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
2012-04-29张文潘利锋
张文 潘利锋
[摘 要]在中国,英语已经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语言表达形式,其似有超越甚至取代汉语在国人心中地位的趋势,从我们的国考——高考到研究生考试甚至博士生考试,英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之下,我们的母语——汉语却渐渐变得暗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很多时候只重视自己的英语水平,而忽视母语的重要性,甚至古代汉语在英语专业大学生心中似有渐去之势,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动机缺失”这一现象。
[关键词]英语专业 古代汉语 动机缺失
[中图分类号] G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41—02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失衡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生把学习英语当做唯一的语言学习目标,而渐渐忽视对自己的母语——汉语的学习,更丧失了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在大学期间,专项的古代汉语教育甚至专项的母语教育基本终止,许多学校不再开设语文课;另一方面是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把重心放在提高英语水平上,而忽视汉语的重要性,渐渐导致对古代汉语学习的“动机缺失”。 很多学生对古代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这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而且学了没什么用途;急功近利, 学无根底, 是当代很多大学生的通病。
在“2005文化高峰论坛”上,王蒙先生指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母语危机,全球华人要起来保卫汉语,展开一场汉语保卫战。王先生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罗杰瑞教授在1988年出版的《汉语概说》一书的《导论》里有一段论述:“汉语书面语一直是中国文化统一体的最有力的标志;汉字不仅反映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读音,更便于汉语作为政治、文化的标志。”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推动外国语言的学习,相比之下,我们的母语却渐渐被忽视。母语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文化和价值的载体,它还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母语是我们进行其他语言学习的基础。如果连自己的母语都不能熟练使用,肯定没有办法学习使用任何其他的语言。这就是为什么母语一定是任何国家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的核心。我国在国外大力开设“孔子学院”,极力推广汉语,推广汉语言文化,不断提高汉语言在国际方面的知名度,然而国内的汉语言学习力度却没有提上来,从而导致了汉语“外热内冷”的现状。
国内汉语学习的追捧度不高不仅表现在人们对语言运用方面的“理屈词穷”,还表现在对语言及语言所蕴涵文化的理解的模棱两可。我们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做了个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39份。在关于是否喜欢汉语的问卷中,非常喜欢汉语学习的同学约占15%,完全不喜欢汉语学习的同学不到7%;大学参加过汉语学习课程的人不到12%;有70%的人只是偶尔看看有助于提高自己汉语能力及文化内涵方面的书,还有超过10%的同学很少或者从来不看这方面的书;一周花5个小时以上时间来接触汉语方面的书籍或报刊等的同学约占22%,一周花少于两个小时时间的同学约占5%;然而67%的同学认为汉语水平的高低会对自己的英语专业学习有影响,而影响最突出的方面则表现在汉英互译过程中;75%的同学认为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是有必要的;在大学开设语文课,最希望教师教授文化背景知识的同学约占76%。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学习现状及态度。
很多时候态度能折射出问题所在,而英语专业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忽视也是对汉语学习“动机缺失”的一种体现。Dornyei对“动机缺失”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他把“动机缺失”定义为:使人们对某一行为减少或失去动力的具体的外部力量。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动机缺失”既包括外部因素也包括内部因素。在笔者所做的调查中,英语专业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动机缺失”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对古代汉语接触甚少,没有特定的学习情境及氛围;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学习者对古代汉语兴趣的渐渐消失,而导致其对相关方面的忽视。由上面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大多数的学生意识到古代汉语学习对于英语专业生来说非常重要,也希望开设有关方面的课程,但通过学生花在提高汉语水平相关方面的时间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正说明了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动力不足,动机缺失。
社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抉择,而大学生对古代汉语学习“动机缺失”这一现象也正是中国内地的汉语教育遭遇“冷”待的一种反应。科学研究表明,动机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学生取得高的学业成绩,也能反过来增强动机水平的提高。而学习的成败除了受学习环境、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的影响之外,还涉及学生本身的情感因素。在学生的情感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克拉申(Krashen)在他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中提出了“输入假设”。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违背这一原则将导致语言学习的低效或者无效。在这“可理解输入”中,学习动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言能够表达思维,蕴涵文化,体现人们的价值观。语言是载体、工具、媒介,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但这些语言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或关联。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与母语的学习中找到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水平。有人认为把古代汉语同现代英语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证明汉语和英语的共性, 以探索汉语和英语发展变化的共同特征和共同趋势。现在已发表的许多论文和专著都证明现代汉语同现代英语之间存在很多共性,那么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存在共性就是非常自然的了。邓文英在《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与文化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提升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没有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输入会直接影响他们跨文化交流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21 世纪,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张岱年、牟钟鉴在《中国思想文化典籍导引·前言》中指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必须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素养,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肩负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传播祖国文化的重任,就更应该学好传统文化,学好古汉语。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动机缺失”这一现状的解决措施
教育部一官员指出当前汉语教育存在较严重的“外热内冷”现象。他说:“中国内地在汉语教学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汉语学习的价值有待提高,要意识到汉语的重大作用,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升华语学习价值,让更多的人学习汉语,改变‘外热内冷的局面。二是技术层面,汉语教学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要结合经贸往来因素,把学习专业知识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升运用汉语的沟通技巧。”针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现状的措施有:首先,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相关材料。其次,组织一些相关方面的活动,加强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另外,国家政府应该加大对汉语的重视度,在将汉语推向世界的同时,提高国人的汉语学习力度和深度。
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等考试的存在, 教学目标一般都限定在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也就是侧重知识的本位价值和实用价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高度重视而忽视古代汉语的重要性;也使得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语在双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或重要性,以及母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等问题上。同时,在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英语兴趣的研究时忽略了其对古代汉语兴趣的缺失的研究,更忽视了缺失背后的影响。作为英语专业的一名学生,笔者深切感受到古代汉语学习的必要性,学习古代汉语不仅仅能使我们在翻译时对句子的理解更深刻透彻,还能保证我们在对外传播古代汉语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过程中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应该肩负起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传播祖国文化的重任,学好传统文化,学好古代汉语。
[参考文献]
[1] 周国辉.古代汉语与现代英语的几点共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2] 周海英.母语在大学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J].成人教育,2011,(7).
[3] 高大鹏.英语和古汉语之比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2).
[4] 唐仁芳.外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
[5] 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5).
[6] 肖庚生,徐锦芬,张再红.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班级归属感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J].外语界,2011,(4).
[7] 孙力华,宋芳.教学干预下的英语学习自主性培养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2012,(5):59.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