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肾不交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
2012-04-25刘雪冰钱玉中赫瑞英
刘雪冰,钱玉中,赫瑞英,刘 静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是口腔黏膜病中的常见病,具有频繁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口疡”“口疮”“口糜”范畴,其病因病机较复杂,治疗上有一定难度[1]。2007-2010年笔者从心肾不交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43.2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年。对照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0~68岁,平均44.3岁;病程最长24年,最短7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证候轻重程度上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标准参考《口腔黏膜病学》[2]确诊。2)中医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本组病例均属心肾不交型,临床表现:口腔溃疡反复出现;溃疡为圆形、椭圆形,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可单发或多发;溃疡周围有红晕,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并微凹下,疼痛明显;口干,心烦少寐,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沉细数。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交通心肾法为原则,方用:阿胶15 g(烊化),黄连5 g,麦冬10 g,生地黄10 g,车前子10 g,牛膝15 g,菟丝子15 g,五味子5 g,肉桂3 g。失眠严重者加酸枣仁30 g;相火严重者加黄柏10 g,知母10 g。1剂/d,水煎2次,取汁300 mL,早、晚分服,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并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
2.2 对照组 口服维生素B220 mg,维生素C100 mg,3次/d,口服。疗程、观察项目同治疗组。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根据溃疡疼痛程度、溃疡大小、数目和口干、心烦少寐、腰膝酸软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程度确定。症状、体征正常(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有明显好转,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基本无变化,积分减少<30%。
3.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表2 2组复发情况比较 例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具有频繁发作,缠绵不愈的特点,虽然不是危重症,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目前,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本病与遗传、感染、精神心理变化、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5]。近年来观察到本病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辨证为心肾不交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增多明显。其发病很可能与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不良饮食、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认为,焦虑、精神紧张等思虑太过,五志过极可导致心阴耗伤,阴虚阳亢,致心火独亢而不能下交于肾水。亢火为害,循经上炎发为口疮,甚则热扰神明,致心烦不寐。或长期熬夜,睡眠缺乏使肾阴耗伤,肾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水不济火,则火亢为害,熏灼口舌为患;肾阴亏虚,阴虚不足,筋脉失去濡养而致腰膝酸软。故本病与心肾失交有密切关系,惟有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方能使溃疡愈合。本方以菟丝子滋阴补肾,添精益髓,强腰膝为主;佐以麦冬、生地黄益胃生津;黄连、阿胶养心阴,清心火;车前子利水清热,助心火下行;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又善苦泻下降,能斡旋上下,交通水火;五味子滋肾生津,宁心安神,收敛降火;肉桂与黄连合用,即是交泰丸,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降心火,不使其炎上;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暖水脏,不使其润下;又肉桂与牛膝相配,引火归元,同时还可补益肾气[6]。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下补肾水之源,上平心火之亢,使水火互济,心肾交通,溃疡愈合。
[1]赖春源.温胆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痰热互结型口腔溃疡32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36.
[2]李秉绮.口腔黏膜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5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6-117.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5.
[5]刘航,李岩.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19.
[6]王晓东,晁利芹.金匮肾气丸加减临床新用[J].吉林中医药,2010,3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