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啸山庄》的凄绝之爱

2012-04-29李燕

飞天 2012年6期
关键词:斯克利夫埃德加画眉

《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主要描写了呼啸山庄恩萧先生抚养了弃儿希斯克利夫。恩萧去世后,在一个相对禁闭的成长空间希斯克利夫与新主人辛德雷欺的妹妹凯瑟琳产生的感情折翼,最后走向了极端复仇的感情之路,故事中大量阴鸷、压抑的氛围让读者被希斯克利夫的情感所震撼不已。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小说的重大转折。她的去世是点燃希斯克利夫绝望的导火索,童年的凄苦、爱情的绝望让他的野性排山倒海的爆发,毒霸了两个庄园不说还让他们无辜的后代饱尝苦果。英国著名评论家毛姆这样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的描述出来。”希斯克利夫与埃德加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阶层,希斯克利夫代表着纯自然的、野性的一面;而埃德加则是代表尘世的,具有哲学和宗教的特征。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在作品中矛盾尖锐,以窒息的方式来阐述着一场三角关系的凄绝爱情。

一、野性的召唤

毋庸置疑,凯瑟琳是爱希斯克利夫的。这个无父无母的弃儿缺少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怀,甚至宗教的洗练,在他身上张扬着一种天然的、原始的性格。希斯克利夫的是狂热的,无拘无束的,当然也是不考虑任何后果的。希斯克利夫被恩萧收养,他们居住在一个与世隔绝,非常偏僻的呼啸山庄。呼啸山庄的外在景观昭示了它内在的荒野、原始破坏力和顽强生命力的野性特征。这个山庄象征着落后、颓废、荒野,而与之对立的是埃德加,他有着良好的家世,受过教育熏陶,懂得克制自己。两种世界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两种感情都无法和凯瑟琳建立有效的沟通,从而酿成悲剧。

希斯克利夫虽然颇受恩萧先生宠爱,可是一直生活在辛德雷和仆人的歧视和虐待中。恩萧去世后希斯克利夫的处境更加艰难,大家对他的虐待变本加厉,他心中充满了阴霾的色彩。在这个环境中他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根本不知道文明的社会是什么样,所以他身上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而没有任何藩篱约束的他,却在仇恨的种子下不断摧残和绝望。可以说希斯克利夫没有受到过人类文明的熏陶,那么他的性格更趋于兽性。凯瑟琳无疑也是孤独的,她同样饱受哥哥的迫害和摧残。在这座荒芜的山庄上,凯瑟琳的心与希斯克利夫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凯瑟琳人生最开心快乐的日子是与希斯克利夫相处的日子,也就是说在希斯克利夫野性的召唤中自由呼吸的日子。

然而凯瑟琳又是世俗的,她无法摆脱自己社会条件的优越感,所以当一个条件不错的人向她示爱的时候,她就遵从了社会的物质选择放弃了心中的爱。

《呼啸山庄》是以凯瑟琳的去世推向悲剧高潮的,希斯克利夫走向了疯狂的报复之路,在这条路上他谋杀着其他人的幸福,折磨着大家。当他发现这一切并不能挽回凯瑟琳,甚至不能让自己的爱找到归宿的时候,他突然醒悟了。这种理性的回归被诸多评论家认为是文明的召唤,人性的光辉。而从感情的角度上说,这不过是彻底心死后的顿悟。毕竟希斯克利夫要的是他和凯瑟琳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这份神圣的感情最终还是点亮了他心中的温柔,成为他生命中唯一的灯火。最后在生不能相依偎的现实面前,他追随凯瑟琳而去。

二、文明的失语

与呼啸山庄相互对应的是画眉山庄中美好的景象:葱郁的树木、精致的桌椅、温暖的灯光。这里代表着富足、文明、幸福等社会功能所赋予的美好东西。埃德加受到的教育是温和、隐忍的,这就注定了这场婚姻的悲剧缺乏一个沟通的平台。比起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埃德加更加敏感,但是他无法沟通。他的情感不能得到真实的展露,而受制于礼仪教化的他又被那套繁琐的文明所约束。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养,他刻意保持着绅士风度,把心中的情绪死死压住,用沉默来忍受着生活中那些不可思议的事。在埃德加的文明感化下,凯瑟琳极力做好一个女主人,努力创造着美满和谐的氛围,积极的向富贵生活靠拢。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消解两个人之间的疼痛,他们缺乏爱的对话,更缺乏心灵的碰撞,于是悲剧一步步的走来。

温宁美好的物质生活不能化解凯瑟琳向往自由、野性的一面,在文明教化中她努力的维持着和埃德加的关系。的确在前期他们的关系也曾经友好过,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因为埃德加的文明尺度过于拘谨,缺乏理性的思考辨别,从而把平静看做幸福的唯一尺度。显然这禁锢了凯瑟琳的心灵,慢慢在两个人之间筑起了两种心境的高墙。

三、矛盾的爆发

凯瑟琳的童年并不美好,于是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想要一个未来。于是当优雅礼貌的埃德加出现,她以为幸福就是那样的,于是决绝的离希斯克利夫而去,留下希斯克利夫一个人享尽孤独和绝望。希斯克利夫从来没有过幸福、亲人,了无牵挂,所以他无所谓未来。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两个曾经走得很近的人,选择了分道扬镳。

在画眉山庄,凯瑟琳过上了富丽堂皇的阔太太生活,在斯文礼仪的教化下努力克制着自己内心的冲动和发泄的欲望,一切都那么循规蹈矩。这样的生活尽管逃离了哥哥的迫害,然而却失去了心灵的慰藉。慢慢的她开始怀念克里斯多夫,在文明的国度怀念那个没有礼仪没有规范,只有真诚的那个小男孩。然而,做出的选择是无法回头的,她只能在绝望中煎熬自己。

这就是两种选择后的矛盾,克里斯多夫代表着纯粹的、美好的精神恋爱;而埃德加则代表着物质的文明的恋爱,是肉体之爱。两种爱情决然分开,呈现在不同的人身上:爱是那一个缺乏物质与社会基础;有文明条件的那个却无法相爱。灵与肉的分裂让她的灵魂走向分裂,一方面她本性中的放荡不羁寻找着原始野性的生活,向往那种简单纯粹的自由;另一方面她需要物质带来的安全感,社会认可感,她要做一个富太太,优雅的生活在画眉山庄。到了画眉山庄她立刻被物质和奉承征服了,开始尝试漂亮的衣服,优雅的提着长裙,雍容华贵的走进走出。

在精神与物质中,她彻底的分裂了,更可悲的是这两种需求呈现在两个人身上。更残酷的是,当她选择了其中的文明,又始终无法忘却自由的追逐,所以她最终死去了,那一年,她才19岁。

从《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文明看到了人性追求精神爱恋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人类的自私和惶恐,对物质的妥协。在工业高度发展的文明时代,英国在当时无疑首当其中。作者能够敏锐的挖掘心灵深处的渴求,揭开文明面纱下的痛楚,无疑是让作品流传深远的原因。但是就矛盾的个体而言,如何建立有效沟通让不同精神世界的人产生共鸣,如何在不同价值观中取舍并获得平衡点,这是文学作品所带给我们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对现代人价值观的警告。

(作者简介:李燕,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

猜你喜欢

斯克利夫埃德加画眉
试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情感历程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埃德加·德加 作品7
埃德加·德加 作品3
埃德加·德加 作品4
《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探析
不做画眉
不做画眉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不做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