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窦娥冤》中的矛盾性

2012-04-29杨柳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张驴儿贞洁窦娥冤

杨柳

摘要:《窦娥冤》中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比较明显的是蔡婆婆“卖媳”与“悲媳”的矛盾,张氏“入赘”与窦娥“贞洁”观念的矛盾,作品的反封建与宣扬伦理礼教的矛盾,等等。浅析《窦娥冤》中的矛盾性,以期能多角度解读关汉卿《窦娥冤》。

关键字: 《窦娥冤》;矛盾

无疑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反复读了《窦娥冤》,一面不禁为悲苦蒙冤的窦娥感慨悲悯,同时剧中的各处矛盾情节又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蔡婆婆“卖媳”与“悲媳”的矛盾

此剧的开端是蔡婆婆放高利贷给窦天章,窦天章无钱偿还只得将女儿抵债给蔡婆婆当童养媳,蔡婆婆将她养到17岁与自己儿子结婚。这里提示了我们蔡婆婆对窦娥的养育之恩和婆媳关系。

接着,蔡婆婆放高利贷给赛卢医,赛卢医也无法偿还便想杀死蔡婆婆,不想被张氏父子所救,便引出了张氏父子。蔡婆婆迫于“你敢是不肯……我仍旧勒死了你吧”的威胁而答应自己和媳妇都做张氏父子的老婆。

此处剧情中蔡婆婆实在“可恶”,不仅将自己还将媳妇都允诺给了别人,实属“卖媳”行为,虽然是被逼迫,但是随着后面剧情发展,我看出蔡婆婆也不完全是屈从,“羞人答答的,教我怎生说波”,此处一个“羞”字,就将蔡婆婆其实还算愿意的心思表现出来了。怎料到媳妇完全不肯,一定要守孝。可蔡婆婆却有想过另外婚姻的想法,竟要收养张氏父子在家,说的是“慢慢劝化媳妇儿”,这里蔡婆婆已经是明显的“卖媳”了,怎生有这样的婆婆!

后面张驴儿想要毒死蔡婆婆好霸占窦娥,却不料毒死了自己老子,于是诬赖窦娥,窦娥蒙冤受刑,蔡婆婆一连4个“兀的不痛杀我也!”这一连串的悲呛呼喊也确实是她心中悲悯窦娥痛惜窦娥,前面既是蔡婆婆“卖媳”后面又是“悲媳”。这里就构成了作品第一处矛盾。

二、张氏“入赘”与窦娥贞洁观念的矛盾

从原文来看,窦娥悲惨的枉死与张驴儿的诬陷有着直接关系。张驴儿阴谋毒死蔡婆婆以逼窦娥改嫁,结果误杀自已父亲,他以毒杀公公的罪名将窦娥告上朝堂,这种严重的罪名一旦成立,窦娥必死无疑。但我觉得,窦娥最后的悲剧不仅是因为张驴儿的诬陷,而更深层次是两者婚姻观念的不同造成的。

张氏父子听说蔡婆婆是个寡妇而且还有一个寡媳妇,于是便想要“入赘”,讨了这寡婆媳做两人老婆,他们并没有要妇女贞洁,从一而终的观念,而且并不嫌弃蔡婆婆和窦娥是寡妇,反而想要入赘,在我看来,这样的婚姻观念,在整个封建的婚姻制度中,算得上是“先进”的。

但是窦娥却抵死不从,从原文里可以看出她首先不赞成婆婆改嫁,把自己婆婆讽刺挖苦了一通,然后又言语坚决强烈的拒绝招赘张驴儿,“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 我一马难将两鞍鞴”。这几处情节,便引出了窦娥和张氏婚姻观念的矛盾冲突。

两者对待婚姻的态度截然不同,张氏是寡妇也能配,窦娥是一女不侍二夫,最后导致了张驴儿想要强占,窦娥还是不愿屈从,宁愿见官也不私休,不想官吏昏庸,最后窦娥冤死。

三、作品反封建与宣扬礼教的矛盾

关汉卿的《窦娥冤》被公认是反封建制度和封建神权的代表作品。可是作品在这一方面又存在矛盾性,窦娥一方面是反抗的代表,她的反抗突出表现在反抗泼皮张驴儿的强占为妻、反抗张驴儿毒死张老的诬赖、反抗官吏昏庸冤屈自己,另一方面窦娥又是封建礼教的宣扬者,表现在她抵死不愿改嫁。

“烈女不事二夫”、“夫死守寡”、“从一而终”的封建道德教条和伦理规范在这几处情节中在窦娥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可以说已经内化为窦娥的婚姻准则了,于是她面对婆婆的劝嫁、张驴儿的逼嫁进行了讽刺挖苦和痛斥反抗。

窦娥这样痛斥道“你岂不知羞?”“可悲,可耻,妇人家直恁无仁义。”可见,封建婚姻规范和伦理道德已经在窦娥的身体灵魂里生根发芽了,使得她不自觉地成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言人。

作品一方面赞扬了窦娥的反抗精神,另一方面自觉不自觉的又宣扬了封建婚姻礼教,这明显的矛盾性,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过错”。

如果没有窦娥的贞洁观也无法构成窦娥冤死的悲剧性,可是有了窦娥的贞洁观又宣扬了封建婚姻礼教,与作品要表现的反抗张驴儿代表的泼皮强权、官吏代表的封建政府腐败制度又相矛盾了。

作品的最后,窦天章以一个清官的身份出现,他不仅为窦娥鸣冤平反,从侧面看,还肯定了窦娥的贞洁观。于是通过窦天章的嘴, 作品不自觉的“宣喻”了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

这样解读,关汉卿《窦娥冤》中表现反抗封建反抗神权的思想,和“不自觉”的宣扬礼教的“贞洁”观念便构成了鲜明对比,称为了作品最突出的矛盾。

其他矛盾之处,还有窦娥对天哭骂和对天发誓的矛盾,窦天章卖女与为女鸣冤平反的矛盾,张氏父子救人又想强占寡妇的矛盾,还有整个作品的悲剧色彩和戏曲结尾的“大团圆”的矛盾,等等。

从作品的矛盾性来解读关汉卿的《窦娥冤》,我认为正是这些矛盾的情节才引起了后人的深思,才成就了《窦娥冤》的伟大。

参考文献:

[1]关汉卿.窦娥冤[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世纪出版集团,2008.

[3]韩志远.元代婚姻制度述论[A].元代文化研究.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张驴儿贞洁窦娥冤
窦娥到底哪里冤
张驴儿为何这么横
《窦娥冤》中蔡婆婆形象分析
玉琢圣手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博古通今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浅析《窦娥冤中》张驴儿对窦娥前后态度转变的原因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