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宗祠看客家人的价值文化

2012-04-29詹双晖

粤海风 2012年6期
关键词:客家人祠堂宗族

作为中原地区南迁汉人移民的后裔,客家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河洛文化”情结。虽历经千年沧桑巨变,依然保留着许多中原故地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用黄遵宪的话说“礼俗犹留三代前”),依然恪守着源自中原故地的儒家伦理道德。其中,敬祖崇礼、尊师重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核心价值理念已经融入客家人的文化血脉,成为客家文化的优秀精神品质,成为客家人战胜困难、强盛族群的重要法宝。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客家宗祠为文化空间,包括宗族谱牒以及祭祖仪式活动等在内的客家宗祠文化集中表达了客家人的基本价值理念,典型地体现了客家文化的这些精神品质。

从堂号堂联看客家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

自南宋朱熹倡导家庙祭祀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祠堂成为广东客家民居不可或缺的建筑,每一个客家宗族, 每一座客家民居,都建有祠堂。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不论是围龙屋,还是土楼、碉楼、粤北大围楼、半月楼等围楼,都将祠堂置于中心的位置。客家祠堂集祖堂、宗族祭祀、执行宗法、议事厅、民俗礼仪、学童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客家宗族文化空间。

几乎所有的客家祠堂都有堂号。所谓堂号,即祠堂名,一般分为郡望堂号与典故堂号两种。前者以该姓氏祖先世居地,即郡望为堂号,如陇西堂、颍川堂、天水堂、渤海堂等;后者以先祖之道德文章、功业科第及家族史上的重要事件、掌故为堂号,如绍德堂、弘农堂、栖霞堂、四知堂等。所谓敬宗收族、堂号家声,客家堂号集中反映了客家人追本溯源、慎终追远的敬祖意识,以及团结血亲、凝聚宗亲的目的。

堂联(楹联)是客家祠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景观。各地客家祠堂虽建造年代、建筑风格、规模大小各异,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有一定数量的堂联,大凡门、柱、龛、厅堂墙壁处皆有联,或镌刻或张贴,或长联或短对,有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宗祠各种楹联多达几十、上百副。每一副客家堂联,都是对客家基本价值理念的精辟阐释,堪称客家人的座右铭。

客家祠堂楹联主要表达两方面的主题:

一是追根溯源、颂扬祖先。如:“从姜傒公姓卢氏,由周秦历汉晋,相沿唐宋元明,代有名人,赫赫簪缨承祖脉;自涿州名郡迁居,越泰岱逾匡庐,散居闽粤梅潮,各占胜地,绵绵瓜瓞衍宗支”(梅县卢氏范阳堂),追溯本族渊源及迁徙定居梅州,繁衍生息的历史。再如,“思前辈振威碣石,显赫功勋光闾里;念先贤巡抚江苏,恩德施泽化黎民”(丰顺县汤坑石印村丁氏祠堂);“溯渊源,三槐两晋门第千秋在;思祖德,一池九相声名万古存”(梅县松源元岭村王氏祠堂);“豪气壮南征,功就解袍君乐赐;鸿恩来北阙,教成捧檄人称奇”(兴宁黄陂毛氏祠堂)等,主题都是缅怀、颂扬祖先功德威名,以光族人。这种追溯祖居地与迁徙历史、颂扬先祖的堂联,连同祠堂中精心制作的祖先牌位、祖宗画像,使客家祠堂弥漫着浓郁的追本溯源、慎终追远的敬祖氛围,表现出客家人根深蒂固的“河洛文化”情结以及敬祖崇礼的文化品质。

二是倡导客家价值伦理与文化传统,并以之训诫、劝勉族人。千百年来,客家人始终把儒家思想视为客家文化的基本信条,始终恪守儒家伦理道德,但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儒家基本理念自然成为客家祠堂楹联用以诫勉族人的文化信条,尤其是忠孝、仁义、善良、勤俭,更被视为客家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品德。如:“作忠作孝门庭乐,为友为恭世业兴”(南康辜氏宗祠)。“忠孝克全,名标青史;贞节不朽,诗载召南”(梅县申氏开基祖碧岩公祠堂)。“叙穆叙昭,祖有德,宗有功,具见诒谋远大;伦常伦纪,孙可贤,子可孝,即能继述绵长”(丰顺县冯氏祠堂)。“看尽圣贤书,唯全吾忠, 唯全吾孝,乃不愧实学;率由祖宗训, 果勤尔读, 果勤尔耕,更何让前人”(蕉岭林氏祠堂)。强调忠孝;“德全贵常修, 兼善独善无二本;福备非外招, 欲仁至仁开心源”(南康卢氏德福堂)。“念乡饮之望重,存善心,行善事,道德仁义绳祖武;想铎音之宏远, 讲圣学,体圣言,诗书礼乐大家声”(蕉岭林氏祠堂)。强调仁义、行善;“祖德巍峨,荫儿孙几行,和蔼待人,克勤克俭光旧绪;宗功浩荡,庇后裔一脉,恭谦律己,有守有为展鸿图”(平远县石正镇王氏祠堂)。“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区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饶平饶洋詹氏土楼公堂)。强调勤俭、恭谦、和谐。而修成这些美德,则需崇文重教,多读圣贤书,如:“力修齐志,读圣贤书”、“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闽西培田祠堂);“家声不堂唯端品,北志欲两必读书”(宁兴新镇大圳罗氏田角楼);“愚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诗书礼乐缵承先诸振家声”(深圳龙岗罗氏鹤湖新居堂联);“读书好积德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兴宁县宁新大圳罗氏四角楼)等,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这类以儒家思想理念为信条的诫勉楹联多得不可胜数。客家祠堂诫勉楹联倡导的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已经融入客家人的文化血脉,成为客家人思想与行动的准则,成为客家人战胜困难、强盛族群的重要法宝,成为客家文化的优秀精神品质。

从族谱看客家宗族对客家价值文化的弘扬

如果说客家祠堂楹联是以凝练的对子的形式将客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品质化作族人便以背诵的警句、座右铭的话,那么客家谱牒就是以此为纲展开的一部宗族历史书。这部书不仅详细地追根溯源,而且完整记载了宗族裔孙房系之繁衍脉络,还具体记载了许多祖先的威水史,通过宗族历代成功人士的事例,为践行客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品质作注脚,并以此缅怀、赞颂先祖,训诫、劝勉族人。试以饶平客家詹姓宗族为例。

饶平詹氏诸房派很早就有修谱的传统,各房派族谱大多自西周末年周宣王次子詹侯文公之子礼公为詹氏鼻祖,历至四十六世为礼公河间世系;四十七世黄隐公开基江南至六十三世为江南黄隐公世系;六十四世学传公开基闽粤,至六十九世肇熙公开基饶平,迄今已传至九十四、五世,虽历两千七百余年而繁衍迁徙脉络清晰。

詹氏封国创姓的历史故事无疑在饶平詹姓族群的河洛情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宗族文化中最具凝聚力与自豪感的一页而在宗族成员中代代相传。饶平詹氏族人对先祖封国创姓的历史记忆不仅使宗族内生强大的自豪感与凝聚力,而且在族人中始终推崇并遵奉中原儒家“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千百年来,虽然僻居一隅,藏身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但族人不仅礼乐道德文章昌盛,而且儒学才俊代有人出。特别是开闽粤始祖詹学传,二十二岁中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加太子太保,可谓光耀宗族。而其道德文章,“孜孜问学,乐善不倦。其尊闻行知之效,见于日月之间者,在家在邦随事可纪。一本于中和而行之以慈恕,信乎所谓志于仁而无恶者矣!”(朱熹《祭詹侍郎文》文)堪称客家文化优秀精神品质践行者,八百年来一直垂范于后辈族人。

祖何以记?唯有谱牒。所谓谱叙世代之远近,牒述支派以明辨。作为宗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客家人非常重视编修族谱,而族谱也承担着倡导并弘扬客家价值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使命,成为凝聚宗族文化,联络宗族成员感情,并激励宗族成员发奋进取的重要动力。

从祠塾看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文化品质

绝大部分客家祠堂还被用作学校(祠塾),承担本宗族学童教育的功能。清末时期曾在嘉应州传教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 在其1901年著的《客法词典》自序中对当地祠塾有过详细的描述:“在嘉应州这个不到三四十万人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学校,(中略)在乡下每一个村落, 尽管那里只有三五百人, 至多也不过三五千人, 便有一个以上的学校, 因为客家人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 那就是他们祭祀祖先的所在地, 而那个祠堂就是学校。全境(指梅县)有六七百个村落, 都有祠堂, 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桩骇人听闻的事实, 按人口比例来说, 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 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无进色。”[1]民国以前,客家宗族男性子弟一般都要在祠塾接受启蒙教育。民国时期,祠塾改制为小学,但大部分客家乡村仍然利用祠堂来办学校。

客家人素以“衣冠南迁,书香门第”自诩,在客家人看来,崇文重教,读书做官,不仅是秉承中原遗风,更是改变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客家谚语云“有子不读书,不如养条猪”、“不读诗书,有目无珠”。客家人多居于大山深处, 生存环境较为严酷,唯有发奋读书,优者金榜题名,光宗耀族,普通的也能知书识字,以便学习技能,外出谋生。据《粤地纪胜》载,南宋绍兴年间任梅州知州的方渐曾感慨“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所至以书相随”。清末民国时期梅州著名教育家梁伯聪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也说道:“梅县山多田少,人民不能尽务农,恃文字,生活虽极贫人家,妇女以缴子弟读书为事,以为不为是不成材,自己老,将无靠,成为风气,故人人无不读书识字,文化发展得为全省之冠。”[2]

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客家祠堂都有祠产,拥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叫公堂田。公堂田所得叫公偿,公偿除于祭祖支出外,相当一部分用来助学奖学。许多客家大宗族还专门设置学田。学田所得用于聘请塾师,资助宗族幼童入学开蒙,并资助宗族才俊求取功名。一般来说,即使最穷宗族成员的男性孩童,也要进学一二年,以示开蒙。有些拥有可观祠产的客家大宗族,如始兴县东湖坪的曾氏、仁化县城口镇恩村的蒙氏、翁源县江尾镇湖心坝张姓和沈姓,族中所有子弟读书、吃住都由公偿供给。为了激励族中优秀子弟求取功名,许多宗族还定有具体的奖学族规。据宁化《池氏族谱》载:“凡入泮者,众公太及本房公太,各贺银叁两;补廪者,各贺银贰两;出贡拔贡者,各贺银捌两;中举者,各贺银叁拾两;中鼎甲者,各贺银伍拾两。永为定例。”而对于考取举人、进士功名的族中才俊,还要在祠堂竖旗杆、挂牌匾,并刻碑立传,让其流芳后世,以示嘉奖及对后辈的激励。

正因为客家人始终秉承崇文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为族人践行崇文重教提供宗族制度保障,故明清以降,大山深处的客家乡村一直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乡”之称。据饶平陈坑詹氏族谱记载,有清一代,仅陈坑一乡进士及第者就有九人,考中举人更达十九人;大埔“一腹三翰林,父子两进士,一家两总理,兄弟三将军”成为老百姓传颂的佳话;兴宁80年来涌现出了45位大学校长,被誉为我国“大学校长”的摇篮。而粗通文字的普通族人也敢于走出大山,越过重洋,经商创业足迹遍天下,客都梅州才成为著名侨乡。

从宗祠仪式活动看客家人的价值教化

客家人还通过祭祖等仪式活动将客家文化的这些基本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予以强化,务使宗族成员以之为规范。

客家人祭祖一般都要演戏,许多大宗族每次祭祖必演戏,不少宗族还把祭祖演戏写入族谱宗规。他们认为,演戏不仅是献给祖先的最高祭礼,而且还是教化宗族成员的重要形式。旧时客家祭祖演戏都要请外江班(即现在的广东汉剧),一者“以其语言、音乐,极能表现客族精神故耳”[3](民国时的客家学者陈雁容语);另一方面,其所演剧目多宣扬忠孝节义、行善守信、勤俭持家等客家人坚守的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像《清风亭》(述不义不孝之徒遭雷劈)、《林昭德》(表彰林昭德的有情有义)、《秦香莲》(批判陈世美的无情无义)、《三娘教子》(宗族妇女贞节、吃苦耐劳与教子成龙的典范)等剧,一直常演不衰,也一直起着示范效应。

旧时客家人死后要举行入祠仪式,在祖先牌位上安放死者灵魂,以配享香火蒸偿。但是对于那些不孝、缺德以及作恶多端的人,死后是不能进宗祠的,亡魂是见不得祖先的。没有了宗祠里的香火蒸偿,只能做孤魂野鬼,这在过去是非常严厉、有效的惩罚。

一副副客家祠堂楹联、一本本客家姓氏谱牒、一座座功名旗杆、一块块功德牌匾以及一次次仪式活动,具象而生动地表达并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品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林晓平、李一兵《客家祠堂楹联的文化内涵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詹双晖《岭南客家文化的河洛情结——以饶平客家为例》,《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曾汉祥《韶关客家文化概述》,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08期

[1]《客家研究》,第一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2]梁伯聪:《梅县风土二百咏》,不分卷,民国三十三年印,藏梅州市剑英图书馆。

[3]陈雁容:《梅县国乐研究社戏剧词曲考》,载陈雁荣著:《汉剧乐曲指南》(第一集),1949年印刷,藏广东省立中山文献馆。

猜你喜欢

客家人祠堂宗族
客家人
梁家祠堂史话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
行酒
从宗族建筑楹联看吉安地区宗族观念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