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造就课堂的精彩
2012-04-29李佳
李佳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感受成功的喜悦,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尝试把习作的指导与绘本阅读相结合,让学生的想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驰骋。
【关键词】自信;自主创作;称赞
教育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为了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感受成功的喜悦,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尝试把习作的指导与绘本阅读相结合,让学生的想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驰骋。
一、尊重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经验,让学生充满自信
教学中,我在与学生一起初步阅读了《田鼠阿佛》后,让学生想象:阿佛会采集些什么颜色?它是从哪采集到的?并把自己想到的用“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事物” (例:绿是嫩嫩的树叶)这样的形式用一句话描述出来。这个句式训练看似简单,可愿意举手回答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且答案很局限:绿是小草;红是小花等。反思教学设计,我发现自己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经验。生活中孩子见过的色彩虽多,但让他们突然凭空去想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思路打不开,自然这一训练也就流于形式了。
第二次授课时,同样的问题,我不急于让学生给出答案,而是给足时间,让学生再次浏览绘本,从书中去发现阿佛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颜色。
师:同学们看看书中出现的事物和色彩,想想阿佛究竟会从哪儿采集什么颜色呢?
生1:它会从树叶上采集绿色,绿是树叶。
师:这绿色的树叶看起来怎样?
生1:很嫩。
师:能把“嫩嫩的”这个词放到你刚才说的句子中吗?
生1:绿是嫩嫩的树叶。
师:这树叶多可爱呀!谁还能像这样说说阿佛采集的颜色?
生2:黄是香香的玉米。
生3:红是温暖的太阳。
生4:黑是勤劳的小蚂蚁……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较大。以绘本的图画为依托,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的思考不再是凭空的想象了。而在这一思考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己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按要求说出生动的句子,于是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想说的欲望高涨。我顺势再引导:谁能比阿佛看得更远,用同样的句式说说我们生活中还能看到的色彩。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描述的画面更丰富了,给各种色彩赋予了形象感。红是飘扬的旗帜;蓝是广阔的海洋;白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此时的孩子个个自信满满,高举小手。
美国一位学者曾说过:“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把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并将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学生能用“( )是()”的句式描述色彩后,我问:看到这嫩嫩的草地你会想到什么,或者你想在草地上干什么呢?这一问题又让学生兴奋起来了。“绿是春姑娘的头发;绿是柔软的大床;绿是充满欢笑的游乐场……”,学生通过想象把句子写得更具体、生动了。我让能干的学生把描写看到的和想到的两句话连成一句,然后想象着画面去品读自己创作的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的话语。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表情,听着他们颇为得意朗读,我深切地感受到,课堂上老师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这样一过程中找到成就感进而树立自信。
二、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感受创作的快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之间更是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是不一样的。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得到发展,同时要求教与学要形成互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达成。而师生互动不仅依赖于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意,同时也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与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尤其是角色和地位高高在上的教师不仅要会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更要在教学工作中去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互动中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办法因材施教,分层辅导,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才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学生充分描述阿佛采集的色彩后,我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描写的颜色,把自己想到的写成几句话。“试着在你的练习单上把你喜欢的颜色描述出来吧。可以是写一个短句,能写让大家看到画面的长句子就更能干了。”这样的要求让那些平时惧怕写作的孩子没有了压力,于是,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喜滋滋的参与到了写作中。写作困难的孩子,把自己想到或听到的喜欢的句子写了下来;大多数孩子写出了好几句描写不同色彩的句子,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平时写作能力强的孩子还按一定的顺序把写出的几句话排列起来,成了充满童趣的小诗。
三、创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都渴望取得成功,孩子也不例外,这种取得成功的内驱力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作为教师,应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多给孩子一些成功的体验。一个人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别人的认同和称赞,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人的自信就会激发出更多做事的能量。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渴望的不仅是老师、父母的认可,更希望能听到同伴的赞美。
在进行讲评时,我没有直接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而是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创作念给小组成员听,然后互相评改。在此基础上,各组再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创作,其他同学当小老师来评价。评价时要先说自己最欣赏的是哪句话,觉得这句话好在哪儿?这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个上台展示的同学感受到被别人欣赏的喜悦,增强了写作信心,同时又让评价的同学学会了尊重别人,欣赏别人。而我在讲评这一环节中,只是相机指导写作时要避免重复,要有一定顺序,可以用上积累的好词加以描写等,把课堂的主阵地真正还给了学生。
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我深深地感到,“尊重”教学唤醒了学生的“尊重”意识,教师的“尊重”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通畅的交流渠道,让学生享受亲切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效果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尊重教师、尊重课堂,在形成教学相长良性循环的同时,课堂效率自然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