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与全国先进省市的商贸流通比较研究

2012-04-24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物流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就业人口流通业商贸

刘 思,刘 鹏(河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1 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商贸流通业,提高商贸业在第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商贸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最为主导和带动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中的商贸流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2 河北省与先进省市商贸流通状况的比较

以2009年的统计数据作为标准:

表1 2009年河北省与先进省市的人均GDP比较

第一,如表1所示:河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4 581元,以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为标准(以下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 511.57美元,消费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广东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1 166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 880.85美元,已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江苏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4 744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6 392美元,率先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另外呈现典型发展效果的省市还有北京、上海和山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了70 452、78 989、35 894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0 064.57、11 284.14、5 127.71美元,消费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山东省受人口因素的影响指标与京沪出现差距,但整体态势良好。

表2 2009年河北省与先进省市的产业值比较①

第二,表2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 235.4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6 068.31亿元,占到GDP总值的35.2%,比2008年上升2.2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为1 491.92亿元,所占比例约为24.6%,批发和零售业1 157.8亿元,所占比例19.1%,住宿和餐饮业247.14亿元,所占比例4.1%,以拍卖、典当为主的特色产业的产值为2 033.38亿元,所占比例33.5%,总计河北省的贸易流通业比例占到了第三产业的81.3%,虽然同比2008年商贸流通业在第三产业的比例82.3%有了微小幅度的下降,但比重下降是由于基数的增长,在质上是一种提示和进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8.6%,也相对于2008年商贸流通业27.4%的贡献率有了稳步提升;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 482.5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8 052.5亿元,占到GDP总值的45.7%。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为1 595.34亿元,所占比例约为8.8%,批发和零售业3 907.43亿元,所占比例21.6%,住宿和餐饮业945.76亿元,所占比例5.2%,以拍卖、典当为主的特色产业的产值为6 850.14亿元,所占比例37.9%,总计广东省的贸易流通业比例占到了第三产业的73.5%,同比2008年商贸流通业在第三产业的比例45.6%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提高了商贸流通的效率和质量,对GDP的贡献率也达到了33.6%,也相对于2008年商贸流通业20.2%的贡献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 457.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3 629.07亿元,占到GDP总值的39.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为1 423.25亿元,所占比例约为10.4%,批发和零售业3 579.81亿元,所占比例26.3%,住宿和餐饮业678.36亿元,所占比例5.0%,以拍卖、典当为主的特色产业的产值为4 325.28亿元,所占比例31.7%,总计江苏省的贸易流通业比例占到了第三产业的73.4%,同比2008年商贸流通业在第三产业的比例28.5有了飞跃性幅度的提升,提高了商贸流通的效率和质量,对GDP的贡献率也达到了29.0%,也相对于2008年商贸流通业10.9%的贡献率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另外三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2 153.03、15 046.45、33 896.6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9 179.19、8 930.85、11 768.18亿元,分别占到GDP总值的75.5%、59.4%和34.7%。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以拍卖、典当为主的特色产业的产值总和分别为6 513.09、5 889.01、9 393.7亿元,总计北京、上海和山东的贸易流通业比例分别占到了第三产业的所占比例分别为71%、65.9%和79.8%,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3.6%、39.1%和27.7%,质和量上堪称国内楷模。

表3 2009年河北省与先进省市的就业人数的比较 单位:万人、%

第三,表3显示河北省2009年就业人口3 899.7231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1 483.6183万人比2008年该产业就业人口数量下降5万,占到比例38%下降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1 214.6911万人比2008年增长大约20万人,所占比例31.1%下降了大约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1 201.4137万人比2008年增加200万就业人口,所占比例30.8%比2008年增长约4个百分点,从就业人口的结构和数量来看,河北省整个的产业结构偏低,至今农业仍吸引大多数的劳动力,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与配第—克拉克定律违背,产业升级问题形式严峻;广东省2009年就业人口5 643.3416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1 536.6601万人比2008年该产业就业人口数量下降17万,占到比例27.2%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1 922.7453万人比2008年增长大约100万人,所占比例34.1%增长大约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2 183.9362万人比2008年增加90万就业人口,所占比例38.8%维持基本状态,尽管各个产业人口变动比例和产业吸纳人口的比例都是微小波动但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是一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江苏省2009年就业人口4 536.1302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896.8638万人,占到比例19.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 030.9148万人,所占比例44.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1 608.3516万人,所占比例35.4%,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的结构符合现代我国所处的经济阶段;北京、上海和山东2009年吸纳就业人口分别为1 255.0767、929.2393、5 449.8761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呈现为65.6759、47.5682、1 994.4467万人,分别占比5.2%、5.1%和36.6%,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63.8267、347.4523、1 741.1816万人,分别占比21%、37.4%和36.6%,第三产业就业人口925.5741、534.2188、1 714.1378万人,分别占比73.4%、57.5%和36.8%,从就业人口的结构和数量来看,除北京呈现出依靠商贸流通发展的典型形式外,上海和山东整体的经济发展规律良好,排除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外,上海和北京处于同一级别,而山东则表现出与河北相近的产业发展模式上,但从发展量上和发展的程度水平上看又是远远位于河北之上的。

表4 2009年河北省与先进省市的商贸业态比较

第四,表4所示的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支出额的数据对比,河北省的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支出额均与先进省市有很大差距。河北省整体的商贸业态趋于传统,仍以集贸市场为主,缺乏组织性,摊位经营现象严重,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形式缺乏,仅有的商贸大厦也在全国的竞争中处于被领导地位,引进外资的连锁企业和综合商厦数量少之又少,使得整体商贸流通业缺乏效率,质量低下,管理局面混乱。在业态的现代化程度上,2003年,全国连锁企业前10强中,广东和江苏的连锁企业各有一家入围,而在百强的行列中,两省的连锁企业数量更是占据了更多的席位,与此同时广东和江苏引进的外资连锁和综合商厦的数量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企业在该地区的覆盖率也相当可观。同时,京沪和山东在业态形式的应用上在全体也处于领先地位,连锁超市经营北京上海就占据全国十强的半壁江山,山东的农业连锁经营更是全国突出,打造出了像山东龙大、鲁花这样的业内领先企业,创造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而且京沪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上不断推陈出新,一直在商业模式上全国领先,例如京东商城、淘宝商城等一系列电子商务的企业异军突起,为整个地区商贸流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对比中突显的问题

与全国先进省市在商贸流通业的综合对比可以看到河北省现存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缓慢,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份差距甚大,与东部沿海省份的地位不相符,商贸流通业的极大发展缺乏支撑的基本条件;从上文的比较分析中我们认识到了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差距,经济增速虽保持正常的水平,但基数小的现实让河北省在与先进省份的竞争中极为不利,商贸流通业大发展的支撑气力不足。

其次,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三次产业吸纳人口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迟迟得不到升级,相比之下彰显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缓慢的局面,暴露了存在的相应缺陷。城乡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城乡差距缺口在比较中被放大,大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和精神文明娱乐被极大程度压制和束缚,商贸流通业规划没有达到城乡一致的水平;与先进省市比较下暴露的城乡差距问题对整个商贸流通的完整性的统一产生了障碍。缩小差距,使城乡消费理念进一步统一将是未来河北省进一步努力的朝向点。

再次,对外开放程度低,“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缺位,加大了商贸流通成本,降低了商贸流通的效率,财政支出力度受财政收入能力所限,投资环境亟待优化,对外吸引力不足,辅助优惠措施跟进不及时,市场环境保障不力;尽管河北省加大了整体投资项目的建设,但由于对外联系和依存度过低,使得河北省没有形成整体良好的对外经济形象,再加上产业结构低下,使得政府的整体税收能力不足,政府财力欠缺,在过去以往的整体宏观调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最后,省内缺乏实力强劲、外部适应力和竞争力强的商贸企业,不能给河北省商贸流通的大发展以有力的支持;在百强商贸企业中,江苏的苏宁电器、苏果连锁超市等,上海的华联超市、联华超市、康城仓储等,山东的三联家电、家家悦超市、新星集体等,北京的国美、京客隆等都位居前茅,其中十强据相关统计,上海和北京的商贸企业占据半壁江山,而河北只有形单影只保龙仓、国大连锁和北人集体,综合排名在全国范围内不具有优势。

4 河北省发展商贸流通的措施

(1)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分为:1)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采取联合、兼并、划转、托管等方式,推动资产合理流动优化重组。2)要积极采用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等方式,鼓励小型流通企业以入股、加盟的方式加入集团,形成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流通企业集团,提高流通业的集团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3)要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内部现有资源进行鉴别分类,对资源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定位,挖掘具有成长性的优质资源,通过国有资产划拨、股权转让或联合兼并等方式将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起来,形成核心资源。4)加强流通渠道建设,加强流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推行供应链管理,同时加强农村流通渠道建设,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出一批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增强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

(2)推广新型流通方式和管理技术,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具体分为:1)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多个领域渗透,加快城镇社区与乡村的传统粮油、副食品等商店向连锁超市或便利店转型的步伐。2)加快发展物流配送。重点抓好连锁经营和专业市场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提升传统仓储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建设生产资料分销企业配送中心。3)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发展服务业网络业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4)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提升传统百货商厦经营品位,改造提升专业批发市场,规范发展会展经济,加强商业街(特色街)建设,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5)推广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运用。6)制定流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产业范围、投资决策、经营政策。

(3)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改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快推进“三张网”建设。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是改善流通秩序的治本之策。要以“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建设为抓手,在此基础上构筑“现代农村流通网”,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群众举报等监督制度。

(4)把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的新方向。鼓励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仓储式会员店、折扣店、网上商店等有店铺和无店铺等业态的发展;鼓励民营、外资等非公经济发展商贸,鼓励其参与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鼓励组建大公司、大集团,形成主导流通市场的新格局;鼓励实行内外贸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鼓励生产性加工企业的物流实行社会化服务;鼓励汽摩、建材、家具、机电、化医、服装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培育发展。

注:①商务部发布的《2009/2010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3):9-12.

[2]黄福华.推进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战略[J].中国软科学,2004(3):130-13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31):3-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政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4):11-14.

猜你喜欢

就业人口流通业商贸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黑龙江省县域就业人口受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
画像即墨商贸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21.1万,美国2015年1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