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编创,心手合一
2012-04-29叶谦
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近百种教材中,有7种被教育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笔者发现,其中的《手工基础教程》和《手工应用教程》的主编都是沈建洲教授,而且这两种教材还同时荣获了国家精品教材的殊荣。为此,笔者前往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对沈建洲教授进行了访谈。
叶谦: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幼儿园教师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您在教材研发与编写中是如何把握和应对的?
沈建洲:我以为,教材体系反映了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的组织建构,包含了理念与实践、教学组织策略和方法等,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教材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它既要能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要,更要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手工”教材研发和编写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正确理解手工课程的性质,二是充分体现和发挥教材的功能与作用。
叶谦:就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请您作进一步的说明。
沈建洲: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师”与“艺”的关系。从学科角度看,手工属艺术范畴,是艺术课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和艺术技能的掌握。从专业角度讲,手工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从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但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看,手工课程是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它关注的是职业实践能力。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关系。作为专业教材,有关“手工”的教材既要反映最新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专业特色,还要反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及其环境创设的发展趋势,以起到引领作用。
叶谦:事实上,其他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教材也需要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而非艺术专业人才。那么,您是如何处理好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教育和艺术技能的训练之间的关系的呢?
沈建洲:一是手工基础理论和制作技能的学习要与教育技能训练相结合。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手工基础理论和制作技能的同时,强调教育技能的训练,注重幼儿园教师基本职业素质教育。例如:在有关纸贴画、手偶制作等内容的章节中,就有操作、表演等与应用有关的教育技能训练;二是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教材在收录传统手工内容的同时,尽可能全面反映了当代幼儿教育新成果,以适应幼儿教育实践的新需要;三是可视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有关“手工”的教材要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我们的教材还配套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其中的教学活动录像片段一方面可为师生提供操作范例,另一方面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结合案例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四是职前学习与职后应用相结合。比较而言,《手工基础教程》强调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手工应用教程》则注重幼儿园教师教育技能和职业应用能力的提升。两本教材虽各有侧重,但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叶谦:结合您所取得的成绩,谈谈您今后的打算或想法。
沈建洲:说成绩不敢当。如果说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同行或专家的认可,那么,我的体会就是:用心编创,心手合一。“手工”姓“手”,但要用“心”去编,用“心”去做,心手合一,方能出精品。当然,成绩的获得应归功于我们这支优秀的教材编写队伍。正因为参与编写的老师们贡献和分享了各自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才使教材有了较高的质量。这里头还凝结了责任编辑的智慧和心血,更离不开编写者所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可以说,所有这一切都为本教材争创精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认为,这两本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园教师教育正在向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教材更新换代的速度必然会加快。最近,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正在征求意见,我们将根据这两个《标准》的精神,对两本教材进行三版修订。其实,一本优秀的教材就是在不断的修订中逐步趋于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