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德:重要的不是肉
2012-04-29
个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回顾展,本人却选择了不关心、不介入、不在场、不接受采访的“四不”姿态,中国当代艺术界恐怕也只有顾德新会如此—正如3年前,他在常青画廊举办完个展后,便决然转身离开艺术界。没错,对他而言,重要的不是肉,是自由。
对于任何一个谈论顾德新的人来说,想要评价他都有一个难题。他极少接受采访,也从不发表深奥或骇人听闻的言论,就连展览的名字也一贯用开幕当天的日期代替;他拒绝以非作品的方式谈论他自己,以至于研究者几乎找不到所需的文字资料。尤其是2009年宣布退出艺术界和停止一切展览活动后,他每天遛狗、吃饭、睡觉,再不过问艺术界之事……
作为“85新潮”的重要代表,顾德新是上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先锋艺术家之一。栗宪庭说顾德新是“前卫艺术家中最前卫的一位”,费大为则认为顾德新是中国最好的艺术家,田霏宇笃定地宣称“顾德新在国际艺术界的地位和影响被远远低估了”。多年来,顾德新虽然没有在艺术圈外获得高知名度,也未在艺术市场上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却得到了整个艺术界的尊敬。他以不断创新和动人心魄的展览打动观众,而且是从直接的感官刺激到深层的哲学思考全方位地触动。
虽然顾德新已经归隐,但关于他的讨论仍在继续。2012年3月24日,顾德新大型回顾展“重要的不是肉”—田霏宇入主尤伦斯以来策划的第一个大型展览—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虽然展览并没有能把艺术家本人请来出席,但这并不妨碍这一展览成为艺术界的重要话题。
自学成才
“现在我的作品同大家在一起,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感受着它们,这也正是我的希望。”1986年,顾德新在北京国际艺术展厅举办油画和纸上作品展,那些焚烧的塑料作品因为过于先锋而被禁止展出。写下这句话作为展览前言时,在北京艺术圈中首次亮相的顾德新肯定想不到26年后,自己最大规模的回顾展也将以此为前言贴在墙面上。
虽然顾德新从不解释自己的作品,但是田霏宇还是要尽自己策展人的职责把顾德新详尽地介绍给观众。一入展室,按照时间顺序,最先现身的是顾德新早年焚烧的塑料作品和早期的绘画创作。
顾德新1962年生于北京,完全没有美术科班背景,属于自学成才。上世纪70年代末,各种西方文艺思潮蜂拥而至的年代,他自学画画,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从契格里柯到毕加索,都走马灯似地一一影响过他。
那时北京城里兴起了形形色色的“少年文艺江湖”,各片儿都出了小有名气的小画家或小诗人,相互走动、慕名切磋是江湖上的风气。顾德新先是发起了“触觉艺术小组”,后来又与陈少平、王鲁炎组成了“新刻度小组”。因为“乱画”且“画得好”,顾德新在和平里一带颇为出名。
20世纪80年代中期,顾德新已经不满足于平面绘画创作了,他需要一种更直观、更有力、可以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方式,从而不需要任何转换,即可到达内心。很快,他成为中国最早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装置作品创作的艺术家之一。和“85新潮”的许多还没有摆脱来源于绘画或雕塑的形象因素的“装置”作品相比,他早早地、似乎是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材料”的秘诀。他使用塑料、生肉、水果之类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创作,却获得了“触目惊心”的效果。材料的日常性保证了他对材料的熟悉程度,譬如关于变质、变形、气味、颜色、保存时间等性质。为了熟悉塑料—这种色彩缤纷、易于造型的当时所谓的“新兴材料”,他甚至去塑胶厂当了几年工人。装置作品直接通过材料产生了意义。于是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只看见活生生的寻常“材料”。
1989年5月至8月,在费大为的推荐下,顾德新和杨诘苍、黄永砯3位年轻艺术家参加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地魔术师”展览。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顾德新的作品是两件用废塑料烧结而成的装置。展览结束后,另两位艺术家留在了欧洲,顾德新则还是回到了北京。
小人的世界
20世纪90年代,顾德新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刺绣中的小人儿成了他泥塑、绘画作品中的基本形象。这也是此次展览第二部分“小人的世界”的主题。
那些画远看都是使人陶醉的田园风光,蓝天白云、池塘湖泊、花草树木,近看却令人吃惊,优美的风景中竟然隐藏着那么多奇怪的小人儿—或雌雄同体,或三个乳房,或双头四臂……这些只会出现在噩梦中的小人儿在明媚的春光中慵懒着,喝酒、跳舞,或者交媾。那些微小的泥塑,集体概念和性别挑战颇具感染力,让人心底像是被人挠痒痒却不敢笑,真是憋得难受。
到了2003年,这些画里的小人儿被塑成了粉红色的软陶人偶,小怪物们休闲、聚餐、开会,甚至骑着摩托车……顾德新的几乎全部作品都仅以当初参加展览的开幕时间为标题。但这堆小人儿有个独特的标题,叫“兵马俑”。
2001年至2006年,顾德新用电脑创作了一百多件Flash动画,记录了那些极简、近乎粗陋的小人儿们的出生、繁殖、死亡。他们排队走上流水线,机械臂为他们一个个安装阴茎,加工完成的小人儿发出类似老鼠被踩了尾巴的尖叫,吱吱声在展厅里机械重复。
200多个塑料娃娃的方阵组成“2002.09.30”个展。在北京农展馆的“丰收”当代艺术展上,这些塑料娃娃初次亮相。在大红帷幕前,它们开关全开,摇摆着合唱,直到电池耗尽。
“2008.06.21”个展来自顾德新一直在玩的一个电脑游戏—《模拟人生》,是美国The Sims小组制作的经典角色扮演游戏。在“模拟人生”的启发下,顾德新运用镜子、大型建筑模型、录像和照片建立起了一座虚拟城市。整个展览分为4个部分,一部分是墙壁上的图片,它们清晰地标明一扇窗户或者一个柜子值多少钱。这部分的图片像是一份报价表,显出交易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种标准化时代的特征。另一部分小屏幕也悬挂在墙壁上,这是一些游戏画面的片断,让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游戏角色如何在那个数字世界里活动。展厅中庭放着3个建筑模型,顾德新将自己在虚拟游戏中的豪华住宅直观地展示出来。整个展览的点睛部分,是所有的展厅立柱都被装上了镜子。顾德新把展厅面向黄浦江的巨大窗户封了起来,只开了一排很小的口子。于是,人就像迷失在真实世界和虚拟镜像之中,两个世界在这个空间中实现了对话。顾德新用艺术家的方式将这个存在于电脑里的虚拟世界还原到了真实的展厅中。
捏肉成干
这次回顾展的标题“重要的不是肉”,直接借用艺术评论家邱志杰2003年在《新潮》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这篇文章是用来回应栗宪庭写于1996年的《重要的不是艺术》。栗宪庭在文中着重提到在社会性和美学角度都有着重要体现却在当时被边缘化的画家们。
当年,一批艺术家使用动物肉身甚至婴儿尸体为材料进行创作,受到诸多批评。国内外的观众指责这些作品“暴力”和“变态”,国内一些批评家认为这些创作是讨好“西方的权力”。邱志杰的文章为以动物肉身为创作材料的“后感性主义”一代艺术家进行辩护,针锋相对地反驳了“暴力”与“讨好”两种指控,强调了这批艺术家创作的严肃认真和这些实验的价值。
邱志杰的文章并没有针对顾德新的作品进行阐释,但是田霏宇觉得这个标题用来做顾德新回顾展的标题很合适。顾德新正好处于这两代艺术语言的缝隙之间,他延续了栗宪庭所提倡的“艺术独立”,而他创作的这一系列作品又着实影响到了邱志杰所介绍的“后感性主义”一代,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展览主题—“重要的不是肉”。
而顾德新的代表作之一确实是关于肉的作品。自蓬皮杜展览之后,顾德新创作了大量装置作品,材料往往是脆弱、易腐的。他用手反复捏一片鲜肉,直到把它捏成肉干,捏每一片肉都拍下一张照片。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次展出的肉干完成于1997年至2000年之间。那段时间里,顾德新每月买一块肉,把肉切成36片,再把每片肉捏到干为止,并装进塑料盒,贴上日期保存。前前后后有36箱肉,有179张不一样的捏肉的照片,一共捏了5个月的肉。为什么要切成36片?顾德新的解释是:“一盒胶卷刚好36张照片。”大尺寸的捏肉图片比保鲜盒子里已经干瘪的肉更有“肉汁横流”的冲击力。
在展览的第三部分“解析”中,可以看到顾德新对大型装置的探索。除了捏肉成干,顾德新还把一根不锈钢旗杆拉长至25米,横亘在展厅中央,任凭孩子们在其上翻滚打闹。顾德新的“2005.03.05”个展,他在沪申画廊放置了800斤香蕉和10吨苹果。由于烂果汁不断流出,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拖洗苹果堆旁的地面。30多天过去了,10吨苹果在沪申画廊的奢华空间内完全腐烂,从果香四溢变为恶臭满屋,并长久不得散去;800斤烂香蕉流出的酸性物质腐蚀了画廊中庭的大理石地面,深深留下了香蕉状暗黄色的印记;在10个冰柜里冷冻的大量猪脑已经结块成冰;放置在金碧辉煌的盒子里的碎肉也枯萎成肉干。一个关于“腐烂”的展览以这样“色、香、味俱全”的形式收场。
一些评论家认为顾德新展现了崇高理想下腐朽的一面,他的作品是现代世界粗俗与腐朽的写照。在这次展览上,田霏宇把顾德新为常青画廊群展制作的“2006.09.02”也搬了过来。他购买了8吨苹果,把它们撒在地上,在开展前两个小时铺满。旁边一辆压路车让人感觉苹果随时会被压得粉碎。其实,苹果的生死取决于时间。在整个展览中,苹果会慢慢腐烂变臭……
艺术信仰
“他(顾德新)从不去追求表面效果,一直坚持着以一种罕见的诚实态度去从事艺术;他的作品没有废话、造作、躲避,也没有过度夸张,却那么有力、彻底、直指人心。”2009年,顾德新推出了两个重要的个展: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型个展“2009.03.14”,使用生肉、水泥、大理石等日常材料,以其特有的智慧的艺术语言直面生命与社会现实;在北京常青画廊举行的个展“2009.05.02”,他根据展厅环境制作了两块大木板,上书红色标语,木板上方是一排显示器虚拟“天窗”,循环播放蓝天白云的图像。地面上五米见方的水泥平台上是同样的红色大字:“我们能上天堂。”
个展“2009.05.02”开幕之后,顾德新离开了现场,并表示要“金盆洗手”,宣布从此退出艺术界。他说:“艺术圈太热闹了。”在外界看来这一突兀的退隐之举,顾德新也没有过多的解释。这难道是对当代艺术界混乱状态和江湖气、商业味浓重的无声抗议?或者以后会以另外的方式“艺术着”?
策展人田霏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我和他吃涮羊肉时聊起这个展览,顾德新说,我当然不会参与,也不做新作品,也不看这个展览。你要是有本事把作品借到了,我也不反对,这事儿跟我无关。”所以,顾德新没有参与这次展览的任何想法、构思以及运作,这也是他“离开”以后对待艺术的立场。
“顾德新没有作为艺术家的职业焦虑,没有希望别人(特别是艺术界)重视他的作品,也不是把停止创作作为一种引起重视的战术性诱饵。他不会因为别人重视与否而影响自己艺术创作的方式,更不会因为不被体制所接受而感到愤愤不平。顾的‘停止更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他对艺术系统的思考,对自己艺术的反省,对资本化社会、对人性弱点的批判性思考。这些思考关乎顾德新个人对于艺术信仰的问题,因而是一种重新起步。”艺术评论家费大为也因此把顾德新的退隐看做2009年以来中国艺术界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退隐后的顾德新,仍住在北京和平里的老宅中—自1962年出生以来他一直住在这间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里。过去20年间,他接到过无数国际重要艺术机构和展事的邀请,包括若干出国定居的邀请,但他从不打算离开自己的出生地。他认为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才能真正更深地了解“这里”,而且,他永远需要更多地了解“这里”。他从前是个酒徒,有一次醉倒在路边的花坛里不省人事,后来喝酒喝坏了身体,现在滴酒不沾。他1988年结婚,每天和太太买菜烧饭。当不少人期待他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后一个大师时,他却不承认自己是艺术家,他在签证登记表上写下“无业”二字。如今,顾德新仍每天出去买菜、遛狗、散步,不开车,不用手机,就这么平静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