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文本解读 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2012-04-29郭生祥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实效性语文课堂

郭生祥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语文课堂异彩纷呈,但语文味儿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造成这一现象是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重视不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学效率不够理想。因而文章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突出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以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使学生能在课堂中获得切实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文本解读 夯实 语文课堂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97-02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只有正确地解读文本,才能上好语文课,正确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准确把握教什么和学什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使学生能在课堂中获得切实的进步与发展。

一、深入文本,潜心细读,读通、读透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必须要尊重文本,通过个人细读、研透,从而领会作者的心,理解编者的心,体现教者的心,了解学生的心;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到底写了什么,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弄清作者的表达方式,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教师与作者心心相通。如《永远的歌声》一文,教师在备课时一定深入去钻研,把好文章的“脉”,读懂作者的意图:其一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纯洁、真挚的情感;其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精彩语句,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的方法。因而紧紧围绕编者的意图设计教学: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一典型事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明知山有虎,为什么还要不顾生命危险上山为老师挖草药?作者是怎样通过一件童年的事表现人物品质的?……通过把好“脉”,教师与文本有效对话,了解作者的心,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动真心,讲真情,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思路去读、去思,达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提高教学实效。

二、挖掘妙笔,扣紧切入点,感悟语文魅力

在与文本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过渡。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感知、体会、品析、感悟,让学生挖掘其中饱含的韵味,正确把握“教什么”和“学什么”的方向。

(一)抓住重点,品析感悟,体悟语言之韵味

文本解读要用“大火煮沸小火慢熬”的办法,即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重点,抓住一个个细节,抓住一个个关键性的词语,细细品味,细细琢磨,才能品出语言的味道。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脸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里冻死了。”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微笑”。大年夜,本是万家团聚、举杯同庆的欢乐时刻,而小女孩非但没有享受这一美好、铭记于心的时刻,反而冻死街头,本是多么凄惨的事,可小女孩脸上怎么会“带着微笑”呢?抓住这一处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研读,学生发现文章一共五次写到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这带给她温暖和快乐,小女孩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冻死的。作者用“微笑”一词,实际上是在“以笑写悲”。通过展开细读,不仅可以对文本内容有深一步的理解和把握,对作者表达的技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时抓住这些重点词句细细研读,细细品味,细细琢磨,就能品析词语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二)抓住细节,关注表达,揣摩词句之精妙

文本的精华、细节,既是作者的情感之所在,又是语言学习的范例。引导学生走进细节,感悟语言文字背面蕴含的东西,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开国大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反复两次出现,从中可以读出什么?“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这个整齐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从“欢呼”与“欢跃”这两个不同的词语中又读出了什么?作者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情感、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心境、心绪、心态的。教学时,我们要仔细品味句子表达上的妙处,体会文中的情韵,从中开掘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三、梳理文章脉络,剖析文本匠心独运、精妙构思

文本细读时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进而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如《桂林山水》一文,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接着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分述桂林的山和水。文末,总概描写桂林山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细读文本,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才能深入品味文本谋篇的巧妙和构思的精妙。

四、抓住问题预设,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寻求突破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体现备“学生”备“学情”,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质疑,因此作为教者必须提前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设计遇到学生提出问题时该采取什么策略,从何处着手,怎样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读、去思、去悟,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在教师钻研教材时,就应该预设如下几方面的问题:课题中“飞”指什么?“夺”指什么?红军战士是怎么“飞”的?又是怎么“夺”的?在研读文本时,也像学生一样,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想一边读,琢磨编者的编写意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再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再入文本,开放视野,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有开放的教学视野,鼓励学生的多元解读,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如《开国大典》一文时,我在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后,提出: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观众,在这样的情境中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场面?学生们踊跃参与,各抒已见……置于文本中,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主旨,对文本产生了多元的理解、多元的解读。所以,作为教师要深入文本,挖掘文本中的价值材料,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突破教学空间,拓宽教学范围,激发情趣,鼓励学生多元化地解读文本,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走进文本世界里,才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研读文本的重要性,它是教好语文课的基础和核心,是教师上好语文课的必要前提。只有深入地解读教材,尊重文本,把握实质,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提高自身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文本解读方法与策略[J].湖南教育,2009,(1).

(责任编辑 贺蕾蕾)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实效性语文课堂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