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本泄浊饮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2012-04-25杜珍芳翟惟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主症肾衰竭瘀血

黄 敏,杜珍芳,翟惟凯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由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早中期CRF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诸多临床及实验证实中药能保护肾功能,延缓CRF进展。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1-2]。本次研究选用GFR <60 mL/(min·1.73 m2)和/或Scr≥133 μmol/L作为CRF诊断标准,符合脾肾两虚、湿浊血瘀型中医辨证标准[3]。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8~65岁,平均(47.8±16.68)岁;病程5~26年,平均(7.27±6.32)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7例,紫癜性肾炎3例,狼疮性肾炎2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8岁,平均(54.83±17.31)岁;病程6~25年,平均(11.68±10.37)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损害3例,狼疮性肾炎2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单纯基础治疗。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高热量饮食,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贫血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次3 000 U,每周3次,并配合服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预防感染。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泄浊饮。药物组成:生黄芪30 g,党参15 g,法半夏15 g,六月雪25 g,何首乌20 g,菟丝子30 g,蚕砂30 g,积雪草30 g,生大黄3 g。加减:偏气虚者加太子参、白术、茯苓等;偏阴虚者加麦冬、生地黄、山茱萸等;瘀血甚者加用当归、丹参、赤芍等;大便干结者生大黄可加量至20 g;恶心呕吐加黄连5 g,竹茹10 g;水肿明显者加泽泻、车前草;自汗易感冒、短气加白术10 g,防风10 g;纳呆便溏者加白术15 g,鸡内金12 g,砂仁10 g;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加白芍20 g,天麻12 g。水煎2遍取汁400 mL,每日早晚各1次,饭后30 min温服,每次200 mL。

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临床控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3.2 观察项目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临床证候均采用半定量等级计分评价方法,即按无(0)、轻(2)、中(4)、重(6)分别给予评分:1)肾虚证。主症: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次症: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夜尿清长,或口干咽燥,五心烦热;2)湿浊证。主症: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次症:脘腹胀满,口中黏腻,舌苔厚腻;3)血瘀证。主症:面色晦暗,腰痛;次症: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3.4 治疗结果

3.4.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3.4.2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s)

3.4.3 2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变化比较 例

4 讨论

中医学中没有CRF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虚损”“关格”“肾劳”“癃闭”等范畴,此病是由各种慢性肾病日久迁延不愈发展而成。我们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CRF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脾虚运化失司,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内停,同时脾虚不能分清泌浊,肾虚气化不利,开阖失司,升清降浊功能紊乱,导致湿浊内蕴,日久化为浊毒,湿浊之邪最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血液循行受阻而成瘀血之证,瘀血阻碍津液运行,致津停液阻而生湿浊。故湿浊与瘀血常可因湿成瘀,由瘀致湿,互为因果,交织搏结为患,形成恶性循环,因而湿浊、浊毒、瘀血是促使本病加重的主要因素。针对慢性肾衰竭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我们提出了固本泄浊的治疗大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固本泄浊饮。

现代研究认为,湿浊既是肾衰竭的代谢产物,同时也是加重肾衰竭的因素,且湿浊与肾衰竭时机体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如肌酐、尿素氮以及中分子物质的蓄积程度有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湿浊不得正常排泄,郁滞体内,久则易从热化,酿成邪毒,湿热与邪毒胶着,缠绵迁延,难分难解;此外湿浊可以影响气机之升降,使清者失升,浊者失降,从而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实验也证实血液中肌酐、尿素氮以及中分子物质增多,可以导致血浆黏度升高。因此,临床上运用泄浊法时通常配以祛湿化痰、活血和络、清热解毒等方法以加强泄浊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证实,固本泄浊饮有助于改善治疗组病人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舌苔厚腻等症状和体征。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补气以固本;何首乌、菟丝子补肾之药阴阳并补,振奋先后天之气,且补而不滞,无留邪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配以六月雪、积雪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化湿降浊;蚕沙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络;生大黄通腑泄浊。诸药合用,以祛湿化痰泄浊、清热解毒治标实、活血化瘀通络脉、通腑导泻求出路而奏泄浊之功效。

[1]郑法雷,章友康,陈香美,等.肾脏病的临床与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55.

[2]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13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63-168.

猜你喜欢

主症肾衰竭瘀血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