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山有幸埋忠骨(外一篇)

2012-04-29夏文冰

青年作家 2012年8期
关键词:巴山红四方面军陵园

编前:2012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纪念日;2012年12月18日,是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八十周年纪念日。鉴此,《青年作家》特辑选此稿与读者共赏,并衷心希望“开创未来,不忘历史”。

赤化全川报春晖

川陕忠魂神州泪

千秋伟业成大道

铁血丹心铸丰碑

我虔诚而庄重地写下的这首诗,是为2012年5月9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修缮开园的寄情之作。作为巴中市主流报刊的媒体人,我虽然没有一线记者那样亲临现场的感受,但在编排当天全国各地媒体所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时,心灵同样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这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由当年的红军为自己的烈士修建的陵园。其原名为“王坪红军烈士墓”,始建于1934年7月;园内安埋有七千八百余名红军烈士,其中师、团职以上的将领四十人。而今修缮一新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由陵园、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王坪新村三部分组成,面积达到三百五十亩。现在,通江全境五十处、一万一千四百二十八座、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五名红军烈士的散葬墓也都迁葬至此,陵园共安葬红军烈士达二万五千零四十八名。

陵园开园后不几天,我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领导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这片红土。出通江县城,沿大通江河驱车北上四十六公里山路,便到了大巴山深处的沙溪镇王坪村。这块不为人知的贫瘠地、这个偏僻闭塞的小村落,有幸见证了川陕苏区的红色历史,有幸承载了叱咤风云的铁血丹心,有幸安息了成千上万的英烈忠魂。

从山顶俯瞰,陵园如一把撑开的大伞,平放于青翠山林。步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在广场中央的“铁血丹心”巨幅红军群雕。这座长十九米、宽三点二米、基座高一点二米(寓意“纪念1932年12月红军入川”)的塑像,采用坚硬而厚重的“中国红”花岗石为主材,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以及广大巴山儿女拥军支前的感人壮举。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以通江为中心区域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此根据地被毛泽东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有约十二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四万多人壮烈牺牲。李先念、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及四百四十六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老区人民对他们有口皆碑。

“铁血丹心”广场见证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军区举行开园仪式的盛况。全国各地,包括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军队首长、红军后代、新闻媒体人员等嘉宾和广大群众,纷纷亲临晋谒、告慰先辈。

我们沿着宏伟雕像后面的“千秋大道”拾级而上,用心倾听讲解员的生动解说。大道于2011年10月开工,2012年3月修建完毕,最窄处十二米,最宽处三十五米(寓意“红四方面军1932年12月入川、1935年3月出川”);共有三百四十一步台阶,寓意“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于1934年1月正式迁驻王坪村”。而“千秋大道”的命名,则旨在希望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能千秋永固。

穿过修缮一新的“红军烈士陵园”汉白玉牌坊,我们来到青松翠柏掩映的红军烈士墓区。墓区于1934年7月由红四方面军修建,一座高大的石刻纪念碑巍然屹立在两门仿真石质迫击炮之间。通高四点五七米的纪念碑由塔形碑帽、正方形碑柱和碑座组成,正面上方镌刻的镰刀、斧头下面錾刻着“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数个刚劲的楷体大字,两边对联分别是“为工农而牺牲”“是革命的先驱”,横批“万世光荣”,左、右两侧镌刻着等比例的手枪和步枪浮雕。据说,这是时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亲自设计并题写的碑文。

这座纪念碑和周围红军将士的光荣集墓,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硝烟弥漫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个年代,为扩大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爆发了万源保卫战、空山大捷等近两百次大小战役,成百上千的受伤红军将士被陆陆续续送到王坪总医院,随即多因缺医少药、伤病恶化而光荣牺牲。起初总医院用棺木安葬每个烈士,后来只能改为匣子,再后来连制匣子的木板都用完了,只能用竹席裹着安葬或集体掩埋。从此,王坪小山村就有了英勇红军烈士墓,就有了让大巴山百姓牵肠挂肚的心事寄托。

为了这座纪念碑,老区人民历经了腥风血雨。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奉命策应中央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西渡嘉陵江,开始战略大转移。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还乡团卷土重来,穷凶极恶地推翻烈士墓碑,掘墓毁棺,鞭尸焚骨,破坏陵园。王坪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在夜晚偷偷将红军遗骸重埋进原烈士墓中,并连夜将纪念碑深埋于地下。1951年,一位老红军到王坪红军烈士墓吊唁战友,忆起此处曾有一块纪念碑高高耸立,于是当地村民刨土起碑,让凝结着千万将士热血的红军烈士纪念碑重见天日。此后,通江县人民政府按原貌恢复了纪念碑,并将分散的七千余具遗骨集中安葬于集墓。

烽火硝烟远去,后来人饮水思源。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到此祭扫并举行隆重追悼大会。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此定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这里被扩建为王坪红军烈士陵园。1987年8月,省人民政府核实颁布此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颁布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1日,国家民政部将其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并将其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1年10月,巴中市按照省委要求,开始对陵园进行修缮保护,并同时把蔽护烈士陵园有功的王坪村打造成为了现代化的、优美的“红区第一村”。

驻足清幽静谧的无名烈士集墓前,我们缅怀着先辈的丰功伟绩;置身扇形分布的一百五十亩无名烈士纪念园区,瞻仰高达十七点二二五米的“川陕忠魂”纪念碑和新立的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五座白色大理石无字墓碑,我们仿佛看见当年的徐向前大将军在检阅列队出征的上万名红军指战员。逝去的英烈们在纪念红军入川八十载春秋的今天,重新集结于修葺一新的陵园新家,其阵势怎不震撼人心!我们的眼睛顿时潮湿起来。那每座墓碑上面仅有的一颗五星,刻写着每个烈士革命到底、不胜不休的忠魂。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尊姓大名,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打造了中国革命的奠基石,打造了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我情不自禁赋诗道:

红星列阵曾伏虎

巴山有幸埋忠骨

陵园青史诉未来

烈士英名垂千古

红军烈士纪念墙、纪念馆,作为全国卫生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的中医部、西医部、担架队、红色卫校、被服厂等,以及巨幅的石刻标语“赤化全川”,沉重而生动地诉说了这片红土上撼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我们在刻录着七千八百二十三名通江籍烈士名字的英烈墙前肃然起敬,追思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辉煌。作为红军入川第一站,通江县时有人口二十三万,其中参加红军的有四万八千人——到新中国成立时其仅幸存四千余人,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和牺牲;如今陵园修葺一新,他们既是责无旁贷的“守陵人”,更是红色文化的宣传队、红军精神的播种机。

王坪有幸,巴山动情,厚葬忠骨,彰显丹心。眼观一队队扛着红旗、抬着花篮、捧着鲜花的少先队员、老干部、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群众庄严肃穆地进入宁静的烈士陵园,我们由衷地感慨:红军精神铸就的川陕忠魂,会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生奋力开创幸福新生活!

“最后的红军”

2012年3月3日,新建的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隆重开馆,我作为新闻媒体嘉宾,应邀再次参观了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壮举,再次感悟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情怀,再次缅怀了当年活跃在川陕交界处且全部壮烈光荣于大巴山的最后的红军。

巴山游击队是中共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于1935年2月初组建的一支红军守留部队,又称“川北边区守留阵地游击队”“川陕边区游击队”“川北游击队”“川陕游击队”等,初期共有三百余人,由曾任中共赤江县委书记、南江县委书记和绥定道委书记的刘子才任司令。陕南战役后,巴山游击队被扩编为独立师,发展到一千二百人。

巴山游击队的任务异常艰巨。主力红军北上后,他们负责继续坚守川陕苏区,牵制和打击国民党反动军阀,保护人民群众。直到1940年6月,这支浴血奋战了五年、寡不敌众的红军游击队,三起三落,弹尽粮绝,后在领导人赵明恩、刘子才相继英勇就义的情况下,方告惨烈终结。

就在此前的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已发布命令,将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10月2日,又将在南方八省活动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因此,号称“红三十一军”的红军守留部队——巴山游击队——被令人称之为“最后的红军”。

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南江人民为了纪念和缅怀红军英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艰难细致地收集整理着这支“最后的红军队伍”的珍贵资料。2003年,在距南江县城八十公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光雾山景区桃园铁炉坝,原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被改建为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并在此后成为了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点”之一。我曾经专程前往瞻仰过这座占地一千二百平方米的革命圣地:入馆处和馆前广场都塑有巴山游击队指战员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雕像;展览室里陈列着当年游击队指战员使用过的枪支大刀、蓑衣草鞋、桌凳用具等珍贵文物和图片资料;馆后,是红军纪念林和赵明恩烈士墓。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令人感恩不已,我当时情不自禁赋诗一首——

喋血巴山旌旗红

五载风雪砺青松

拜祭烈士勇先驱

忠魂傲天化蛟龙

南江县城新建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是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川八十周年之际完工开放的、于“5·12”大震灾后的重建项目。全馆共分三个单元:前期是巴山游击队创建的背景;中期是游击队五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后期是解放后发生的与“最后的红军”相关的故事。展陈面积三千一百平方米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应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峥嵘岁月的烽火硝烟,展示了红军游击队智勇坚定、冲锋陷阵、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展示了老区人民渴求翻身、支援革命、弘扬红军精神的感人情怀。

主力红军撤离。刘子才带领独立师连获几次胜利后。麻痹轻敌,连连失误,(致使)部队减至二百七十人。吴三保代理师长后,由于亦缺乏孤军求生存的军事才能,(致使)人员损失惨重。部队锐减至六十五人。

1936年11月,在南江大坝蓼叶沟的一个石窟,游击队召开会议总结教训后,二营营长赵明恩被公推为领导。他率领巴山游击队纠正了“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左的错误,调整了斗争策略,开创了游击队鼎盛的“二营时期”,为此后三年时间里游击队的生存和战斗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听解说员生动述说红色历史,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首改编过的《游击队之歌》:“我们巴山游击队,不怕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着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面对川陕军阀比他们多出了数十倍的兵力的疯狂围攻,面对恶劣无比的自然生存环境,加之内部出现了叛徒且与延安上级失去了联系,巴山游击队最终没能走出困境,没能发展壮大,没能迎接来共和国的诞生。展馆中央的“巴山壮歌”大型油画,让我们受到了一种悲壮的强烈震撼。油画描绘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十三位凛然而立、视死如归的游击队员,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冰天雪地的大巴山巅——

1940年2月16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叛徒管业元又带着大批敌军在老巢树设伏。陷入敌人重重包围圈中的游击队员退到高十余丈、宽百丈左右的熊头岩。赵明恩决定和几个战士掩护,让窦祖武带领其他战士选一个较缓的崖边跳崖突围。窦祖武不肯:“你在,游击队才有希望,我们死了也值得,快走!”说完,一把将赵明恩推下雪崖,冲上卡垭抢占制高点掩护。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叛徒管业元坐着滑竿大喊:“弟兄们,我是你们的副营长!打死赵明恩的赏三百大洋;投降的想回家给发路费,想打仗的有官当!”队员们对着喊话的方向就是一阵愤怒地扫射。子弹打光后,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窦祖武大吼一声:“同志们,摔死也不当孬种!跳啊!”二十三名勇士一个个相继跳下悬崖,十八名勇士壮烈牺牲,五人幸存。他们以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比“狼牙山五壮士”更为惨烈的英雄壮歌。

而今,硝烟早散尽,干戈化玉帛,英雄的身影也渐渐被人淡忘,但红军传人却没有忘记先辈的丰功。大巴山深处的每座山峰、每片林海,仍在传颂着当年铁血勇士的传奇,仍在讴歌着“最后的红军”的信仰。老区人民告慰先烈:可耻的叛徒和残暴的敌酋受到了人民的审判。中央人民政府对“最后的红军”的信仰坚定、矢志不渝给予了褒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对此作了记载,徐向前元帅为之题词:“巴山游击队的功绩是永不磨灭的。”

巴山游击队是“最后的红军”。他们用热血染红的杜鹃花,已开遍神州大地;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坚定不移的理想信仰,永远受到老区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崇敬。因此,我在纪念馆留下了感言——

红军入川创伟业

星火燎原赤旗猎

老区铭记忠烈功

世人传颂巴山杰

作者简介

夏文冰,笔名“闻水”,四川南江人,巴中日报社副总编辑,巴中市作协副主席、市政协常委,四川省作协会员;有作品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四川日报》《中华散文》《新闻界》等发表,著有小说散文集《感念岁月》、散文集《永歌斯土》《彼岸闻水》、摄影配诗集《影·诗》、新闻言论集《时评巴中》《时评巴中2010》。

猜你喜欢

巴山红四方面军陵园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巴山送红军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儿哥
热血青春铸丰碑——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
走进陵园(外一首)
建设陵园 缅怀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