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抗高血压有效部位筛选实验研究
2012-04-25张红岩韩大庆
张红岩,韩大庆,刘 伟,周 丹,唐 岩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效[1]。莱菔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肪油、挥发油、芥子碱及黄酮等,药理实验[2-5]表明莱菔子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我们采用其水煎液进行的降压预试验也证明这一点,但其降压作用的确切活性部位或成分以及降压机制还不清楚。本试验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通过莱菔子4种不同溶媒(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水)提取物的降压活性实验,确定其抗高血压的有效部位,为明确莱菔子降压作用的物质基础,指导其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50只,体质量为(240±20)g,清洁级,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动物质量合格证号SCXK(京)2006-0009。喂养1周后进行实验。
1.1.2 药品及试剂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规格2.5 mg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10416);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1.3 实验仪器 BP-98A型智能无创血压计(北京软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4 莱菔子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制备 取莱菔子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倍量,煎煮1.5 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60 ℃测)的清膏,依次用石油醚(60~90 ℃)、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各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连同剩余水提液分别浓缩至稠膏,得到下列4种样品:1)莱菔子石油醚提取物(180.2 g生药/g膏);2)莱菔子乙酸乙酯提取物(236.2 g生药/g膏);3)莱菔子正丁醇提取物(58.65 g生药/g膏);4)莱菔子水提取物(8.52 g生药/g膏),灌胃之前,分别用蒸馏水或适当溶剂处理,配成实验用药浓度即可。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实验前测定自发性血压大鼠正常状态下血压,取自发高血压大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按表1所示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灌服饮用水。每个给药组设2个给药剂量,每次实验结束休息1周后,进行下1次实验,其方法同上。试验期间各组均饲以普通饲料,并自由饮水。
1.2.2 血压测量 使用BP-98A型智能无创血压计测量自发高血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每次测量3个值,取其平均值。
2 结果
莱菔子不同提取物对血压的影响,见表1。
表1 莱菔子不同提取物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s,n=10) mmHg
3 讨论
莱菔子降压作用的物质基础目前还不明确,有文献[2-5]推测可能是其所含有的辛烯醛、邻苯二甲酸丁二酯、芥子碱硫酸氢盐,以及水溶性生物碱这些成分作用于单一靶点还是作用于不同部位协同表现降压作用目前尚无定论。本实验就莱菔子不同溶剂提取部位降压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莱菔子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自发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莱菔子抗高血压的活性部位。本试验结果为今后莱菔子抗高血压作用物质基础研究和降压机制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5.
[2]莱萌.治疗高血压病新药-莱菔子降压片的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86,15(6):185.
[3]李淑子,黄万忠,徐东铭,等.莱菔子降压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5,16(4):36.
[4]王维兰.莱菔子降压有效成分初步研究[J].中草药,1986,9(2):10.
[5]李铁云,李天国,张国侠,等.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