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CO E-learning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12-04-25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海关建构学习者

胡 蓉

一、E-learning概述

(一)E-learning的概念

E-learning直译为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网络化学习。其广义上讲,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学习的行为;狭义上讲,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化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在信息社会里,具有空间网络化、时间终身化、内容整合化、主体个性化、交往平等化等教育特征的E-learning系统,必将引起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深刻变革,进而引起更为深刻的教育革命。

(二)E-learning对师生的影响

1.E-learning对教师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使其能集中精力考虑课程的教学设计;突破时空限制,利于优质教育资源 (教师、课程、教学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共享与使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学效益;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网络已成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利用网络进行E-learning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2.E-learning对学生的影响

其正面影响包括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开展个性化学习,并适应知识更新的挑战,尤其对于海关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从事海关工作后仍然能够通过E-learning平台继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而对海关关员来说,E-learning学习不会对工作造成干扰。

其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主要表现在E-learning教学效果反馈延时,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激励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方面不如传统课堂教学,易导致学生迷失学习方向。在学习兴趣不高或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浏览与学习内容不相关的网页,或进行网络聊天、玩网络游戏,并且电子化易造成学生拷贝等作弊行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除了E-learning的积极作用,教师还应意识到E-learning对学习者的负面影响,这对教师正确有效地利用E-learning、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

(三)WCO E-learning

1.基本概况

WCO远程教育系统 (E-learning System)是由世界海关组织 (WCO)开发的面向世界各国海关工作人员的电子培训系统。该系统由140个课程模块组成,包括了海关风险评估、海关风险管理、海关估价、协调税制归类等各类海关业务,通过形象、生动、个性化的多媒体互动式培训,使受训者能够较好地掌握海关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系统不受时间地理条件限制,可通过网络进行授课,而WCO会定期根据海关发展情况进行内容更新,保持了系统的先进性。

课程重点是WCO在海关专业领域推荐或期望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其有利于学习者获悉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或受推荐的相关做法,同时有利于提高海关专业英语能力。

课程特点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平台,采用双语教学,并且利用人机互动模式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2.E-learning课程的新发展

目前,随着WCO对E-learning研发工作的不断推进,E-learning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到了解决和完善,功能也在不断强大,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不仅有传统的课程动画演示为载体的课程模块,而且还有课程讨论论坛 (BBS)、课程博客(BLOG)。

● 课程讨论BBS

图1 E-learning课程讨论论坛BBS截图

● 课程博客BLOG

图2 E-learning课程讨论博客截图

(2)课程内容划分逻辑性更强

海关管理类课程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目标设定 (共21个模块);商业欺诈和瞒骗 (共28个模块);海关通关流程类:修改后的京都议定书 (共22个模块);海关关税和海关估价:协调制度 (共21个模块,附练习以及答案)、初级海关估价 (27个模块)、高级海关估价 (共10个模块);海关能力建设:培训师的培训技巧 (共11个模块)。但是这些 WCO规划开发的课程中的大部分仍在建设之中。

二、我院WCO E-learning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教学对象

我院的E-learning教学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日制在校学生。对于我院的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将E-learning细分为海关专业必选课程和非海关专业的全校选修课程。第二类是海关培训关员。海关培训关员可以细分为国内海关关员和国外海关关员,并且可以针对他们的培训需求,采用菜单式选择,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

图3 E-learning培训对象示意图

(二)E-learning教学内容

1.课程资源

目前已经初步开发到位并且可以投入使用的E-learning课程有:

(1)海关管理类课程,包括海关监管、知识产权、通关前企业管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保护公约(CITES)、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图4 海关管理类课程内容截图

(2)海关通关流程类课程,包括TIR公约、标准框架、伊斯坦布尔公约、WCO数据源、数据统一。

图5 海关通关流程类内容截图

(3)海关技术类课程,包括协调制度、海关估价、转移定价、原产地规则。

图6 海关技术类内容截图

(4)海关能力建设类课程,主要为海关廉政建设。

图7 海关能力建设内容截图

2.E-learning的授课阶梯计划

(1)避免重复开设。由于目前E-learning教学资源库中可利用的课程中,有些我院已经开设了相应的中文课程,对于这类课程,如海关估价、原产地、税则归类,可不再进行E-learning教学,而是把此类资源作为中文课程的课外阅读资料,或者是双语教学的补充材料。

(2)发展中的专业课程。对于目前我们还没有在日常课堂开设的,但又是海关专业发展中所需的专业课程,可以有条件地逐步纳入到E-learning的授课体系中。以 “海关管理”大类下模块清单为例:

图8 海关管理类模块细分课程内容截图

其中,旅客筛查、供应链安全、邮递货物稽查、查获案例分析、商业信息、船舶查船等模块都可做此考虑。由于E-learning的每个模块都包含4个教学步骤:Pre-practice,course,test,field discuss,即课前测试、课程正式内容、测验、讨论,因此每个模块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课时,短期内开设所有模块有一定的难度。

图9 E-learning标准教学步骤

三、WCO E-learning教学模式改革

(一)E-learning系统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指导E-learning的教学理论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它们主要是对自主、快速和创造性学习的研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的情意交流活动,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情意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学习,自我实现是促使人成长和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应是受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因此,我院的E-learing教学应该依据教学理论,并结合教学反馈,调整课程的教学安排。

(二)创建符合E-learning特点的教学模式

1.研究型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方面较为成功。简单地讲,它是由教师提出研究课题,学生进行研讨,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初步结论,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初步结论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虽然这种模式在非E-learning系统下也能实现,如学生在研究中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查找资料、讨论等也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只有在E-learning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得出更为详实的报告和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在E-learning教学的每个模块中,都有Field discussion,即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前就将小组讨论内容发送给学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再利用E-learning的双语和多媒体互动教学环境完成小组讨论。

2.案例研习模式

学生通过阅览教师事先组织、编辑后放在服务器上的案例,或直接浏览因特网上的相应网站,以获得对各种案例的直观认识。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种案例进行信息加工,特别是对案例进行分类,寻找各类案例的共性,从而形成新的概念。

在E-learning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借助海关的成功案例,比如地毯藏毒案件 (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取相关视频资料),结合教师提供的相同或者类似的案件,寻找这些案例的风险分析共性,从而形成风险分析的概念。

3.发现式学习模式

这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自己的探索寻找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E-learning系统中可以建构发现式学习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给他们提供探索、分析和掌握新概念的工具,要求他们自主进行探索和寻找,直到获得新知。为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情境先作直觉思维,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环境中教学资源的难度与逻辑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

E-learning的教学安排中有大量的生动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案例,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案例,鼓励学生自己找到案例之间的关联性,这有利于他们构建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

4.资源型学习模式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文档、图片、视频节目、音频节目、动画、网页甚至是相对完整的网络课件。基于网络的资源学习系统可以提供资源管理工具,为教师组织、编辑、管理资源提供帮助,为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提供方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增减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学生既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通过下载资源实现灵活的离线学习。

由于E-learning的教学资源庞大,因此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授所有的内容。教师必须有选择地进行安排,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即哪些是课堂上进行讲授的,哪些是学生课后自行学习的,否则容易造成知识点重复和疏漏。

5.协作式学习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伙伴交流而获取的知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各种交互、讨论、协商、辩论环境,为不同学习者提供各抒己见的平台,可以使学习者在这一环境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也可减少师生分离、学习伙伴分离给学习带来的不便。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健康情感的形成。

教师应熟练掌握E-learning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自从E-learning系统升级为CLIKC系统之后,开始引入越来越多的功能,比如BBS和博客功能,它们对于实现协作式学习模式非常有帮助。

6.虚拟教学模式

IBM公司高级培训中心提出了E-learning四阶梯学习模型,分别指信息层、互动层、合作层和教室层。信息层指教师通过网络发布阅读材料,由学生阅读了解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互动层指学生与在线课程内容互动。教师如要求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此则需设计一些能够模拟操作的在线互动教材。合作层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开展虚拟互动与合作。教室层指集中培训,让师生在一起开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

针对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在四阶梯学习模型的不同层次中可使用对应的E-learning学与教模式,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①王永固、李克东:《高校E-learning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图10 E-learning四阶梯学习模型

(三)E-learning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转变与重塑

1.由知识内容的传授者转变为E-learning环境的创设者

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生动多样的实际情境,因而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的建构发生困难。而按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应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 “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较好较快地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另外,四通八达的网络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这就必定使教师的 “讲”大为减少,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因此,E-learning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E-learning环境的创设者。

2.由课程体系的呈现者转变为E-learning内容体系的研究者

虽然传统教学中的课程具有严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教师往往只是课程体系的呈现者,几乎鲜有超越。目前我院E-learning教材的编写由一线教师直接参与,因他们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掌握学科发展的前进方向,这样的课程教材可能更容易被学生以及其他课程授课教师所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成为E-learning内容体系建构的主体。

同时,目前我院的E-learning设立于Moodle平台,Moodle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即教育者 (老师)和学习者 (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基于Moodle平台的新E-learning系统界面简单精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学生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

3.由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E-learning主体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这容易形成师生间不平等的主从关系,E-learning的教学关系中,师生是平等的,而且师生通过网络间的沟通和交流得以延伸。E-learning的博客留言和论坛讨论功能使学习的方式更为多元,而且学生的主动性也大大增强,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的途径也增多了。

在E-learning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成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E-learning主体关系中的一名艺术家。

猜你喜欢

海关建构学习者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建构游戏玩不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