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宗教的慰藉

2012-04-29芦笛

粤海风 2012年6期
关键词:克难沈氏苦学

芦笛

胡适生前热衷于劝其老辈朋友们写自传,意义在于“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林长民、梁启超、梁士诒、蔡元培、张元济、高梦旦、陈独秀、熊希龄、叶景葵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是他所恳劝的对象(见胡适《四十自述》自序)。他的校友兼传记文学爱好者——1927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的农学家沈宗瀚先生(1895—1980),也在1937年撰写了一部自传,后由台湾正中书局于1954年出版,题名《克难苦学记》。

这部不足百页的自传初版时,前有教育家蒋梦麟、学者胡适的序,以及作者自序,后有农学家钱天鹤的跋;到了1962年第五版时,书前又增印了胡序的手稿全文影印件,书名也换上了胡适的亲笔题签。仅至1970年,此书便已修订到了第十版,可见其在台湾读者中的风靡程度。将《克难苦学记》首次引进大陆的,是科学出版社于1990年根据正中书局第二版(1954年12月)内容印行的简体字本,书前增加了裘维蕃的序。其中“内容简介”部分称“本书原版于1954年3月台湾正中书局”,有误,“3月”当为“9月”,这可能是由于见沈氏自序作于“三月二十九日”所致。此后,除了科学出版社在2010年又将此书重印外,黄山书社也于2011年将此书出版,作为《沈宗瀚自述》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为《中年自述》和《晚年自述》。后两部自传讲述作者回国后之种种作为,虽多可圈点,但终不如《克难苦学记》曲折起伏,动人心扉。

名人自传多以成功收尾,然成功之标准则往往各有不同。鄙意以为自传中最具有普遍意义也最值得普通人借鉴的地方,乃在于锲而不舍地追求梦想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克难苦学记》中一以贯之,读来令人备受鼓舞。胡适在序的开头这样评价道:“沈宗瀚先生的《克难苦学记》,是近二十年来出版的许多自传之中最有趣味、最能说老实话、最可以鼓励青年人立志向上的一本自传。我在海外收到他寄赠的一册,当日下午我一口气读完了,就写信去恭贺他这本自传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胡适1910年初入康奈尔大学学农科时对苹果的分类甚感头疼,终而弃理从文,适与沈宗瀚在康大钻研农学成一有趣对照。

《克难苦学记》全书始于故乡和家世,终于1928年沈宗瀚入选Sigma Xi科学荣誉学会,用半文半白的形式写成,共六章:故乡与家庭、家乡的教育、笕桥甲种农校、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五年教学生涯、游美留学及研究。沈氏在自传中交代,其自传的创作动机是“(父亲)丧事既毕,为追思父泽,乃立志写此自传,一以述吾父遗训,或可代表我国旧文化之精神,并述吾苦学经过,或可说明新旧文化过渡时期之遭遇也”。可谓立意高远,并非简单地为一己立传。把个人际遇置身家国社会之变化,这是沈氏自传的高明之处。

沈氏此书既已有多位学者撰写序跋,本毋庸笔者赘述。然而作者在自序和正文书中多次提及基督教信仰对其克难苦学的精神助益,这是这本自传的与众不同之处。众多序跋中只有胡序曾对此一笔带过,而现在看来这个方面似不无探讨之价值。

“克难苦学”中的“难”,不只是经济上的困难,还有家庭期望与个人志向之间的冲突,亦即胡序中所谓的“‘继续求学与‘就业养家的冲突问题”。沈宗瀚在余姚诚意高等小学堂就读期间(1909—1913)即流露出不喜应酬、厌恶庸碌的性格,并且因自己出身农家而立下为农民服务的志向。由于他出生于一个近二十口人的大家庭,其父分家后,小家庭中也有七口人(加上一名长工),因此他家的收入虽属中等,但因人口多之故,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小学堂毕业时,父亲第一次要求他工作,以还债养家。他痛哭哀求,方得以筹借学费,继续考入杭州的笕桥甲种农校读书。1914年,他因感收获无多,在经历因费用不足而不能赴日留学之后,决定从农校退学,转而报考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以期将来能赴美读书。得知消息后,父亲老泪纵横,说:

汝笕农难关始渡,复欲上升,经费难以为济,笕农与北农均不能毕业,则将如何?人贵知足,汝二年前谓笕农毕业于愿已足,今贪得无厌,我何时得用汝钱耶?我将为经济逼死。你即能毕业北农,而于心安乎。

然而窘迫的经济条件也不能阻止他求学。最终,沈宗瀚再次多方借款,得以在1914年底进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先读预科一年,再读本科三年。四年时光免不了许多开销,故而经济负担越发沉重。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二十岁的沈宗瀚于是年冬天开始信仰基督教。次年四五月间,父亲不顾其求学之志,决意迫其完婚,以至于:

回家途中同乡同学颇多,均兴高采烈,余默自深叹:人皆有福我独无。

岂知新婚第三夜,他的二哥就和家人前来,就去年冬天借出的四十元正式订立借据,年息一分。他说:

是夜,余精神上甚感苦痛,此款卒于民国九年二月十二日还清本息,计为六十四元。

北农的授课也令他失望(最后的毕业典礼亦未参加),但为了日后能有留美的机会,他不能再退学。于是他在好友的建议下偷偷报考清华高等科二年级,但终因英语口试和年龄没有过关而落第,只能继续待在北农。他期间结交了不少在北京生活的中外基督徒,大量阅读宗教书籍,参加查经班,因而信仰弥坚。在基督教的影响下:

余渐感耶稣与罪恶战争之精神,故由沉默自好而渐趋积极活动,余提议改聘不良教员数位,如英文、园艺及农场实习等三四教授,全班从之,向校长再三要求,逐渐实行。

1918年6月,24岁的沈宗瀚毕业,但并未立即做赴美的准备。虽然自传中对此没解释,但想来也不外乎是经济窘迫所逼。他为求学借款甚多,而且业已成家,故不得不先缓和一下家庭的艰难境况。从1918年到1923年,他因缺少人际关系之故,虽学业优异,最初不免四处求职,八面碰壁。求职失败回家后:

父以家庭经济急盼余助,事既落空,怨责备至,益增余之苦闷。家人亦多笑言:“苦学何用,终究回家吃饭了。”深感茫茫人海中,无一可诉,无一知己,惟有虔诚祷告上帝而已。……余苟不信基督,必病,将无人生乐趣矣。……家人往往于困窘之时,加以训责,甚至冷言讥笑,何堪忍受。

之后,他最先从家庭教师做起,收入和生活颇为安适。但在1918年秋冬,家中经济又变得异常困厄:

父谕命余月寄三十元,惟迄今二月之薪金已告罄,奈何!……诚年长一年,经济苦难亦年增一年欤?苟无基督信仰,余将为钱逼死矣。

面对如此现实和压力,若无基督教信仰和留美求学之信念,沈宗瀚恐怕真要身心崩溃了。终于,在1918年12月25日,他在中华圣公会接受洗礼,成了一名基督徒。那时北京同学师友中嫖赌之风盛行,他仍百毒不侵:

彼辈邀余同游妓院,余婉谢,独自归寓读书。

基督教为他减轻了精神上的痛苦,让他感到“失望之余,似尚有一线曙光”。他甚至写信劝家人信仰基督教,但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训斥:

吾父复谕,责余信教为不孝……破坏家风,且斥耶教为迷信,余大失所望。

然而他的父亲是一个自私自利,不顾儿子死活的父亲吗?自传中有一段十分真挚的叙述:

我父今年已六十四岁,从十六岁管家,负债到如今。自朝至暮,勤勤恳恳的教书。节衣缩食,事事俭省,没有一次专为自己买肉吃。我母买给他吃,他还要骂她不省钱。我去年暑假回去,他偏自己上城买鱼肉给我吃。这鱼这肉实在比鱼翅、燕窝好吃万万倍。他骂我欠节省,我有时不服,但看他自己含辛茹苦,勤奋教书的光景,我就佩服到万分。

父亲希望他本本分分,结婚生子,养家糊口,过安稳日子;而他则立志要为国家做大事。即使在赴美前夕,其父仍拿“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古训劝他。他的父亲虽也教了一辈子书,但终究秉持传统读书人的思想。继续求学与就业养家的冲突,也就是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他们父子处在清朝灭亡和民国建立之际,新旧社会的转型加剧了保守和进步之间的摩擦。最终,沈宗瀚得以两度赴美,并获博士学位。这既是克难苦学的丰硕成果,也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的胜利。这位父亲是疼爱儿子的父亲,而这位儿子也是敬爱父亲的儿子,但是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父子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现实与理想的鲜明反差,致使沈宗瀚只有沐浴在基督教的信仰之中,才能找到实现抱负和继续生活的精神慰藉。他那信仰基督教的大哥可能对他早年接触基督教有很大关系,而当时北京的欧美传教士和基督徒之多,则又成了他日后笃信教义,并接受洗礼的重要外因。

关于沈宗瀚求学期间精神上倍感痛苦之根源,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有一段文字或可为之诠释:

一个人读书中举而后成为官员,如果认识到他的成功和几代祖先息息相关,他就不能对他家族中其他成员的福利完全漠视。何况这种关心和帮助也不会全是无偿的支付,因为没有人能够预测自己的子孙在今后不受他们的提携。这种经济上的利害关系被抽象而升华为道德。固然,这种道德观念并不能为全体民众所奉行,从海瑞的文集中可以看到兄弟叔侄间争夺产业以至斗殴致死的事情所在多有。但这种情形正好从反面说明了教养的重要,有教养的人则决不能以利害义。(见《万历十五年》之《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这段文字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沈氏父亲的思想和要求。因为在他看来,他自己的生活以及他儿子的读书机会,实在有赖于家族宗亲在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而他儿子毕业还债以及养家糊口则是道德上的义务,这样他的孙子和后人才能继续享受和给予这种源于宗族的福利。一切都按部就班,缓缓向前推进。这种程式在古代社会受到了良好的执行,但是在那动荡激变的近代社会,它又缺乏速度和变化,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作者单位:英国肯特大学)

猜你喜欢

克难沈氏苦学
清平乐·赶考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疫情中的加拿大华文媒体:努力求变克难前行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基层巡察“克难”要点
初三的你我
等候袁世凯
成语故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