并成为天津市的特色拳种。
2.3 天津武术的近现代发展(1860年至今)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天津,根据《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埠通商。此后,篮球、网球、排球、赛马等西方体育在天津捷足先登。
“人不可以无学,学又不可以无会,不学则孤陋寡闻,无会则团体涣散。[10]”伴随着西方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华武士会(1912年)、天津武术馆(1916年)、天津武术学会(1923年)、天津进德武术研究会(1923年)、天津道德武术研究会(1923年)、净业国技研究社(1924年)、中华武术俱乐部(1924年)、天津市国术馆(1928年)、河北省国术馆(1928年)、天津县国术馆(1929年)、天津特别市国术研究会(1930年)、无极国术社(1931年)、太极拳研究所(1932年)、北宁国术研究会(1932年)、中原国术研究会(1932年)、中华国术学会天津分会(1941年)、天津第四十九国术社(1945年)等武术组织先后兴起于天津。在体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这些武术组织在为“强国强种”服务的同时,亦有力地推动了天津武术的普及与近代化发展。1953年,“第一届民运会”由天津举办,这显然与天津武术基础好、对大型运动会的认可程度高等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国际化港口城市和国际大都会。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氛围里,天津的竞技武术尤其是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对练一直遥遥领先,涌现出了郎永彪、侯冬梅等一大批优秀的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2010年12月15~16日,全国武术对练大奖赛在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的举办,则又拉开了竞技武术套路商业化的序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3 独具特点的天津武术文化
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使天津成为一个移民城市,处在京城文化和广阔农耕文化包围下的独特地缘条件造就了天津“文化孤岛”的身份特征。这些因素促使天津武术文化形成了兼容性强、创新性大和主体性突出的特点。
3.1 天津武术文化的兼容性强
京杭大运河是沟通中国南北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她在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同时,也把燕赵文化圈、齐鲁文化圈、荆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四大文化圈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带。
“与欧洲民族相比较,中华民族的迁移频率和迁移行为均不明显,呈现出‘安土重迁的民族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的这种“安土重迁”特性只是就中国历史的整体而言的。“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不仅长期存在,而且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这种人口迁移的绝对数量和规模都很大,甚至在某些时候、局部地区超过欧美。这样,在这种‘安土重迁民族特性掩盖下,中国历史上又存在着十分频繁的人口迁移现象。[11]”
中国历史上存在的这种频繁人口迁移现象在天津表现得尤其明显。天津是一个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其人口组成典型地表现为土著人口少而移民多。也正因此为,天津文化呈现出典型的兼容性特点,其文化源头主要来自运河文化(商人文化)、老城文化(军卫文化)、码头文化(难民文化)、寓公文化(政客文化)、租界文化(洋人文化)和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六个方面。
“天津土棍之多甲于各省”[12]。关于天津文化的兼容性,天津出现的“混混儿”现象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当近代社会出现波动,人们需要社会秩序时,天津人往往能够看到“混混儿”的身影。他们混迹于皇会、救火会等组织中充当了地方争执和社区问题的调解人,一方面受到了下层民众的钦佩和拥护,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精英的批判。可以说,“混混儿”是天津兵卫文化和难民文化结合的一个畸形儿,具有典型的兼容性。
移民的涌入和扎根繁殖使回族重刀武术、迷踪拳、北少林武术、无极拳、拦手门武术、功力门武术等传统武术流派纷纷进入天津并流传下来,成为天津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调查发现,天津流传的传统武术流派大多数是由外地移民带入并经过天津人传承下来的。
3.2 天津武术文化的创新性大
多种文化的汇聚极易产生文化创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林先生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时曾指出中国文化“以夏变夷”的模式,导致了中国文化上的超稳定结构,表现为生物学上的“米亚德现象”。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它呈现出一种融合更新的模式,表现出不同文化融会后的一种“文化杂交”优势,导致了整个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和自我超越[13]。
天津是一个多种文化汇聚的地方,这种“文化杂交”后的自我超越在武术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天津流传的“小拳种”特别多,如在沧州迷踪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迷踪艺,在北京八卦掌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程派高氏八卦掌,在山西、河北形意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新式拳法——象形术”[14],在形意拳、大成拳基础上衍生而出的心会掌、螺旋拳,在太极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李式太极拳、龙形太极拳、太乙十三式、八卦太极拳、开合太极拳、东岳太极拳以及在形意拳、大成拳、螺旋拳、心会掌、太极拳等基础上创编、适合大众健身需要的龟鹤拳等。
3.3 天津武术文化的主体性突出
天津文化除具有兼容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个文化特点的形成与天津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天津的北面是富含皇城文化的京城文化,南部则是辽阔的农耕文化,两个文化均很强大,天津文化根本无法对其产生影响,从而使天津文化成为一个“文化孤岛”。在这个“文化孤岛”上生存的武术因此而有了主体性的特点,造成天津武术强大的生命力。如苗刀从河北桑园流传入天津独流后,顽强地传承下来,而河北桑园则失传了;程派高氏八卦掌自山东无棣县高义盛及刘凤彩创编后在天津流传下来,而山东则几乎没有传人。另外,天津流传的无极拳、拦手门等均具有类似的情况,这与天津武术文化的主体性有极大的关系。近现代以来,天津相对落后于周边地区,天津文化的主体性太强又造成天津武术的管理机构不健全、天津武术文化的辐射性弱两大次生特点。
4 小结
津门武术文化的产生远远落后于燕赵文化的形成,特有的地理位置又使天津文化表现为一种“文化孤岛”现象,在这种“文化孤岛”上所产生的津门武术独具特点。尽管京杭大运河在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州文化、荆楚文化、江浙文化沟通在一起的同时,也将北京武术、河北武术、山东武术、河南武术、江浙武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在天津独特文化的影响下,天津武术形成了区别于北京和河北武术的自身文化特点。这一点在老舍和冯骥才的文学中亦有充分体现。
作家冯骥才在其《神鞭》中就描绘了一个善于变化、创新的“傻二”形象。其祖宗原本练一种脑袋上的功夫——向心拳,这种拳法为了交手时不叫对方抓住头发而必须仿效和尚剃光头。清军入关后,男人必须留辫子,傻二的祖上没有办法,只好把功夫改用在辫子上,创编出独异奇绝的辫子功。民国时期,洋枪兴起,傻二又将辫子剪掉而练成了神枪手。在这篇文学名著中,冯骥才为我们展现了天津人“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有能耐就变”,“‘鞭剪了,‘神却留着”,“这一变,又是绝活”的创新精神。
无独有偶,善于描写京城生活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亦有类似的一篇文学名著《断魂枪》。在这篇作品中,老舍描绘了一个沙子龙的人,他精通五虎断魂枪,人称“神枪沙子龙”。剧烈的社会变革,使沙子龙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他的镖局已经改成了客栈。当孙老者真诚地想跟随他学习那套枪法时,沙子龙坚决予以回绝,他说“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就是“不传”。
一个“不传”,一个“有能耐就变”,两个“枪王”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反映出了作者对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思考,“然而,作者自身的气质和时代的因素,使两位枪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正因为此,我们认为天津武术应是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独立武术文化区,而不是燕赵武术文化的一个亚区。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结论,具体的细化工作有待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注释:
①由于今天的河北在战国时分属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其中以燕、赵最为著名,所以河北有燕赵之称。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和天津被划为直辖市,并分别建立了京都文化、天津文化后,燕赵文化就成了河北地域文化的代名词。
②当然,关于燕赵文化的区域还有比较宽泛的理解,如南开大学金融系课题组就认为:“燕赵区域可以理解为北起燕山一带、南近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东临渤海,涵盖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的一个区域。因此,燕赵文化基本上是兴起于这一区域和地理环境中的历史传统文化”(南开大学金融系课题组:《燕赵文化》,《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3):18.
③今杨柳青镇,当时是黄河入海口。
参考文献:
[1]梁世和.北学与燕赵文化[J].河北学刊,2004,(4):170.
[2]李振纲.燕赵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精神特质[J].文史哲,2005,(1):25.
[3]陈旭霞.燕赵文化脉理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4,(3):84.
[4]侯廷生,赵文化.燕赵文化等概念的文化边界辨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3).
[5]刘建军,鲍玉仓.三十年来燕赵文化研究的主要进展与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95.
[6]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1404-1949)[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
[7]雷虹霁.秦汉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研究综论[J].民族艺术,2002,(2):104.
[8]张利民.解读天津六百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3.
[9]中国民间文化集成天津卷编辑委员会.中国谚语集成天津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7:515.
[10]上海指南(卷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2.转引自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16-117.
[11]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13.
[12]【清】张焘.津门杂记·卷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87.
[13]赵林.中西文化分野的历史反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5.
[14]李仲轩口述,徐浩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