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2-04-29郭晓霞
【摘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托教材,挖掘现有主动探究性因素;改变方式,启迪学生主动探究性思维;营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建立机制,保护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加强学习,提高老师主动探究的素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中学生 主动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1-0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就要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注重实施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探究的兴趣,增强主动探究的能力。
一、依托教材,挖掘现有主动探究性因素
新编思想品德课教材一改过去陈旧的编排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首先,在内容上坚持了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是载体,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体会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的探究功能和日常思想教育的功能结合起来,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
其次,新教材在编排上还注重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通过设置“图景”、“漫画”、“相关链接”等栏目,展示了大量鲜活真实的事例,丰富鲜明的插图,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这些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极好的引发学生探索兴趣的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据,善于发现,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其探究思维的能力。
二、改变方式,启迪学生主动探究性思维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和探究,这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自学、质疑和探索,启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性思维。
首先,以“自读书”为启动点,积极探究知识。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一是要让学生依据导读、提问,阅读指定教材和相关案例材料,增强感性认识;二是要指导学生对重要的概念、观点和原理进行重点阅读,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三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理性认识的感悟、内化,迸发出探究的火化。
其次,以“自设疑”为突破点,强化探究能力。“学起源于思,而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怀疑往往是探究的原动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析”,即根据教材目录要求的难易度,让学生通过独自分析提出疑问;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试析”,即根据教材能力要求的难易度,让学生通过大胆试探提出疑问;三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辨析”,即根据教材实践要求的难易度,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增强自我探究能力。
再次,以“自求索”为制高点,提高探究素质。同学们在自设疑后,内心必然希冀得到解决,完善自我。这时就可以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解答,解决学生自设的知识疑点,从而扩大创新的知识面;通过相互介绍,解决学生自设的学习方法疑点,从而拓宽探究的渠道;通过相互辩论,解决学生自设的思想终点,从而增强探究的意识。
三、营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营造和谐的气氛和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开拓学生的探究思维,是有效开展新课改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营造主动探究的教学氛围。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要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
其次,要营造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根据教材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辩论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激励学生进行辩证思维,作出深刻思考。这对造就有个性的人才十分重要。
四、建立机制,保护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习惯的有力保障。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课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功能的导向作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
首先,保护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其发现思维就可转变为创新思维,对这种主动探究的兴趣,作为老师必须及时予以鼓励。
其次,保护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有了兴趣,同学们必然会刨根问底一探究竟,或者运用已知探求未知。不论是否科学、正确,这种敢于探究的精神都应得到认可。
再次,保护中学生的探究成果。同学们的探究精神不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在考核、考试中。所以,在考核中应注意选择那些探究训练题,如一材多用题、图表漫画题等。在撰写评价细则时,对具有独特见解的正确分析要给予高分,以鼓励学生们的主动探究意识。
五、加强学习,提高老师主动探究的素质
要想培养具有主动探究精神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学生,必须拥有具备探究精神和探究才能的教师,而这一点正是世界各国、各个领域强调的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之一。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课堂等已经广泛进入课堂。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掌握信息和知识更新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一群各具个性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创造性工作,把教材中的理论和自己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墨守成规,这样,才能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性思维,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主动探究能力的人才。
作者简介:
郭晓霞(1965-),女,河南济源人,焦作师专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