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2-04-29张建华
张建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02-02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93、94页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教材中圆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圆这样的曲线图形,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能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一些新的内容。并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通过圆规画圆,使学生认识圆的各个名称及其特征;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圆或等圆内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由于圆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探究,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和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通过学生探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3.通过画圆的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数学思考:
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解决问题:
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情感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难点是掌握画圆的正确方法步骤。
五、课前准备:圆规,尺子,绳子,小圆片,圆形物体、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交流:同学们,今天田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节课,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2.导入新课:
(1)平静的水面上滴入一滴水,水面会有什么变化?(随着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2)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过圆?
(3)请大家欣赏圆形图片,感受“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圆。
(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
师:你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呢?你准备怎样研究圆的这些知识呢?
1.学习画圆:
谈话:你们想知道怎么用圆规画圆吗?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演示如何用圆规画圆)完整地看完演示后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圆的。学生回忆并说出画圆的步骤。
谈话:老师按照同学们的方法再画一个圆,你能用圆规画一个和老师画的大小不同的圆吗?
(学生尝试画圆)
指导学生画一个圆规两脚间距离是3厘米的圆,教师巡视。
2.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认识圆心 结合刚才画圆的体会,谁来说一说,我们画圆时,固定的这个点,你知道叫什么吗?
(指名交流)
教师讲述:我们把针尖所在的点叫作圆的圆心,圆心一般用大写字母O表示,老师在黑板上标出,同时让学生标出所画的圆的圆心。
(2)认识半径 师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画出一条线段。
谈话:老师画了一条什么?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各在什么地方?谁知道它是圆的什么?
讲述:其实这一条线段就是圆的半径,我们可以用字母r表示,标出字母r指导学生回忆老师画圆半径的过程,说说圆半径的特征,体会半径就是画圆时什么长度?
谈话小结:今后画圆时,圆的半径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3)认识直径 教师拿出纸圆,谈话:你能找到圆的中心吗?你是怎么找到的?它叫什么?(圆心常用字母O表示)。
大家再折一折,强调对折。(然后课件演示)
老师谈话:观察纸圆上的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尝试回答)
老师谈话:对,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请在你的圆上画一条直径,并标上字母d。
学生画画、说说,进一步体会直径的特点。
3.探究圆的特征: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知道了圆心在哪里,知道了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现在拿出你的圆纸片,继续来探究圆有哪些特点。
利用你手中的纸片,再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小组内讨论下列问题:
在这个圆里你可以画出多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