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之我见
2012-04-29达瓦罗布
达瓦罗布
常言道: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生。可见,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一生的影响多么关键。古代教育家孔子曾也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也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造性强。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应具有专心听讲、阅读课本、动脑多思、完成作业、课外自学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今天任务,今天完成;②发现错误,及时改正;③专心学习,珍惜时间;④读书写字,姿势端正;⑤课外自学,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好的内容及时摘录,经常整理,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教给方法,指导形成。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教给方法,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确怎样做,必要时还要给予示范,要深入调查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有的放矢。如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要一词一句地读,字字句句都见于书,入于目,发于心,出于口,不唱读,不拖长调,能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看书和作文,从中吸取指导实践的力量。“育人教书,教书育人”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流程,育人是教书的前提,育人是教书的保证。所以所有要求学生做到的事作为老师要起示范作用,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学生习惯养成是否形成关键在老师,作为老师要牢固树立“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的教育观。所以学生不学习、不提高、不愿学习是因为还没有找到适合学生提高的方法,责任在老师。为使培养学生具有以上良好习惯所有老师必须具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行为,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习惯,会有品德的收获,我坚信,只有每一个人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一定最终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行动养成习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改造比塑造更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重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了他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质。无数的事实证明,良好的品质往往是从小打下的基础,而不好的,甚至坏的思想、行为习惯也往往是从小或者小学时期开始的。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竞争意识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智力、体质、行为上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教育引导(包括家庭教育)不当,使他们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比如,任性、遇挫退却、嫉妒别人……教师不应忽视这些现象,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培养学生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能经受成功的考验,同时能经受失败的打击,有认准路、用好力、不达目的不止的精神,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能抵御不良行为的诱惑,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和教育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用来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仅凭个人之力终究有限,需调动同事、家长、学生多方合力,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同事、与学生、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与班级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充分利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风、风趣幽默的言谈举止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像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和家庭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不好的习惯是在得到家长的纵容和包庇之后形成的。为此,应多方面疏通渠道,利用家长会、家访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应对之策,使学生无论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始终如一的表现出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其健康成长。
五、矫正不良习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意志
矫正不良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都需要锻炼和培养意志。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督促、自我控制。联系孩子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抓住学生身上的主要矛盾给予指导。
六、进行榜样教育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对小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