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上的伊甸园

2012-04-29廖兴友

青年作家 2012年8期
关键词:锅庄金川旧址

这里是金川,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境内。“既然在四川,那她的源起,意思该是‘金色四川吧?”很多外地朋友这样问我。其实不然,“金川”县名实际上是因境内大金川而得。“大金川”是其藏名“促浸”或“齐浸”的音译,大意是“大河之滨”;亦称“然旦”,因其古代部落首领房名而得名。

一条“彩带”连金川

——一路美景感受四季

如果說成都是世界级的田园之都,那么,說金川县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江南、高原上的伊甸园,一点也不为过。连接成都和金川县的四百多公里的道路,就是一条美不胜收的“彩带”。从成都出城,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相传于战国时期由蜀郡郡守李冰建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再往前行,是“5·12”汶川大地震恢复重建后,富有藏、羌特色的汶川县映秀新镇;途中,还有理县的桃坪羌寨、毕棚沟、米亚罗,一路上可领略藏、羌、汉、回等多民族风情。

每年6至7月,白天行走于这条“彩带”之上,你可以感受到成都夏日酷暑的“桑拿”滋味、米亚罗的秋日凉爽、鹧鸪山的白雪严寒和金川县的春暖花开。

舌尖上的美食

——让您“胃纳百味”

金川县全域地表海拔在一千九百五十米到五千米之间。尽管县城四面环山,出城前行海拔节节攀升,但是,海拔约两千零五十米的县城,却会让稍微有一点高原反应的您顿消不适。

让很多高原县城颇为羡慕的是,金川的气候是独一无二的。在位于高原腹地的金川,你不用惧怕高原反应。

金川还是品尝美食的天堂,是云、贵、川、渝所钟爱的辣椒和花椒生长的沃土。这个素有“阿坝小江南”之称的县,因其独特的光热条件,适宜各种辣椒栽培。2000年,经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监测,金川的水质、土壤和大气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别看这里地处深山,墨西哥辣椒、成都二荆条和本地牛角椒等都乐于在这里生长。皮深肉厚、甜辣香脆、耐贮耐泡的墨西哥辣椒,在异域金川被“泡”数年,仍香脆如初。6月的金川,山上山下、路边地埂……漫山遍野都是花椒树;密密麻麻、豌豆大小的花椒挂满枝头,根据生长地势的高矮和气温的高低,青涩的、微红的、红透的花椒随处可见。途中小憩,摘上三五粒放入嘴里,用舌尖抿,抿出满口麻味,再细细嚼碎,吞进肚里,那种从口腔到脚底的清香,给你的感觉是沁人心脾、飘飘欲仙。还有杏子、雪梨、白瓜子、血肠、香猪腿、烧馍馍、金川腊肉、金裹银、荞面、搅团酸菜、面块……用香猪腿配上秘制的金川老酒,使“和尚”包子配上酸菜汤……这些饮食,足以让你胃口大增、“胃纳百味”。

农家乐

——县城小巷的“大世界”

金川县城不大,却颇具特色;尤为明显的,是遍布城内每一处的农家乐。

在城里人的记忆中,农家乐该是城郊结合部那些农民利用农村土地或者自家院子,以及自家养殖的鸡、鸭、鹅、兔和自家种植的蔬菜、瓜果、花草树木,所开设的集餐饮、休闲、观光、避暑于一体的场所吧?那金川的农家乐为什么会集中在县城内呢?

我们說金川县城有特色,就在这里。

乍眼看去,县城的每一条街巷都非常狭窄。有很多巷子,四轮车是无法进去的。你别小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巷,里面可深藏着“大世界”呢!

每一家农家乐的大门均为双扇对开门,看上去并不大。这些农家乐的门前都有大小不一的招牌,大门上方或者大门左、右的围墙上,还栽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或玫瑰,或格桑花,或七里香,或牵牛花。进入农家乐,你会发现,各种果树簇拥成了满园的硕果累累。

这些农家乐,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植物繁茂,有景致,有诗意,有浪漫。它们一年四季特色鲜明:春,百花齐放,花香四溢;夏,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秋,红叶满枝,风情万种;冬,腊梅飘香,沁人心脾。鸟语欢歌,贯穿四季。置身其中,犹如回归自然、置身仙境;置身其中,犹如置身梦中伊甸园。如今,金川县城内已经有五十多户农家乐,每年接待客人接近五十万人次。远方的客人来到金川县城,足不出城,就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历史遗迹

——从大战索诺木

到绥崇丹懋战役

金川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物古迹甚多。

清乾隆十二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47~1776年),清廷对大、小金川地方土司进行了两次重要作战。大金川安抚司索诺木因家族冲突和边界纠纷,与周边各地土司连年交战。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清廷第二次用兵金川,索诺木终被围于勒乌围官寨中。乾隆皇帝决定继续围剿,便命阿桂为定西将军,明亮、丰伸额为副将军。乾隆四十年七月,清军抵达金川索诺木的勒乌围官寨。勒乌围碉坚垒厚,西临大河,南有转经楼,与北部官寨互为犄角,设木栅石卡,长里许,下可暗通,其东部山麓分层立碉,各设重兵把守,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阿桂挥军先击其要害,毁桥梯断其退路;明亮在河西猛攻,封锁水上通路。十二月,清军三路兵马集于噶尔崖城下,断水道围困,大炮昼夜轰击。索诺木无计可施,于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初四率两千余人投降,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就此结束。这一段漫长且令双方都很纠结的战事,先后耗费清廷白银约九千万两。这场战争,经多次筹划,历时数十年,清廷才终获胜利。其间,清军屡易将帅,战法不当,且缺天时、地利、人和,致徒劳兵力,空费军饷。战后,清廷改土归流(改当地“土官”世袭为朝廷从外派入官员当政),废除两金川土司制,设厅委官,又置重兵镇守,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两次金川之役的历史遗迹——包括城堡、城墙、炮台、军火粮仓、营盘、石刻、战壕等在内的百里长的“万里城”,索诺木险要难攻的勒乌围官寨、噶喇依官寨,以及马尔邦官寨、独松官寨等古遗址——仍然保存至今。

红色老街是金川县家喻户晓的一条街道,又被称为“金川县的红色街道”。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驻留金川时,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政府一一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所在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驻留金川十四个月,留下了“西北联邦政府旧址”“格勒得沙共和国旧址”“中央革命政府旧址”“绥靖县第一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五军军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红军被服厂旧址”“红军炸弹炸药厂旧址”“红军军械修理所旧址”“格勒得沙国家药店旧址”“中共大金省委旧址”“格勒得沙国家商店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绥靖回民独立连连部旧址”“四川省绥靖县回民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会址”等十多处革命旧址。

绥靖(今金川县)回民独立连连部旧址,位于县城清真寺内。这是为什么?清真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1935年10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央红五军团下绥靖,创建了金川赤区。在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工作的回族青年肖福祯,为创建、保卫赤区阵地做了大量工作。同年12月,绥靖县回民苏维埃政府成立,肖福祯担任主席。他发动回民子弟参加革命,保卫赤区,并在清真寺内成立了一支由一百二十名回族青年组成的红军独立连。后来,在配合红军的绥崇丹懋战役中,肖福祯和马善全等回族青年壮烈牺牲。这场战争已经过去近八十年,但是,从清真寺保存的一些历史资料中,我们仿佛还能看到肖福祯等回民青年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后人没有忘记这段光辉的历史。2007年,这些旧址或会址均被四川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当地政府出资对这些建筑进行了重新加固或维护,保持了其枣红色木质框架的结构和灰色瓦片房顶的外观,供后人瞻仰。

伊甸园

——城里城外不同的锅庄舞

传說,西藏拉萨大昭寺竣工时,藏王命令所有的观众围着寺庙欢歌。这种习俗延续了下来,成为了一种圆圈舞,这就是金川儿女对于锅庄舞来历的诠释。我在金川县的一位朋友是地道的藏族汉子,他說关于锅庄的由来还有一种說法,那就是在藏族房中设灶房、置三脚架,围起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金川县政府修建政府大楼时,在金川城镇土地十分稀缺的情况下,依然在大楼外修建了上千平方米的广场,用于当地群众跳锅庄。

我们到金川县的时候,正值高考结束,除了普通居民围在广场中大跳锅庄外,这个活动还迎来了很多青年学生。藏族跳锅庄一般选在喜庆佳节时,如看花节、藏历年、婚礼等。高考完毕,自然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同样是一首敬酒歌,父辈们用传统的锅庄演绎着藏家儿女的欢乐;而年轻人却用激情欢快、夹杂着街舞和自由舞的形式,把锅庄有机地融入其中,引来更多的围观者。

城里人跳锅庄,牧区的牧民也同样跳锅庄。他们的锅庄比城里的更具吸引力:蓝天白云,莺飞草长,没有音乐伴奏,他们就用自己的歌喉代替现代化时髦的音响。位于金川县城东部的万林乡西里寨,就是这样一方牧民的乐土。这个寨子最低海拔为两千六百八十米,最高海拔有四千六百多米,既有美丽的乌龟山、高山草甸区,也有铜钱沟瀑布,形成了“春赏杜鹃,夏踏草甸,秋观红叶,冬览冰瀑”的四季景观。

杨军,一个取了汉族名字的藏族小伙子,通过父辈的积累,在西里寨半山腰用石头砌了一栋藏族风格的房子,取名“八色通”。

房子是一楼一底:一楼是藏族风情展示区,可以饮酒、喝酥油茶;二楼是住宿,可以对外接待来宾。在房子后面的山脚,有一块遍地鲜花的湿地,让很多少男少女羡慕得发疯。这里绿草茵茵,野花遍山,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拨又一拨青年男女来到这里,又跳又闹,大喊大叫,在草地上打滚,还摆着各种姿势拍照。杨军和他的妻子则安静地蹲在屋檐下,看着这些外来者在他们的“领地”里雀跃,颇有“常在幽兰之中,不闻其香”的意思。

“这里太美!我到过红原和松潘。那里的草原很广阔,但是被鼠害得四处是‘癞子样;而且牛羊多,草地上牛粪、马粪也多,人没办法在草地上打滚。”一位美女边评价就边猛地倒在草地上,连滚了几圈,再把头埋在草地里,深情地吻着大地:“泥土的芳香,我闻到了!野花的芬芳,我也闻到了!”杨军說,这里晚上总要跳锅庄,他和妻子两个人也会手牵手一起跳。大山太空旷,他们要在晚上把锅庄跳起来,把篝火燃起来,照亮日夜陪伴他们的大山,让大山不寂寞。

我们梦想中的伊甸园也不过如此!即使离开金川,这个高原上的伊甸园仍然让我魂牵梦绕。

作者简介

廖兴友,男,1969年5月生,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人,成都市作协会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蜀报》《华西都市报》从事采编工作,2011年5月起至今供职于《四川经济日报》。

猜你喜欢

锅庄金川旧址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书法篇
大河金川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金川雪梨膏 止咳化痰好处多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