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农户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2012-04-29杨昌松

金融经济 2012年7期
关键词:信用社信贷贫困地区

杨昌松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深入,贫困地区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广大农村农户的信贷需求较过去更加旺盛。近日,笔者深入湘西州保靖县农村、以调查问卷并辅以走访形式开展了一次农户信贷需求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以农业产业化较成熟的清水坪镇魏家村、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的阳朝乡阳朝村农户为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全部收回。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需求较过去更为旺盛,表现为需求多层次、结构多样化、有效性和合理性不足的趋势。同时,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广大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与当前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相悖,亟待关注和解决。

一、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需求的主要特点

(一)相当部分农户对正规金融的认识存在误区,放弃信贷支持的占比较高。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网络逐步进入乡村,广大农民的视野也日益开阔。但在落后地区,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对金融业务和金融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他们往往会因畏难而放弃向金融机构贷款,选择民间借贷方式。调查显示,有30户不知道有专门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占比达25%;有52户从未向银行或信用社申请过贷款,占比达43.33%。对贷款不成功的原因,被调查者认为是借款未按期归还的44户,占36.67%;认为缺少抵押担保的22户,占18.33%,认为和信贷人员不熟的40户,占33.33%,认为有其他因素影响的14户,占11.67%。

(二)农户信贷需求的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信贷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借款的用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根据此次调查,农户在借款用途一项,用于农业生产的有50户,占比为41.67%;用于建房、购房的有20户,占16.67%;用于子女上学的有30户,占25%;用于婚丧嫁娶、看病医疗的有4户,占3.33%;用于其他的有16户,占13.33%。由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因读书难和看病难而寻求贷款的比例较以往大大降低。

(三)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出现两极分化。

随着交通和物流的日益顺畅,广大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多数农户逐步放弃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开始结合地方实际,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出现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季节性资金需求的小额信贷需求逐渐减少、因农业开发启动的大额资金需求日益增多。在50户借款用途为农业生产的农户中,仅有10户需要借款满足现有的生产需要,其他40户均为改良现有品种、开发新品种、扩大生产等信贷需求。

(四)农户信贷需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降低。

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广大农户家庭收入相对偏低。据保靖县统计局提供数据,201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3705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20户调查对象中,家庭总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7户,占5.83%;家庭总收入在1至3万元之间的57户,占47.50%;家庭总收入在3至5万元之间的40户,占33.33%,家庭总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16户,占13.33%。多数农户无法提供金融机构所需的有效抵押物。

同时调查发现,相当部分中青年农民对现已成熟的农业项目的收入不太满意,预想通过规模开发在短时间内实现致富。信贷需求缺乏有效性和合理性,是抑制部分农户信贷的重要因素。

二、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需求难以满足的原因分析

(一)贫困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信贷支持力度偏弱。

目前,在多数贫困地区均设有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但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发挥吸储功能,对贷款则从严控制、发放力度偏小。以保靖县为例,截止2011年末,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占比高达60.21%、贷款占比仅为25.48%、贷款新增占比仅为10.36%。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考核机制和贷款门槛偏高,直接导致农户信贷供给不足。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目前,农村信用社为农村贷款的主力。随着效益考核力度的日益加大,农村信用社也从部分偏远乡镇退出。以保靖县为例,农村信用联社在全县有17个网点,但真正设在农村的只有11个网点,平均1.55个乡镇、5910户农户、2.15万人才拥有1家能提供服务的金融网点机构。由于贫困山区的村寨交通不便、相对分散,在资金需求旺盛的季节,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根本无法满足贷前实地查看、贷后跟踪等业务要求。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

(三)农户信贷需求缺乏必要的支撑体系。

首先,在广大贫困地区,土地分散、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其次,农业生产对气候的依赖性较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而针对农户的保险品种相对较少,多数地区农业保险尚未推开。其三,金融机构与广大农户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户有效抵押欠缺,而在多数落后地区,尚未建立农业信贷担保基金。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投入不充分、抵押担保体系不健全以及其他支持缺位的情况下,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商业性金融也就失去了介入的基本前提,农村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

(四)偏高的贷款利率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抑制了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

目前,农村的信贷需求绝大多数都是由农村信用社解决,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偏高,通常是执行政策允许的上限,而不是根据农业的实际效益制订合理的利率。农户贷款的平均年利率高达15%,远远高出基准利率,使利润较低的农业根本不能承受,从而使大多数农民放弃了依靠贷款来发展的想法,抑制了农村合理、有效的信贷需求。

三、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并存、商业性金融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

当前,贫困地区农村的金融服务十分欠缺,金融支持缺乏必要的平台,因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是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前提。一是要进一步拓展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领域,延伸政策性信贷业务的触角,直接实现对广大农户的信贷支持;二是适时建立村镇银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改变因垄断而造成的农户信贷成本过高的不合理现状。

(二)创新农户信贷模式,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为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涉农金融机构要增强对“三农”的重视,充分考虑农户的实际需求,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推动农户信贷业务。一是大力开展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工作,改善信用环境,为发放信用贷款创造必要的条件,解决农户抵押不足的信贷瓶颈。二是创新农户信贷模式,推广农户联保、“企业+公司+农户”等贷款模式,通过利益捆绑方式加大农户供发放。三是加大金融知识和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和激发广大农户潜在的资金需求,助推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

(三)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撑体系。

一是健全农村的抵押担保体系,在担保公司缺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由地方财政出资成立农户贷款担保基金方式,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农业项目的扶持体系,为农户发展项目的评估论证、生产技术、产品销售提供支持;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的补偿体系,推广农业生产保险业务,推动农业保险、政府补贴的有效结合,集合各种补偿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增强农户的信贷吸纳能力。

猜你喜欢

信用社信贷贫困地区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