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歌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

2012-04-29林君

文学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流行歌曲传承

内容摘要:古典诗词是当代流行歌曲的远祖,两者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些传承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可以说,古典诗词雅致精美的语言、优美深邃的意境是当代流行歌曲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而流行歌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全文诗句的直接套用;二是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标题与名句的化用;三是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中意象和意境的巧妙应用;四是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韵律和辞藻的活用。

关键词:流行歌曲 古典诗词 传承 意象 意境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回味的。而随着历史的积淀,古典诗词以其冼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越来越成为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而进入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领域,使得古典诗词以一种清新并且优美的方式被流行歌曲加以传颂和传承。

众所周知,苏轼的《水调歌头》在现代被直接翻唱为《但愿人长久》,而李煜的《虞美人》也被大家广为传唱,我认为这是对古典佳句作出的最好的现代版的诠释。直接将现成诗词配乐,将歌词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受大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远远胜出了单纯词的表现功能,这也恰好说明了古典诗词对流行歌曲的积极影响。这两首都是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直接套用的典型。除此之外,有的流行歌曲并不是对古典诗词全文诗句的直接挪用,而是截取其中的标题或名句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直接传承,将诗词以音乐的形式继续流传人间,使得古典诗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时空的跳跃性,能够经久不衰。然而,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不仅具有直接性还有间接性,主要是指流行歌曲并不是直接套用古典诗词中的原句原词,而是将古典诗词中的某些突出的意境、意象、韵律及优美的辞藻化用到流行歌曲中,使得它们能够广为流传。

而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间接传承性体现得最明显、最突出的就要属方文山所写的歌词了。他的作品亦诗亦词,亦词亦诗,将唯美的古典情韵、浓郁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既承传了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形式与语言,又用现代的创作技巧与思维对其进行了完美转化,给人以特殊的审美享受。

一.对古朴唯美的意象的巧妙化用

古典风尚与潮流元素巧妙的融合,是方文山歌词的最重要特色。而古典化的意象,使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弥漫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选取古诗词中有特殊含义的事物为意象。如周杰伦唱的《娘子》中的歌词:

娘子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默默等着我/

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默默等着我/……/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相思寄红豆,无能为力的在人海中漂泊,心伤透

这首歌词,以现代语言塑造了一个痴痴等待、静静守望心上人的古代女子。在词的第一句就使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杨柳”,而早在《三辅黄图》中就有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①这就证明了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而在古典诗词中,“柳”是渲染离愁别绪不可或缺的“道具”。这首歌词中借“杨柳”来暗示离别,真正地将古典的浪漫情怀融入了现代的歌词写作,使人感觉迎面扑来的是一股穿越时空的风,在唯美的爱情中更流露出羁旅、迁逐、游子的情怀。而这样的例子在方文山的歌词中比比皆是。如古诗词中代表相思的“红豆”:“相思寄红豆,无能为力地在人海中漂泊,心伤透”。(《娘子》);意味着比翼齐飞的蝴蝶:“蝴蝶自在飞,花也布满天,一朵一朵因你而香”(《星晴》);等等。

2.灵活运用古典诗词中的经典语句为意象。

早在唐宋,歌词领域就已经存在截取前人成句,或间接化用前人成句入词的先例。贺铸尝自云:“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②与他同时期的周邦彦亦是如此,所谓“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③古人还有“夺胎换骨”之说,这也是一种创作方法。“‘夺胎换骨出于惠洪《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所谓‘夺胎换骨,就是用新的文字词汇重写前人诗意,以前人诗歌内容作为创作材料。”

而这种“笔端驱使古人”的词学风尚和“夺胎换骨”的手法,在方文山的词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运用。再以《娘子》为例,“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瘦马”的意象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进行了巧妙的“夺胎换骨”;“天涯尽头满脸风霜落寞,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则化用了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在另一首作品《发如雪》中,“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化用了“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的著名诗句;“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化用了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凝结成“发如雪”的意象;“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和苏轼《少年游》中的“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用“邀明月”这一意象渲染了凄美意境。

二.对意境的“生命律动”的独特把握

“意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以方词中的爱情词为例。无论是在古代诗词还是当代歌词中,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百唱不厌的话题。古代诗词中爱情总是流露着细腻的柔情或者是浓浓的感伤,意境也总是空灵唯美的。方文山也写爱情,但他的爱情词却不同于当代其他歌词的一味抒情和肤浅庸俗,他笔下的爱情,恰如一首古代的婉约词,娓娓道来,情景交融,柔婉飘逸,深得古典诗词的神韵。如有名的《千里之外》。 在《千里之外》的歌词中,有两个词的运用,为烘托意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是“无声黑白”的“无声”,将“无声”这个状态形容词转变为动词。黑白的基调已经让听者感叹,而“无声”在无限沉默中更显悲凉,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着相似的意境。另一个是“诗化了悲哀”的“诗化”,无形中勾勒出“雨中来”的虚幻,让“淋湿现在”更显得凄决动人。

方文山的歌词中不仅大量采用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使这一系列意象有很强的流动感,而且他善于使用冷色调烘托意境,创造一种浓厚的悲剧的意蕴。如“黑白”、“天青色”、“惨白”。冷色的基调为全词的意境渲染了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来自于爱情的缺憾。可以说,方文山的每一首爱情词,都有一种缺憾美。《发如雪》因等待而缺憾,因此凄美悲凉;《东风破》因年华流逝而缺憾,因而感慨悲壮;《千里之外》因“遥远的相爱”而缺憾,因而诗意沧桑;《菊花台》因无力改变命运而缺憾,因而含蓄哀伤;而《青花瓷》因时空相隔而缺憾,因而如诗如画。然而,这种缺憾并不令人绝望,它似乎意在让人在这种缺憾里沉醉,找到温馨,找到美。因此,这种缺憾是“哀而不伤,动中法度”的,是深得古韵的另一种美好。这也是方词的动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三.优美诗化的韵律和含蓄古雅的辞藻

(一)优美诗化的韵律

方文山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的文字常回到五胡乱华的时代,取材于对民族历史上的苦难与辉煌的回忆。他还从中国传统诗词中汲取养料,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并命名为“素颜韵脚诗”。根据他自己的定义,所谓“素颜”,就是一张素面朝天的纯粹中文的脸,不使用标点符号、外国文字、阿拉伯数字、图象等化妆品。“韵脚”是指每一行均须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素颜韵脚诗”虽然使用的是现代白话文,但过滤了标点符号等非传统因素,着重于韵脚等语言的音乐性,最重要的是恢复了传统诗歌的含蓄空灵。这种“素颜”、“韵脚”,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也是对古典诗词传统的传承。

翻开方文山的词,几乎每一首都押韵,他善于用押韵创造歌词的音乐美,加强歌词的诗化气质。如《龙拳》: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

整齐的“ong”韵,在听觉上给人以历史沉淀的厚重之感。再如《青花瓷》:

素眉勾勒秋千画/笔锋浓转淡/屏神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出妆/黯然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只字搁一半/釉色渲染侍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开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温馨而古朴的画面,清新而飘逸的语言,加上“i”韵、“an”韵与“ang”韵的反复咏唱,读来古雅含蓄,既有独特的内涵与韵味,又易于传唱,这就是方词能够雅俗共赏的重要原因之一。

臧克家曾有这样的论述:“押韵确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有如鼓点,它可以使诗的音强更加响亮,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④鲁迅先生也曾对诗入乐有精妙的评述:“诗歌虽有眼看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⑤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语言都应当具有节奏性,歌词更应如此。歌词将有声语言与音乐曲调相结合构成了歌曲,因此我们要求歌词明快、响亮、朗朗上口,这才具备丰富的音乐性。歌词要求音乐性强,就韵律和谐来说,押韵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而押韵,则是古典诗词讲求韵律美、节奏美、音乐美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方文山承传了古典诗词的传统,不仅每首都押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做到了通篇每句都押韵,将古诗词元素重新注入流行歌词的文字里。“在这个英语文化大规模入侵的华人世界,许多小孩忘却了汉语之美,而方文山浓烈的文字恰恰震撼了这个平庸时代的人们”⑥—这是方文山歌词的重要开拓价值之一。

(二)含蓄古雅的辞藻

当代词作家吴善翎主张:“歌词不能写得太满,没有空间就会窒息”。⑦这对歌词的语言提出了一点要求,即含蓄为美。应忆航在《面对一种比较被动的写作》一文中呼吁:“歌词应该是恰到好处的一种写作,有节制而不放纵,有精巧构思而天作自然,有凝结的情感含量而不空泛浮华。歌词的简洁不是简单,也不是简陋,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简洁;它以深刻鲜明的思想、巧妙的题材选择角度及精彩抓人的语言,构建起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世界”。⑧这又对歌词的语言提出了另一点要求,即简洁优雅。用乔羽先生的话来说,歌词是“不足百字却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世界”。⑨方文山的歌词是含蓄、古雅的,在他的很多歌词中都借鉴或模仿古典诗词的语言风格或形式。

如广为传唱的《东风破》,“东风破”这个题目可以理解为词牌名的借用。词牌里有“东风第一枝”。“东风第一枝”是大曲,从音乐上讲大曲有“破”,也就是曲的后半部节奏加快,繁弦急促。这里是借古曲来抒发忧伤的爱情。晏殊有描写曲破的词句:“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木兰花玉楼春》)形容乐曲入破之后,随着音乐的急速,舞娘的腰肢越翻越快,身上的红衣也随身体翻转而旋飞。古诗词中还常用“东风吹花落”来喻示青春的逝去,暗含感情不能圆满。比如“东风飘兮神灵雨……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山鬼》),因此“东风破”是有多重涵义的。在这里用“东风破”为题,带给人不尽的余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在本质意义上是诗的延伸,它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使古典诗词以另外一种形式被广为传诵。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的极具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赋予了古典诗词强大的生命力。古典诗词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有的会被铭记,有的却会被遗忘。但是将古典诗词内化在流行歌曲中,将诗词以音乐的形式流传下来,不仅使得音乐“诗化”了,而且当我们品尝歌词的时候,我们会去思考,会去探索他的来源,我们就拾起丢失的记忆,被遗忘的也会逐渐显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使得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可以说每一首对古典诗词进行传承或创新了的,都是古典诗词生命力的扩张。

第二、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进行传承,既能实现古典诗词的现代转换,又能提升流行歌曲的地位和品格。优秀导入古典诗词大多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意蕴深远,富于形象性。一些具有深厚古典文化底蕴的当代流行歌曲作者,将古典诗词重新谱曲,或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的语句、意境或意象,将古典诗词的精华融入当代流行歌曲中。通过“诗化”、“雅化”、“音乐化”,使流行歌曲既有歌的明白晓畅,又有诗的含蓄隽永;既有古典的语言内蕴,又有当代的音乐形式。

第三、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使得流行歌曲不仅仅是一种“快餐文化”,更是人们的精神慰藉。我们都知道,歌词写得太过直白,就显得很低俗,没有任何价值。然而流行歌曲借鉴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巧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以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不仅提升了流行歌曲的流传价值,也感染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这些流行歌曲的市场竞争力。

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精华加以借鉴发扬,使之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精神快餐;而古典诗词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以及铺陈、情感把握等方面,为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和借鉴,它将会是流行歌曲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

参考文献:

①三辅黄图·桥[M].

②建康集[M].卷八.贺铸传[M].

③沈义父.乐府指迷[M].

④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04.第184页.

⑤鲁迅.致窦隐夫函(1934年11月1日)[M]//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556页.

⑥让词成为时代的记忆—访台湾知名词作者方文山. 2005年03月24日11:34 燕赵晚报. http://www.sina.com.cn

⑦吴善翎.言外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第7页.

⑧应忆航.面对一种比较被动的写作[J].词刊.2007.第6页.

⑨曾宪瑞.2004年中国歌词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 本研究获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

林君,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汉语言专业2009级学生。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流行歌曲传承
大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应用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