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余音
2012-04-29秦哲
秦哲
摘要:汉代的说唱俑、乐舞俑在整个中国艺术史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世人称奇,本文着重于对汉代“俑”艺术的解读到从乐舞俑手持乐器的追溯从而体现整个汉代的礼乐文化以及时代风貌的巡礼。
关键词:汉代说唱乐舞;汉代乐器;厚葬;美学价值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尧典》
诗歌言其志向,高歌以咏其言,作声以依咏,演律以和声。参观四川省博物院文物陈列馆里陈列的一些说唱、乐舞俑,世人称绝,经常使人一唱三叹,留连往返,而他们想给我们传递些什么?这些陶俑不仅仅以其,点头哈腰,挤眉弄眼,正所谓“得意忘形的诙谐造型所吸引世人,乐舞俑手持的这些乐器是否也正体现了汉代深厚的思想基础呢?汉代说唱俑不仅是四川音乐文物中的瑰宝,而且还是研究我国古代戏曲艺术起源和话本小说萌芽的重要资料。下面我就借助说唱俑、乐舞俑来做一场从俑到汉代乐器的巡礼吧。
一、俑的艺术价值
“俑”作为中国古代墓葬陪葬的主要器物,将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厚葬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其种类、造型丰富多样。其中,以陶俑最为常见,陶俑不仅仅是当时整体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更能反映出当时的人们的审美取向,从而体现出俑的美学价值。我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诸方面都出现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从而带来艺术思想的解放,慢慢地由“敬天”向“重民”转化。统治者不仅生前极尽声色之好,死后仍幻想要继续享用,从而厚葬之风特盛,鉴于此原因那时候的人们已经不再采用活人陪葬的方式来殉
四川省博物院文物陈列馆里收藏了一批乐舞俑,排列成了一个浩大的阵容,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的豪华排场,真可谓一优美,一宏壮也。各个奏乐者,有些手持笛,箫,笙,古琴,琵琶,箜篌,演唱者手持“节”(节鼓)击拍,与丝竹等伴奏乐器相合。《古今乐录》:“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
二、乐舞俑手持乐器的追溯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在四川博物院文物陈列馆里的这批盛世好大演奏团那些声情并茂的奏乐师们手持的乐器哪些是土生土长的民乐,哪些在汉代是盛行的呢还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呢?
在战国中、晚期激烈的社会动荡中,繁花似锦的金石之乐从历史发展的最高峰悄然引退,精巧优雅的民间乐器逐渐取代了“以巨为美”的钟磬乐器。
“琴”在汉代的思想文化影响下,慢慢延伸出了“琴道”一词,并不止于音乐的艺术价值,而是人文精神的象征。自先秦时期起,即已作为修身养性以成就生命的价值依归,诚如高罗佩所言:It is a way ,a path of wisdom ,tao.(琴乐是一条道路,通往智能之路——“道”)因此,弹琴的目的,并非在于演奏,而是在于“养心”,“琴道”内涵之形成与发展之思想渊源——儒家乐教理念与道家生命祈向的影响,迎合了汉代的文化思想。
乐师们手中持有的乐器中颇具魅力的要数“笛”了,并且还是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关于笛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后(公元前119年),将笛子传入首都长安,我国从此就有了这种乐器。然而近来考古学家发现,早在约九千年前它就已出现在华夏大地上,1986年——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共出土16支骨笛,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由此证实了笛非但不是外来乐器,还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
除了那些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族乐器之外,外来乐器琵琶是汉代始见于记载的乐器之一。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刘熙明确指出这是来自胡人的乐器,是一种马上之乐。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交流的过程中,琵琶不断吸收参照汉乐器的某些特点,则不仅自然,亦属必然。由于琵琶极具丰富的表现力,博得了大众的欢迎,风靡整个时代,所以才得以在现在得以见到这么生动的手持琵琶搔首弄姿的乐舞俑,不仅仅是研究古代乐器发展的宝贵资料,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与此类似的外来乐器还有诸如箜篌,羌笛等等,都在古代艺术品中有所体现。
三、结语
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当感念霸陵伤别、咸阳古道阴沉绝的同时,回首往时,看说唱俑举臀翘足把书言,乐舞俑搔首弄姿调琴弦,盛世浩大的阵容让我们感觉仿佛回到了从前,身临其境,给人无限震撼。这些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仅是留给后人研究汉代文艺的宝贵资料,同时也是见证中华名族艺术文化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美燕.琴道与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焉树芬,盛雪,张竹岩.名族乐器概论[M].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3]刘兴珍,李永林.中华艺术通史秦汉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刘芬.试论四川汉代说唱俑及其史料价值[J].成都:音乐探索,2003.
[6]王丽芬.汉代乐器器类浅探[J].洛阳:华夏考古,2003.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