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情感性的渗透

2012-04-29王玥瑛

成才之路 2012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新课标语文

王玥瑛

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注意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来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新课标;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个性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发展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学校提倡全面育人,就应该将情感教育与德育、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语文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关照学生的情感、审美、道德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并感悟。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其情感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达到水乳交融,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在教学过程采取辅助手段,使作品与学生在心理上沟通。如教《背影》一课时,可首先让学生说一件生活中父亲最关心自己的最难忘的小事,唤起学生珍藏于心底的情感体验,这样作品与读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就为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学生跟随着鲁迅的笔迹走入了清朝末年没落的富家子弟的童年生活,体味着那种自由自在的游玩情趣,羡慕着那种五彩缤纷的快乐天地——他们情不自禁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想法,进而产生了一种想重度美好童年的渴望。这种情感体验能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童年生活在枯燥乏味的过程中,增加了对生活深入的思考。

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为突破口,激活“波澜不惊”的课堂教学。比如导入诱趣,像趣闻、对联、影视、赏物、音乐等。如讲《荔枝图序》时,荔枝已上市,拎一串荔枝,再以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开篇,对照古文,层层剥离,比较分析,从而在认知荔枝的过程中品味白居易介绍荔枝时独到的艺术特色。又如设疑激趣,活动调趣。如《核舟记》,在介绍船头苏东坡、黄鲁直以及佛印三人所处的位置时,可以挑三名同学表演一下他们各自的情态、动作,在开怀大笑中铭记着繁杂的“左”“右”,从而达到形象课文、强化记忆的效果。再比如,以“春雨如丝情意无穷恩泽万物,儿童有幸社稷有望幸福百年”这样一副对联来结束《雨说》这首诗,学生又岂止是得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呢?

要在语文课堂上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感”语文,让其能够体验真情,充分发挥想象,再现画面,从而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在美妙的徜徉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现有生活的幸福和可贵。如《敬畏生命》,在教师深情地朗读中,学生们渐入佳境,脑海中不时地再现着漫天飘飞的白色纤维,在曼妙的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执著,内心升华着对生命的好奇和震撼,从而与作者达成共鸣。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情感。如在讲《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战士崇高的品质和精神境界,可先播放《抗美援朝》纪录片,让学生亲眼目睹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事迹。然后结合1998年抗洪抢险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真正使他们感到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激发他们对钢铁战士的热爱之情。

以课外促课内,深入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底蕴。课堂内典范性作品的语言,无不深蕴着浓郁的感情。或寓于叙事议理之中,或寓于绘景状物之内,深浓郁厚的情感表现得深婉曲折、含蓄蕴藉,只有用心体会、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这种令人陶醉的语言描写表现上的醇美情致。学生已不再停留在接受体悟文章的优美上,而是注重心中的感慨和遗憾以及内心升腾的情感。重回课堂上的交流讨论,便产生着碰撞和共鸣。《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是在大家的积极准备发言稿后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命运归属进行了热切而富有情感性的争论,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他们理解了金钱左右亲情的可悲可憎,他们懂得了亲情在人世间的重要性,他们也在对照自己的亲情经历感受回味了许多。

重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也是渗透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教学中要求教师的学生要真诚、表里如一,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教学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中进行,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积极鼓励,自然引发出自己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父母教育不当的地方,从而切入了文章的主题,学生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对事情作出了相应的评价,增强了他们的情感愉悦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激励性评价,多给学生成功机会和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当然,正确的评价观是情感教育实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策略。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更具实效性和深刻性,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融情于课堂教学也是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作为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丰厚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设置情境,并且引领学生沉浸到情境之中,用丰富的表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身在课堂而情与文相融,从中领悟美。

情感渗透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要重视课堂生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讲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注意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来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吕世虎,肖鸿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

出版社,2002.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许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新课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