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特点
2012-04-29盛新娣鞠文雁艾美华
盛新娣 鞠文雁 艾美华
[摘 要]结合实地调研实际,运用分析比较方法,总结了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呈现出的五大特色。
[关键词]新疆南疆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特点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77—02
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新疆南疆的高校立足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地域特征、民族习俗、职能使命、教育目标等具体实际,进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行为活动、校园环境及其物质设施等各层面文化的建设,同时,概括、凝练出为本校广大师生员工所广泛接受与认同、并对其发展成才产生良性塑造作用的学校精神的过程。新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研究,对于构建现代文化、推动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傲然挺立于瀚海边缘的“沙漠学府”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阿拉尔市,喀什师范学院位于新疆喀什市,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是我国离首都最远、离沙漠最近的城市。塔里木大学于1958年创建,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2004年5月更名为塔里木大学,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于1962年建校,1978年8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为喀什经济特区建设及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近年来,正在为建成喀什大学而努力。
二、崇尚顽强坚韧、扎根荒漠的胡杨精神
胡杨,是新疆的一种树木,其木质坚硬而细腻。南疆高校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渐渐磨炼出了胡杨般的风骨,并经过多年体验、领悟,逐渐将它提升到理性意识的高度,凝练出了作为其旗帜象征的胡杨精神。胡杨精神包括多层含义:
(一)环境恶劣却顽强坚韧地生存
塔里木大学建校之初,是一所新型的半耕半读的大学,有教师300人,学生500人,他们学习“抗大和南泥湾”精神,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喀什师范学院建校之初,仅有教师60人,学生155人。没有校舍,借“读”发展,自己动手、艰苦创业。尽管面临具体不同的困难,但在同样恶劣的条件下,凭着相同的饱满乐观的情绪、奋发向上的如胡杨般坚韧的精神,它们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自强不息、扎根奋斗在基层
多年来,这两所学校在发展中牢牢把握为南疆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宗旨,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密切与新疆南疆、与兵团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设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增设新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以南疆、兵团经济发展为前提,坚持立足南疆,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关注教育与城市发展,关注农业和农村、农牧团场现代化,培养应用型、创业型的人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80%都在南疆四个地州的农牧团场及连队工作。喀什师范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80%都在南疆基层或农村的教育领域工作。充分体现出自强不息、扎根基层的精神。
(三)代代相传、不断续写新篇章
创业之初的老一代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们扎根边疆、扎根塔里木,对南疆及兵团事业充满信心,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在胡杨精神的感召下,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普遍质朴、能吃苦、动手能力强,靠得住、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三、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动态性和严格性
南疆高校在学生的培养上花大力气思考并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以喀什师范学院为例,在该校关于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首先,包括因材施教的思想方法、课程模块形式以及人文素质必选课等方式。其次,在对教育部统一设置及规定的落实当中,喀什师范学院还根据地方的特点和学生实践的要求来摸索适合本校学生的系统性、动态性的管理,并开展文化活动。再次,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动态分级目标管理,既包含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又包括论文要求、实干培训,包括实施导师制、结合教育实习、结合宗教法开展“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的培训等,既有在学校开展的培训,又有在实习基地进行的培训。最后,在公共选修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方面,学校高度重视,由教务处统管全校公共选修课程,投入可观的建设经费,选择讲课好、有研究成果的好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并实行滚动式、淘汰制。同时,打造精品的通识性课程、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兵团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体育与实践等模块。
四、结合实际、搭建平台、打造科研团队
南疆高校在学术上力求把本地特色研究置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根据当今世界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新形势、新变化加紧调整自己,紧密结合自治区、兵团及南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实际,搭建平台、打造团队,加强与外界交流,营造校内浓厚的科研氛围,并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文化。
近年来,这2所大学借着西部大开发、新疆大发展的东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纷纷建立了多个学术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这些机构的成立为本校教师科学研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特别是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搭建了发挥才干的平台,对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与外界交流,开展多种科研活动
南疆高校积极与外界加强联系,既包括内地一流的科研院所,也包括本地政府机构的相关研究单位或机构,并聘请了许多国内著名学者来做兼职研究。南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校的科研之路,即以适度的压力促使教师的科研不断进步。同时,强调在科学研究上人人平等,不分身份不分地位地给踏踏实实做科研的个人及先进集体予以奖励。此外,南疆高校还相继成立了多个学术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包括一些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等。
六、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教育并围绕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文化活动
新疆南疆高校从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服务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提出严格要求,并围绕上述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
从学生一入校开始就着眼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通过万人签名大会、知识竞赛、班级团日活动以及其他常规性活动,强化全校师生员工的维护稳定、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民族意识。此外,还应在学生中组成一支信息员队伍,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或动态。
在学生“三下乡”活动中,积极组织学校各族青年学生组成“大学生民族团结及反分裂教育”服务团,奔赴广大团场、农村、社区,以宣讲、支农、调研的形式,深入开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为团场、农村、乡镇、社区培养一定数量能自觉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青年骨干,让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意识入脑入心,让各族群众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切实为维护新疆的稳定大局服务。同时,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专题讲座,大规模、深入细致地开展走村入户活动,走访民族团结楷模,采取座谈、宣讲、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调研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教育、医疗状况,撰写调研报告和民族团结故事册。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塔大学生自身也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共建和谐新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花园式或公园式的校园环境
南疆高校的校园建设在整体上的规划设计都善于从整体上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给师生员工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环境,使之能体现更深层次的东西,包括学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精神、民族团结的政治意图、师生员工的素养和才情。
综上,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许多成功之处值得借鉴。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危机意识比较淡漠、交流成本太高导致交流困难,思想政治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教师发展的“瓶颈”问题尚无彻底解决,校园管理中现代化及信息化手段运用得不够,尚未进入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等。上述不足使得南疆高校校园文化整体上呈现一种较为封闭的形象,现代思维及现代文化还比较欠缺。因此,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南疆高校。同时,要切实抓住中央支持的有利时机,在汲取用好既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借鉴内地高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教育的实际,开发建设好新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同时,还应注重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的融合教育、将素质教育融入高等教育育人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切实发挥南疆高校在南疆文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