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2-04-29秦琼华
秦琼华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本文从调查湖南省益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益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一)形成了以七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脉络
根据中央和省确定的发展方向,益阳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了一批具有本地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推进 “四化两型”建设的重点发展目标。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以下七大产业:一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橡塑机械、新型船舶、汽车零部件、核电装备、风电装备、高档数控装备、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等项目。二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化整机和新型元器件,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新一代网络和“三网融合”装备,物联网和物流信息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等项目。三是新兴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现代绿色农产品深加工,黑茶产业,纺织新材料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四是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核电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项目。五是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稀土材料、先进隔热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先进硬质材料、新兴纺织材料、基础原材料等项目。六是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电机、LED节能照明,有色冶金废物利用、包装材料循环利用,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回收利用先进技术等项目。七是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绿色包装、广电网络、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艺创作等。
(二)走出了以龙头企业为主要动能的新兴产业路线
在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府有力的支持下,益阳市各新兴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逐渐凸显,逐步形成了以各大新兴龙头企业为火车头的快速拉动增长势态。如重点支持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在益专业化配套企业,益阳橡胶、太阳鸟游艇等依托技术创新加速发展的新兴装备制造企业;艾华科技、汇盛电子、奥士康等新兴信息技术企业;汉森制药、克明面业、益阳茶厂等新兴食品和生物医药企业;桃花江核电站、凯迪电力、科力远电池等新能源企业;鸿源稀土、博云新材等整合和创新发展新材料企业;益阳电厂废渣气综合治理和再生利用及益源光电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企业;广电网络、市博物馆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主体。
(三)构建了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新兴产业格局
为增强新兴产业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益阳市逐步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确定以益阳高新区东部新区和各区县(市)工业园为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加快技术革新、优化产业结构,益阳市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如高新区基本建成汇盛电子、会龙电子等五大工业集中小区,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龙岭工业园建成了医药、机械、食品、纺织等6个园中园,其中电子工业园成为全国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长春工业园机械、电子、轻纺、食品加工等四大产业快速成长。沅江经济开发区形成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三大主导产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产业发展迅速。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看,“十一五”期间,全市9大工业园区近期规划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1.3平方公里,投产工业企业327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刚性需求与金融支持落差大
1.新兴产业项目资金缺口大。随着益阳市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壮大期,信贷需求趋旺,但银行满足率较低,普遍存在资金缺口。我们调查的企业中,只有2家上市公司和少数几家投资方资本非常充足的招商引资企业表示没有资金缺口,其它企业资金缺口率超过40%,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
2.信贷资金有效投入不足。由于处于创业初期的新兴企业,既没有资产抵押能力,又没有信用记录,银行对其融资时无法判断投资收益率,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目前全市银行业虽然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但能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企业仍然较少、银行对新兴产业的贷款总量仍然偏小。
3.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资金瓶颈掣肘,突出表现是金融体系由大而全的大型机构为主导,金融手段落后,金融工具缺失,缺乏针对新兴企业知识产权、收费权进行质押的产品,对新兴企业的内部信用评级、贷款条件的设定缺少差异化处理,难以适应新兴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殊需要。
(二)企业自身条件与银行信贷经营管理制约了新兴产业融资可获得性
1.产业风险与银行预期不对应。银行经营目标追求的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当他们认为风险大于收益时,风险规避倾向就会较严重,不会轻易放款。新兴产业企业多属创业性企业,研发产品科技含量高,但是技术不成熟,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许多新兴产业存在项目层次偏低、总体还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不少企业虽属于新兴产业领域,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由于新兴产业项目前期成长阶段风险难以把握,未来收益预期、风险评估难度大,被银行传统信贷方式排斥,金融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没有底气。
2.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不配套。目前包括船舶制造、风电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已列入益阳市战略性新型产业,但是,银行业机构的授信指引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并不一致,各大型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严格执行上级行的信贷准入政策,对国家整体限制的行业、产业不能自行确定地方信贷准入,如益阳市的船舶产业、纺织产业、风电产业等都无法获得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金融对地方新兴产业的支持少了大气。
3.产业周期与银行标准不相称。新兴产业产品发展前景好,但是市场没有完全启动,在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周期要长于传统产品,其市场推广难度较大,且一些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也较为缺乏,市场占有份额较小,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形不成现金流,金融对新兴产业的支持鲜有硬气。
4.补偿机制与风险保障不对等。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其最大的资产为技术专利和发明专利等知识性产权,如何利用这种无形资产是解决新兴产业融资的关键,但由于现在没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银行自身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成熟的评估方法,知识产权的处置变现、知识产权贷款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更无从谈起,金融对新兴产业的支持缺乏勇气。
三、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
1.创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信贷机制。战略性新型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及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代表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国家重点发展和支持的领域,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是银行改善信贷结构的方向性选择,因此银行业应该自觉地服务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大局,把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与保持质量有机统一起来,把创新融资与预防风险有机统一起来,建立与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信贷机制。
2.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融资瓶颈。目前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其本身产业发展还需要成熟,融资能力不足,在资金需求上亟需银行提供个性化服务。银行应创新思维,使金融服务细分化、专业化,为新兴产业量身定做个性化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企业发明专利、商标权、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能力,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模式。要通过“1+N”的创新信贷产品组合,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定制信贷产品,并以产品+园区、企业+第三方、联保贷款+第三方+园区等模式,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
3.激活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多种融资渠道。把提升金融服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非银行投融资业务,积极探索除通过企业上市进行融资以外的其他直接融资形式和资本形成机制,创新跨省市乃至国内外的投融资平台,不断把民间和社会资金及境外资本引入新兴产业和重大战略性产业上来,形成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在内的创业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