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层生态文明的社会行为准则探析

2012-04-29付盛松李昊

科学与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文明

付盛松 李昊

摘要:现代社会已经把自然的发展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类社会能够更深层次的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遵循自然法则和人类道德准则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行为不但要建立社会的行为准则,同时也要为自然生态付出自己的行动,树立可供实践的行为准则,把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自我实现作为共同的发展目标。现代社会谁都无法脱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遵循一些有利于自然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行为准则是对我们的实践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深层生态学;自然;社会行为;行为原则

中图分类号:B089.3 文献识别码:A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阿恩·纳什(ArneNaess)就在世界未来研究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这一概念,他提倡学习“生态智慧”,并把生物多样性、生态复杂性、生物的自治权、生物分权、生物共生、生物平等主义和无差别性作为其主要原则。[1]深层生态学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深层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从哲学的角度给予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定性和拓展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态足迹进一步扩展,人类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出了过去人类的想象,每天社会都在消耗大量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如何协调、平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大问题,解决的问题无外乎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延续自然的良性发展和改变自然的非良性发展;二是通过改变人类自身对自然的态度,从“暴力”相处向“非暴力”融合转变。生态意识如果不转变,那我们社会行为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意识决定行为,行为推动意识的提高。无论是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工具价值,还是自然本身存在的不依赖于社会的自我价值,人类都不能忽视。从现在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利用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人类社会对于科学技术功能的期许。我们不否认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但是,我们都会怀疑:科学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方面究竟能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基于现在建设自然生态文明的呼声此起彼伏,世界各国无论是政府性质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团体已经在高调呼吁,世界要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1、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的开发要节制(行为节制准则)

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一切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最终的尺度,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最终动机。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为目的的基础之上,是否也同样用于对自然的道德关系?从逻辑上讲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浅层生态学并不能完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阿恩·纳什在“八大纲领”中指出“当代人过分干涉非人类世界,这种情况正在急剧恶化。”[2]并提出“不干涉”口号,要求人类要节制干涉地球的性质和程度,避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关注“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3]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自我实践的过程中,自觉用“生态智慧”的理性把科学技术的目的/工具理性(purposive/instrumentalrationality)和信念/价值理性(belief/value-orientedrationality)整合起来,实现我们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其实,从功利主义出发,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也提出应该将道德的范围扩大到可感知愉悦和痛苦的事物。自然生态的有限性,人类实践能力的无限扩展和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全方位追求,迫使自然承受巨大的功能性压力,自然载体的生成能力也会逐渐萎缩,人类必然会遭到自然价值的不足而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我们个人或社会只对满足人类生存需要感兴趣,将失去我们人类存在最有特色的潜力。”[4]汤姆·雷根(TomRegan)提出在满足人类和社会基本需求的条件下有节制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一种物质欲的掠夺。深层生态学也提出:“除非满足基本需要,人类无权减少生命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5]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博弈也应该从非对称博弈走向一种对称的双赢的博弈,逐步恢复自然的生态功能,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人类在行为之中遵循的节制原则。我们必须明白,节制不是禁止,节制是以理性和道德为基础的,以和谐共生为目的的发展态势。

2、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要补偿(行为补偿准则)

人类中心主义是把自然完全置于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地位,造成环境恶化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充分认识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密切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相互作用。早在194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W·Vogt)在《生存之路》中首次提出“生态平衡”这个概念,认为需要走生态和谐的道路。深层生态学追求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整体性原则,把人类和自然在内在价值上统一起来,超越了以人类为中心那种固化的原则和方法,并试图提出深层生态学自己完整的世界图释和观点。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生命形式都有追求“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这种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是生命关系和生态关系中内在的要求和目的性。在人类的行为上应当主动承担义务,拯救这些物种的完整性。补偿原则为人类提供了维护这种权利的一条途径。对于人类,为了生活的丰富性和知觉上的快感剥夺其它生命存在的权利,都是对这种平等权利的破坏和颠覆,平衡和促进生态的完整性,才能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发展,有利于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多样性增强生命生存新方式的潜能和机会,这叫做生命抗争,最适合的生存应该用智慧的理性来解释,与其杀死它们、无度的开采和压制,倒不如在复杂的关系中和谐共生。”[6]阿恩·纳什认为应把深层生态学看作一个“深层的、长期的生态运动”来对待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人类在行使节制原则,生存受到威胁时,可以适度降低原则,但是必须通过补偿的方式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些补偿是基于人与其它生命同处于一个生物圈,是一个相互依赖、共生共荣的共同体,是运用生态智慧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式,保证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自然有序。

3、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主动协助自然的还原与发展(行为协助准则)

“(1)任何自我,如S,都力求保护他自己并繁盛;(2)因此,S必定会为了自身的缘故而珍惜自己;(3)因此,S必定具有内在价值;(4)道德代理人(moralagents)有能力识别S的内在价值;(5)当他们认识到S的内在价值是,在其余情况下,他们就有义务保存或保护S”[7]这是弗莱雅·玛休斯在《生态自我》(TheEcologicalSelf)中说明生态需要人类有义务保存或保护的论证,巴克斯特不接受此看法,认为道德代理人不具有义务保存或保护S的必然性,但玛休斯提出这样的论证确有伟大之处。人类中心主义信奉功利主义,反对自然生态具有内在价值,认为荒野就是为人类提供资源的,为了代内和代际的利益可以去保护环境,但是即使作为工具价值的自然也是值得保护和协助的。如我有一把家里门上的钥匙(唯一),虽然只有工具价值的,可是我必须每天保护它,而不是可以、不可以或破坏它,因为我在保护它的同时自己也被保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类中心主义对于保护和协助自然表现的很暧昧、模糊,例如杰夫德·平肖(Gifford Pinchot)、约翰·帕斯莫尔(JohnPassmore)等都是功利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代表。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不但有工具价值,也有其内在价值,有内在的善,这种善不仅仅只表现在美学方面,自然还具有创造性属性、主体性和目的性[8]。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自然像是一个生命体的“肉身”,而人相当于“灵魂”,人生发于自然,依附于自然,使自然的内在价值更丰富,是自然丰富性的充分条件,没有自然,灵魂无处安身,自然是人存在的必要条件。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认为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强制性保护,二是协助性保护,而后者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认可,更符合道家自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提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揭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丰富资源,而人类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做出了什么?只有肆无忌惮的消费、消费、再消费,却没有反思这种行为背后的合理性。美国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提出自然有十种工具价值,即“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与自发性价值、辨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和宗教象征价值。”[9]这十种工具价值足以让人类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同时也承认自然具有投射力、促进生命力量的内在价值的存在。人类在社会和政治上追求公平、正义,然而在道义上正走向滑坡,正真认为人类对自然有协助义务的为之甚少。由于人性的自私,人类不敢面对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共同体的现实,怕在行为上承担义务。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人类才会走出把道德还只限于人与人之间道德范式,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应答关系。在社会道德中,人们把帮助他人作为一种美德和善,同样,承认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的,协助自然发展也是一种美德和善,是一种崇高的美德,是一种大善。

4、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行为要进行伦理的洗涤(行为伦理过滤准则)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而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的学说。3这两个概念应该说还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范畴的,没有把伦理和伦理学的概念进行扩展,不在同一个范畴下的概念讨论自然生态问题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康德曾说过他所敬重的两个方面:浩瀚星空和内心道德法则,这里的前者指自然法则,后者指人性道德。康德就是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作为理性的标准,因此,人性道德往往伴随着对自然法则的认识和对自然的理解。埃尔维修曾说:“什么是自然?一切事物的总和。”[10]石里克(M.Schlick)指出:“所谓自然,我们是指一切实在的东西,即一切在空间和时间上确定的东西。”[11]罗尔斯顿也认为,自然包括任何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总和。[12]众多的哲学家都把人类包括在自然之中,人的行为应该符合自然法则,而人对自然的看法和思考也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反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分离,反对机械唯物论。深层生态学就像学术交流之后产生的一种交叉学科,强调人与自然的沟通,理论的包容性,把人对自然的义务与责任纳入到人的道义之中。人的行为是以是否有悖于深层生态学的八个基本原则和两个最高规范,这是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标准。身在都市之中的人们很难体会到荒野的美以及带给人心理上的冲击。约翰·缪尔(JohnMuir)在书中写道:“这片大地的鬼斧神工,无论主体线条抑或精雕细琢之处都同样令人惊叹:壮观的巨岩群中夹着粼粼的河水……其震撼之美,令人赞叹!我敬畏地凝望着眼前的壮景,我可为之抛弃一切。”[13]只有认知人对自然的依随性,像自然那样思考,才能与自然交流,施韦泽也从缪尔那里获得了与自然交流的灵感,写出了《敬畏生命》这本不朽之作的。人,不仅仅属于人,也属于自然;自然,不仅仅属于自然,也属于人。因此,人在实施行为活动时,要聆听自然的声音,思考行为的合理性,深层生态学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认识自然、思考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理论。

5、人类社会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要反思得失利弊(行为反思准则)

人类手工品的遗迹最先见于近生代的堆积物中,这些堆积物或许是在100万至1000万年前形成的。[14]人的活动在近生代已经开始了,最初也是属于自然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或者食物链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也许在这个时期是人类和自然接触最紧密的时候,但这又是人类最愚昧的时候,有人会问,难道深层生态学让我们回到新生代吗?显然不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并且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然而“一切力量本身都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们产生着迟早将和它同等的或超过它的力量。善良则简单地和始终在起作用。它不产生阻碍它的对立关系。它消除现存的对立关系,它排除误解和不信任,通过唤来善良,它强化了自身。因此,它是合目的的和最强有力的力量。”[15]施韦泽认为最强有力的力量是善,也是最合自然和人类目的的,这是和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弘扬的博爱为德中之德有同工异曲之妙。对行为的反思就像蜗牛身上的壳,我们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停下来时就钻进壳里进行思考,行为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问题,这才是理性社会需要的,而不是勇往直前,不加反思的莽汉。反思的基础是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和自然权利,承认这,人才能成为“天地之秀”,而不是破坏者和占有者。科学技术确实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和快感,造成人类知觉和视觉的依赖性,如同上了毒瘾,人类为了这种依赖性甚至顾不上对行为作出任何思考,只有快感和津津乐道。这对人类的进步不会有任何意义,更不会有缪尔、梭罗和卡逊那样对自然的爱以及对人和自然协同发展的责任。真正的深层生态学fans不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伦理意义上的反思,更是对自己、对未来的反思。

深层生态学反映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伦理观,是一种深层的生态文明,它把人与自然勾勒成一个全景图释,把人的思想赋予了自然的灵性,有条件地承认自然的同心主义。深层生态学是一种温和生态伦理,深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走向,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所没有的理论深度和发展前景。在深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挖掘新时代大学生应遵守的行为原则,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认可和有益的补充。阿恩·纳什曾经指出,他的思想的根源很多来自于东方哲学,如佛教和道教思想,尤其推崇老子思想。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宇宙的一切来源于自然,人类应当和顺自然。近些年,西方学者提出生态伦理的“东方转向”的讨论,究其原因,这与东方的文化传统有重大渊源。国际环境伦理学会前会长克利考特(J.BairdCallicott)教授把道家和儒家合起来称之为“东亚的深层生态学”,认为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必将在全球环境伦理学的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东方哲学立千年而不衰,是顺天地之道,聚会与自然。深层生态学使用现代的思想理念,在东方哲学基础之上建立的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它的影响将向东方哲学一样把人类带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2][6]EditedbyHaroldGlasserandAlanDrengsoninCooperationwiththeAuthorandwithAssistancefromBillDevallandGeorge Sessions.DeepEcologyofWisdom[C]TheSelectedWorkesofArneNaess.PublishedbySpringer,P.O.17,3300AADordrecht,Thetherlands,2005:6-9.

[3]EditedbyHaroldGlasserandAlanDrengsoninCooperationwiththeAuthorandwithAssistancefromBillDevallandGeorgeSessions.DeepEcologyofWisdom[C]TheSelectedWorkesofArneNaess.PublishedbySpringer,P.O.17,3300AADordrecht,Thetherlands,2005:42.

[4]TomRegan,Earthhound:NewIntroductoryessaysinEnvironmentalethics1984.byRandomHouse.p.274.

[5]杨通进高予远编.[挪威]阿恩·纳什.深层生态运动:一些哲学观点[A],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C].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4:50.

[7][英]布赖恩·巴克斯特著,曾建平译.生态主义导论[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4:65.

[8][10]陈其荣著,自然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30-232、38.

[9][1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III著,刘耳,叶平译.哲学走进荒野[M].吉林:吉林人并出版社2000.1:122-150、40.

[11]石里克著,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

[13]约翰·缪尔著,周莉译.夏日漫步山间[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1:8.

[14][英]W.C.皮尔丹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

[15]阿尔贝特·施韦泽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9:62.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