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针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观察
2012-04-25李昭凤高树中马玉侠
张 磊,李昭凤,高树中,马玉侠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痛经,多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1]。据1980年的抽样调查,我国的痛经发病率为33.19%,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2]。现代医学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使用的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虽然收效快捷,但毒副作用较大且疗效难以持久。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能迅速止痛且疗效持久,不易复发。本研究单取十七椎穴在患者疼痛发作时针刺,旨在观察其对原发性痛经的镇痛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自2006年10月-2011年4月止,所需568例患者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5家分中心。年龄为17~33岁,月经初潮时间为12~16岁,病程为4~216月。采用中央随机系统进行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8例患者分为5组,选取其中单穴组(十七椎)纳入统计85例,剔除1例,脱落9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4]制定的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拟定:妇女在经期或经前、经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且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1.2.2 纳入标准 1)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2)年龄16~35岁;3)月经周期基本规律(28±7 d);4)接受本疗法前1个月经周期未接受其他治疗,且治疗前2周内未服用止痛药、镇静药及激素类药物;5)签署知情同意书;6)VAS评分≥40 mm。
1.2.3 排除标准 1)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不适宜于针灸的其他疾病患者;3)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4)参加本项临床研究的医误。
1.2.4 剔除标准 已入组病例但符合以下之一者,予以剔除:1)误诊、误纳;2)无治疗记录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3)治疗期间同时服用其他治疗痛经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2.2 疗效观察
2.2.1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5]法评定痛经腹痛的疼痛程度。将疼痛程度用0~100 mm,0表示无疼痛,100 mm 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受试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选择1个最能表示疼痛的数字。
2.2.2 指标观察时间 观察每个月经周期针刺前即时及进针后5、10、20、30 min及起针后30、60、120 min的疼痛变化情况。针刺操作及疼痛评价由专人操作,采取操作者与评价者分离。
3 结果
3.1 单穴组3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即刻VAS读数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单穴组3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各时间点VAS比较(±s)
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3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前即时VAS读数逐渐降低,且第2月经周期、第3月经周期的第1次针刺即刻VAS读数与第1月经周期第1次即刻针刺时VAS读数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累积镇痛效应。
3.2 单穴组3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各时间点VAS读数比较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可以看出,各月经周期针刺5 min后患者疼痛程度即开始明显减轻,并且随着留针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继续减轻,在各个月经周期,组内各个时间点与针刺前10 min、针刺5、10、20 min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单穴组3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VAS读数比较 见图1。
图1 单穴组3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VAS的读数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单穴组3个月经周期第1次针刺VAS读数变化具有相似性,且在第1月经周期,VAS下降趋势较第2月经周期及第3月经周期明显。
4 讨论
本项研究是针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镇痛效应的研究。从表1以及图1的研究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累积镇痛效应。2)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有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根据IMMPACT(Initiative on Methods,Measurement,and Pain Assessment in Clinical Trials)推荐:应用100 mmVAS评价慢性疼痛时,降低10 mm或者15%~20%代表临床上最低限度的或者只有少许改变;而降低20~27 mm或者30%~41%代表“很大程度的”或“一些”改变[6]。借用此标准,该组在针刺20 min开始持续到起针后2 h的镇痛效应,均有临床意义。
从理论上分析:本病其病位在胞宫,督脉起于胞中,十七椎位于督脉循行线,为经外奇穴,定位与胞宫位置相近,因此针刺该穴能通过督脉调节胞宫,起到局部治疗作用,且符合“从阳引阴、阴病治阳”的中医治疗原则[7]。从十七椎的局部解剖结构看,该穴浅层主要分布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主要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8]。该穴位前方深部为骶前神经,主要构成子宫、宫颈以及近端部分输卵管的痛觉神经纤维。骶前神经与盆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相融合构成盆腔神经丛,是盆腔脏器的传入通路,阻断的前神经丛将减少中枢神经接受的痛觉。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可能机制为:影响痛觉神经纤维的痛觉信号向上传递以及通过骶交感干的交感神经纤维解除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9]。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82-2483.
[2]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0,15(4):2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63-266.
[4]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JENSEN M P,KAROLY P,BRAVER S.The measurement of clinic pain intensity:a comparison of six methods[J].Pain,1986,27(2):117-126.
[6]DWORKIN R H,DENNIS C T,KATHLEEN W W,et al.Interpreting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treatment outcomes in chronic pain clinical trials:IMMPACT recommendations[J].The Journal of Pain,2008,9(2):105-121.
[7]高树中.一针疗法[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168-170.
[8]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
[9]陈淑贤.穴位埋线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