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境遇及路径构建
2012-04-29高乃云
高乃云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理论有效传播的过程。正视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全面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形成理论大众化的整合力;改进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吸引力;优化整合传播媒介资源,提升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力;培育大批理论传播专门人才,奠定理论大众化的支撑力;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强化理论大众化的辐射力等五方面对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进行构建,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25-04
网络化正改变与重塑着人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已成为支配现代人类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传播学的视角全面地分析网络化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正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网络化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和规律,积极构建适应网络化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迫切需要。
一、网络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网络化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网络化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意识形态环境更加复杂
信息网络化加剧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变得更为艰巨。在当今网络化背景中,资本主义在全球网络信息化中居于强势地位。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全球网络信息的控制来维护其根本的政治经济利益。正如美国学者丹·希勒在研究因特网发展史时指出,互联网决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建立的新王国。相反,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互联网的实质是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最美好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由、更美好、更民主的另类天地。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网络与现存的资本主义相结合,大大拓展了市场的有效范围,“网络事实上是资本全球化的先锋。”信息网络发源于美国,从一开始就使英语处于强势地位并不断巩固,并排斥其它语种。目前,全世界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到80%以上,中文信息不到5%。尽管世界大约有2万种语言,但是微软发布的软件只有64种语言。话语霸权使西方新闻媒体的焦点占压倒性优势。面对西方在网络社会中的话语霸权。要求我们必须要在网络信息化进程中努力争取话语权利和增强话语影响力。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进行交锋和竞争的重要场所。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成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资本主义卖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示、声音、图像、软件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交流。”网络上每个网站的开放性,传播信息的快捷性、隐蔽性等特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在网络上借“民主问题”、“自由问题”、“人权问题”等故意攻击、诋毁社会主义中国,赤裸裸地展现出“文化殖民主义”和“网络帝国主义”的强大意识形态攻势。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凭借网络手段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向我国渗透资本主义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企图搞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起社会全面动荡。这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二)网络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网络信息社会的来临,给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宣传造成了严重冲击。“数字化新闻”、“网络化报刊”、“网络新闻”等正在成为广大网民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信息传播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范围,因为它使象征形式能传输到时间与空间上分散的、广大的潜在受众。”南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更为广泛地传播,最大程度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主要采取讲授、谈话、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来进行。这种单向的理论宣传教育方式,缺乏大众化客体的主动参与和及时反馈,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化的有效实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网络化具有独特的虚拟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因而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在网络化背景下,传统的那种无视大众情感,不重视大众参与的“填鸭式”灌输方式,已经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传播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手段和方法创新,以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明显滞后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问题透视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党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经验。但是,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在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主流网站宣传引领力有待提升,特色理论宣传品牌明显偏少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主流网站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与我国4亿多的网民量的需求相比,我国主流媒体无论在“质”还是“量”方面,都难以完全适应受众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主流媒体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受众一般都愿意接受主流媒体宣传的思想价值观念。网民的理论需求迫切要求增强主流媒体的思想引领力,扩增一批像人民网、光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主流宣传网站。同时,目前各级党校网站、社科研究机构网站等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已有的理论宣传教育网站在内容和版式上,存在着很大程度的雷同,没有形成理论宣传教育网站自身的鲜明特色,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网民的理论需求。
(二)理论宣传的覆盖范围较低,还存在着诸多盲点和“空白地带”
目前,由于受网络技术普及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导致我国理论宣传教育的网络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集中在各级党政府机关、军队、各级学校、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等。从地域分布来看,在经济和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农村,由于网络普及率和覆盖率极低,理论普及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农村网络理论宣传普及的盲点,形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点。从理论传播的受众群体来看,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流动党员等群体,由于经济状况或者网络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形成城市中理论宣传教育的空白地带。这必然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程度。
(三)理论宣传的网络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在网络社会中,“理论信息通过电子化,可以一次投入、多份拷贝、重复使用,充分扩大其社会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理论宣传的网络化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网络信息传播政策不健全,条块化分割明显,导致国内各网络媒体信息壁垒现象突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未能在网络空间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造成理论宣传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网络化的资源充分整合利用和实现共享,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网络理论传播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网络使用水平期待改善
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要求。其突出问题表现为理论传播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传播队伍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理论传播业务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在网络化时代,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数字化特征明显。但是,仍有相当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善于和不精于通过网络数字平台有效开展大众化理论传播。大众化理论传播队伍的网络操作能力偏低。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网络理论宣传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明显不足
由于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国内现有部分网站、网页等数字化媒体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方面存在着认识偏差和定位偏移。诸多理论宣传网站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即内容基本雷同,表现形式上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从理论宣传内容上看,多数网站的内容是以模拟复制官方主流媒体的内容,理论信息大多是平面信息,缺乏从受众理论需求的角度来解读和传播理论内容,导致理论传播缺少相应的立体感。在理论内容的网络语言文字上,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传媒的互动优势,运用网络化语言,做到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地传输给广大网民。在网络公共空间,理论传播主体与受体(网民)的互动沟通不强。导致理论宣传“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在理论宣传特色方面,缺少一批广大网民喜欢的、乐意接受的独具特色的网络理论宣传网站和品牌。像《复兴之路》、《国情备忘录》、《思想的历程》等优秀的网络化、数字化理论宣传成果比较少。同时,理论宣传教育过程的互动性较差,不能充分调动公众参与。从而难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路径构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网络化视野中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特点和规律,自觉探索构建适应网络化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策略和长效机制,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形成理论大众化的整合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我党都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精辟思想。如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针对新时期意识形态面临的复杂态势,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他进一步指出:“各级党委都要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主体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新场所。网络空间正在经历着各种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争夺大众的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争。因此,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复杂态势,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让网络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阵地,在网上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掌握网上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导权。
一方面,各级党委要统一认识,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把网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和整体部署中来。制定网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目标,建立相应的制度政策保障,健全由中宣部等部门牵头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督察跟踪机制,防止出现“形式化”和“口号化”。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党报、党刊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努力创建一批能够适应广大网民理论需求的数字化宣传品牌,让主流媒体形成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舆论场。积极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利用网络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广大网民的思想进行科学引导。
(二)改进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吸引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理论大众化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是否适应时代要求。在网络信息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卓有成效地推进,就需要立足于网络化的时代要求,改变传统的理论传播方式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适应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首先,在内容上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本本主义”,在创新中不断使马克思主义彰显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时代特色,能够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反映改革开放的实践,反映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因为,人民群众对理论体系的接受认同,一般是以理论与自身利益的契合程度为选择依据的。其次,在形式上要善于运用通俗化的文字、群众性的语言、新鲜生动的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在宣传形式上,能够及时捕捉网上广大网民反映强烈的社情民意,充分考虑受众的群体差异和接受方式,运用多种形式把哲理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要合理利用网络语言来传播理论,正如毛泽东指出:“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再次,要善于抓住广大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地进行网络媒体宣传的议程设置。在信息爆炸时代,“要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设置公众关心的议题”,“议程设置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充分尊重网民作为受体的平等地位,积极利用BBS论坛、博客、微博、手机等新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三)优化整合传播媒介资源,提升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力
在信息社会中,“理论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任何思想或理论的要实现有效传播,传播载体和机制的选择利用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它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才会被广大群众了解并接受,它需要“从外面灌输进去”。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需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传播平台,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从一定程度上讲,传播平台和机制的选择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尤其是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时代,在大众化中引领社会思潮,传播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的影响还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必须花大力气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大众化传播体系,尤其是要探索信息化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机制。
要提升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力,就必须要有效整合媒介资源。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报刊、图书、影视等传统媒介,利用多样化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要发挥新闻媒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特殊作用。新闻媒体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要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遵循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先进手段改造传统传播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空间。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能,加强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把互联网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和新平台。要善于“利用网络世界的强大互动性,重视回应大众对网络上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和形式的反馈,及时更新传播方式和内容。”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到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科学机制和有效实现方式。
(四)培育大批理论传播专门人才,奠定理论大众化的支撑力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变革作用,前提就是要让“理论掌握群众”。但是,理论只有通过宣传教育才会被群众所认知、掌握、认同。从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有一个不断深入人心、不断被群众掌握的过程,即存在着大众化的过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既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品位,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和简单化。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面对网络化带来的意识形态的深刻变革,以及多质大众的多样化理论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离不开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理论传播队伍。
一方面,要建立经常性的理论宣传队伍培训机制,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的网络化使用水平。由中央组织专门机构,划拨专项经费来培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队伍,尤其是重点提升理论宣传队伍利用网络开展理论传播的基本能力和水平,尽快改变当前理论宣传教育队伍网络使用水平偏低的现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研制,培养一批既懂网络传播技术又擅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复合型人才。要通过制度支持和政策偏斜,培育大批优秀中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防止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出现断层现象。提升理论传播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利用网络化平台,及时抓住网民“兴奋点”、“聚焦点”来适时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能力。
(五)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强化理论大众化的辐射力
马克思主义只有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接受、自觉追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影响的最大化,其重要环节就是要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体系,不断强化理论大众化的辐射力。
从理论传播的场域来看。理论传播必须要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广大青少年是最庞大的网民群体,学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渗透到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去,加强对学校网络论坛的引导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化、数字化硬件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覆盖面。从受众群体来看,要把青少年作为开展网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重点对象,在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当然。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企业员工、流动人员等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尽量减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盲点和空白地带。
在网络化背景下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效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抢占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电子化和数据化,努力开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新阵地和新途径。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会被大众最大程度地认知、接受和认同,最终变成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刘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