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区域经济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分析
2012-04-29周芳
周芳
摘要:枣庄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工业结构以资源产业、传统产业、上游产业为主。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东部地区唯一的转型试点城市。为积极推动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我市大力发展锂电新源及配套产业,初步建成以高新区为依托的锂电新能源产业聚集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枣庄高新区为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优化财源结构,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质量稳步提高,始终把发展区域经济、培植财源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增财源的工作主线,不断充实、调整完善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期,笔者通过对枣庄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保障进行调研,现就有关工作重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 财源建设 重点分析
一、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财源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自主创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培植多元经济结构,提高财源建设的质量和档次,保持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改善财政收入质量,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财源建设工作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的原则。将财源建设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产业相结合,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科技含量高,提供税收能力强的项目。
二是坚持提高财源质量的原则。针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特点,立足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财源,壮大主导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发展后备财源,优化区域财源,提高财源贡献能力,优化财源结构。
三是坚持财源持续增长的原则。在国家和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内,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体制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扶持机制,调整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二、财源建设工作的重点
(一)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1、锂电新能源产业成为亮点。一是引导各锂电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展有序竞争,实行差异化互补发展,突出久力电子、海特电子、威斯特车业等企业的产品特色与科技优势,加快推进锂电新能源基地建设。二是更加注重锂电新能源科研开发,构建创新平台,并在资金投入、企业融资、科技创新、环境容量、用地指标等重要方面,建立健全了强有力的争创扶持和保障措施,全力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聚集区,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全区锂电新能源产业延续强劲的发展势头。2011年6月份,高新区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被省经信委确定为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锂电新能源产业已发展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2、科技产业集群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们立足高新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目标,着力推进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光伏光纤、煤电一体化和先进机械制造等六大产业板块,实现集群规模快速膨胀,产业链不断延伸。
3、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大力发展研发、配送、承接、中介等十大新兴服务业。立足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提升汽车物流、家居销售、餐饮美食业档次,经济效益明显显现。
4、各类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始终抓住项目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实效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落地项目全面开工,奠基项目快速跟进,有效形成引资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良性循环,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5、项目服务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是高新区发展的主旋律,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高新区经济发展。一是优化完善审批服务。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时健全完善了重点企业开工手续的代办制度,协助企业办理注册、立项、环评、规划等前期手续、协调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面落实企业帮扶措施,抓好项目包装储备、项目推进、政策指导、要素保障等各项服务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解决重点项目在各项手续的办理以及实施中的难题,以优质的服务确保项目快速推进。三是不断完善对项目的动态管理,对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纳入项目管理网络,从项目的各种建设手续完备情况,到项目规模、建设情况等进行建档立卡,一并考核调度。四是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政策,着力发挥牵头组织和综合协调作用,精心组织,加大力度,坚持无偿有偿一起要,大额小额一起抓,重点把握好选项目、报项目、跑项目、管项目等关键环节,盯紧靠上,积极争跑,努力争取更多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6、全面落实企业帮扶措施。一是以优质的服务确保区外园建设与项目发展紧密结合,实施园区管理二级法人制,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快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为入区企业制定年度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确保每个集团至少实施一项技改或新上一个项目,逐年提升贡献率。二是对照项目进展情况,建立项目台账,对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细化、量化管理。在力促建成投产上下功夫。
(二)紧抓核心竞争力提升不放松,在提升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一是继续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三大平台”建设,重点围绕锂电新能源及配套产业,积极引进知名科研院所和著名院士、科学家进驻,为成功实现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搭建平台。二是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切实兑现扶持奖励政策,引导更多的企业争创国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使企业科技含量不断加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对企业、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实行现场解决,与企业面对面,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向企业发放征求意见书,公开项目负责人、具体承办人联系方式,以便随时沟通联系。四是协调金融机构积极做好企业融资工作,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和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融资提供简单、快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三)紧抓产业结构调整不放松,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
一是围绕企业集团建设,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内引外联、嫁接改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壮大企业集团规模,增强综合竞争力。二是认真梳理产业链,引导鼓励一些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以项目支撑带动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高新技术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三是逐步延伸加粗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集聚带动作用,促使更多的配套企业落户,增强产业的稳定性,并努力向上游技术延伸,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三、财源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重点财源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财源建设资金渠道。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吸附作用,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重点财源项目。
1、建立财源建设基金,支持重点财源项目建设。基金主要来源:(1)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新增收入;(2)整合财政专户相关结余资金;(3)清理回收企事业单位拖欠的财政信用资金;(4)政府统筹的预算外资金。基金规模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逐步进行扩充。财源建设基金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贴息、担保、直接投资等方式来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特色服务业等重点项目。
2、充分发挥现有财政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技改贴息资金、外贸发展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资金、新产品扶持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名牌产品奖励资金、银行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一镇一业”等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与财源建设基金紧密结合,围绕全区财源建设重点,采取贴息、分档分类补助和奖励等办法,切实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重点财源项目建设。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现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融合,有效解决财源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提高金融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
4、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和引导,鼓励担保机构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5、搞好国有资产运营。树立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理念,政府在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基础上,对土地二级市场有选择地进行参与和控制,实现政府收益最大化。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土地净收益除按规定比例用于农业、廉租住房等相关支出外,主要用于城市建设、重点财源项目以及归还融资本息。
6、大力支持招商引资。继续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实现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财政设立扩大对外开放专项资金,对重点招商项目和经贸洽谈活动给予经费保障。安排重点项目工作经费,支持重点项目的包装、推介工作,积极争取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省投资计划,努力吸引国内上市公司、大企业集团、规模型民营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来投资办企业。支持总部经济的发展,鼓励总部在外地的有税源的企业,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迁入我区。
(二)用足用好财税政策,促进财源建设发展。指导帮助和鼓励企业用足用活用好各项财税扶持政策,财税部门确保落实到位,从政策上支持和促进财源建设。一是促进科技进步优惠政策。对新开办的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各类企业孵化及在孵企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制定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等。二是鼓励外贸进出口政策。按照中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要求,及时审批办理企业出口退税和税收免、抵、调,财政足额安排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资金,确保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三是支持企业争创名牌政策。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质量提高;更新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质量认证工作,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对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服务名牌和山东省质量管理奖的企业一次性奖励,充分调动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四是促进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本着“重点突出、择优扶持”的原则,对纳入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企业给予贴息;对人才培训、创业辅导、信心平台等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给予资助;对开展民营创业带头人活动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在注重财源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财源建设。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用足用好用活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严格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行为,坚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增强依法纳税意识。强化诚信理念,构建诚信平台,以诚信创造竞争新优势。同时成立财源建设办公室,负责财源建设政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研究政策、落实责任、督查督办等。财政、发改、经信、招商、国税、地税等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财源建设工作开展。
(四)努力抓好增收节支,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国税、地税、财政部门要坚持依法收税管费,强化工作措施,将财源建设成果真正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为财源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新兴行业的税收监管,认真落实税收预警疑点信息,以分析预警引导评估,以评估引导稽查,以稽查促进管理,强化社会综合治税,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在收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财政节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财源,要创新支出制度,搞好替代财源建设。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界定支出范围,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财政投资评审等制度,从源头上节约财政支出,堵塞财政支出中的漏洞。要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税收征管遵循属地原则,充分尊重各级财政的既得利益,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税基共享的新型财源建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