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连锁董事内涵及作用机制研究
2012-04-21盘江河
盘江河
摘 要:首先回顾了企业连锁董事的概念,就其与企业独立董事和关联董事的区别进行了简单的辨析,并归纳了相关研究对企业连锁董事常见的度量方法。其次,从盈利与资源获取能力、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制度与市场化程度及所有权性质四个角度对连锁董事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对企业连锁董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连锁董事;概念辨析;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57-02
1 企业连锁董事的内涵
1.1 连锁董事与独立董事及关联董事的区别
论及连锁董事,人们常常将其与另外两类董事,即独立董事和关联董事相混淆,其实三者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证监会规定,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如果一个企业的独立董事同时也在其他企业董事会中担任独立董事职务,则其为连锁董事,事实上独立董事是连锁董事的主要形式。关联董事特指在发生关联交易的企业的一家或几家中担任董事职务,并且是关联人的董事,严格来说关联董事只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联企业担任董事职务才成为连锁董事。如果董事甲在两家以上的关联企业任职,其角色就是连锁董事,但在实际研究中董事甲更适合称作关联董事。
1.2 连锁董事的内涵
关于连锁董事的内涵,国内外學者在研究中均有涉及,但是总体而言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内涵体系。国外学者对连锁董事的内涵主要从个体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了诠释。Mizruchi(1988)最早对连锁董事定义作了阐释,他认为连锁董事是指个体成员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董事会任职并由此而形成的企业间关联关系。据此定义,在个体层面上连锁董事被定义为是董事的个人行为,而在企业层面上连锁董事则被定义为一种企业间的关系网络。不过几年以后,Mizruchi对连锁董事的理解却有了新的认识,在1996年的研究中作者重新指出,连锁董事是指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董事会担任董事职务的董事。该定义表明作者在对待连锁董事定义的观点上发生了变化,认为连锁董事仅仅是董事的一种个人行为,只体现董事的个体层面。据此定义,我国学者任兵(2001)对连锁董事做出如下理解,如果甲是A公司的董事,同时他又担任B公司的董事,使得A、B两公司因甲某而形成了连锁关系,那么甲某就充当了连锁董事的角色。不过国内在连锁董事定义研究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任兵、区玉辉和彭维刚(2004)的研究,在他们看来连锁董事是指一个企业的董事同时也是另一个企业的董事。同时他们还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对企业的连锁董事网进行了界定,认为连锁董事网就是企业因连锁董事而形成的企业间联系所构成的企业间网络。
2 连锁董事衡量指标的选取
在连锁董事的实证研究中对连锁董事测度指标的选择常常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现有研究来看,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基于社会网络学的角度,把由连锁董事而形成的关系网络视为连锁董事网,并根据社会网络共有的特征,如网络密度、网络大小、网络单元的分布、整体网络的中心度等来选择相应的测度指标。另一种流行的做法是采用连锁董事的数量指标来衡量,通过分析企业董事会人员的构成情况,尤其是董事的兼职和关联关系情况来测度连锁董事。不过在实际研究中,连锁董事的来源还常常涉及监事人员以及高管人员,即连锁董事并非一定是在董事会中任职,可以是在其他相关机构任职,如监事会,甚至也可以是在高管层中任职,只要是在两个企业中交互任职的人员都可以理解为是连锁董事的来源。
除此之外,还有的学者试图把两种指标结合起来研究,在研究指标选取时既涉及连锁董事的网络指标也涉及连锁董事的数量指标。
3 企业连锁董事产生原因分析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在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以及其他正式约束机制欠缺和不足的制度环境下,企业更有可能尝试通过建立连锁董事来增加自身社会资本和节约交易成本。结合我国的实际,本文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对解释连锁董事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1 企业盈利能力与资源获取能力
盈利是企业得以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制于多方面的影响,如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优劣等等。一般而言,企业若是拥有较强的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以及良好的外部关系,就会增加在同等条件下与竞争对手竞争的筹码,企业的盈利水平相应的会得到提高。段海燕、仲伟周(2008)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连锁董事成因做了探索性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其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和克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会积极谋求与其他企业建立连锁董事关系以获取资源改善绩效。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与其他企业构建连锁董事的动机就越强。此外,连锁董事作为企业外部一种特殊的连锁联结,也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进行外部沟通的渠道。当企业发展所需资源面临困境时,企业就会尝试建立连锁董事来增强外部联结,以塑造良好的外部关系,获取企业所需的资源。并且在企业尝试建立外部联结的过程中,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持续盈利能力以及竞争力强的对象往往成为企业建立连锁联结的首选对象。
3.2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
关于独立董事的引进对连锁董事的产生是否具有影响,一直以来是被忽略的一个问题。由于连锁董事不像独立董事那样在董事会中有专门的称谓和职位设置,尽管独立董事在很多情况下扮演了连锁董事的角色,但是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以来,由于邀请知名人士坐阵董事会不仅可以给公司带来资源也可以向外界传递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导致各公司纷纷邀请知名学者及业界精英担任独立董事。但是社会名流的有限性和企业的强需求形成了矛盾,这就必然出现个体成员在多家董事会任职的现象。因此作为单个的独立董事主体,其兼任的公司数目越多,其扮演连锁董事角色的可能性越大,而拥有独立董事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建立连锁联结的可能性也越大。无可置疑,自2001年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虽然由独立董事形成的连锁联结关系并未受到关注,但是连锁联结确实与该项制度的引入有关。
3.3 正式制度的完善程度与市场化程度
在企业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中,即包含诸如法律法规、契约等正式制度,也包含一些习俗,规范等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在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也离不开非正式制度的辅助,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交织在一起共同支撑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许多正式制度和规则往往缺乏稳定性,使得企业难以通过正式制度渠道寻求发展,这也为诸如连锁董事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空间。再者,由于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不均衡、金融和法律规章不健全以及政府干预的广泛存在等制度的制约,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建立连锁董事等替代性非正式制度安排来支持企业的发展。任兵、区玉辉、彭维刚(2004)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对上海和广东两地的企业连锁董事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上海的企业镶嵌于一个具有整体的、广泛的企业连锁网络中,而广东的企业却镶嵌于一个离散的、小型的企业连锁格局之中。段海燕、仲伟周(2008)也指出,连锁董事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受制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的生产要素或产品交易越倾向于由市场决定,因此对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需求以及非正式制度安排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就越小,进而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拥有的连锁董事数量会越少,反之则越多。
3.4 企業所有权性质的差异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产权属性不同,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地位。国有企业不但可以得到政府的保护,而且在产业政策、资源配置、行业规划等方面也会得到扶持和倾斜。而民营企业则不一样,由于不具有国企身份,往往在工商、税收、环境等行业规制中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因此在两类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中,国企天生就是一个“宠儿”,其最大的表现在于与政府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政治关联。这一突出特点,为国企在资金获取,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营造了一条天然的渠道。民营企业由于多半不具有政治关联这一点特点,所以在企业融资、资源获取等经营活动中只能积极寻求别的途径。作为与政治关联一样的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连锁董事,成了众多民营企业青睐的获取资金和资源的渠道。通过建立连锁董事,形成外部稳定的关系网络来获取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在以往研究中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认为该现象与我国的企业性质有关联。由于国有企业特有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其在资源与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优势,国有企业本身不及非国有企业更有动力和积极性去建立连锁董事,但是在整个连锁董事网络中,国有企业在其中的中心度最高,常常是其他企业选择建立连锁联结的目标企业。
4 连锁董事的作用机制
现代公司治理的本质已从代理问题下的企业内部制度治理延伸到企业外部的社会网络和裙带关系治理。在像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里,正式制度在市场化改革及资源配置当中依然起到基础性作用,在发挥正式制度基础作用的同时,辅之以非正式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再者,由于我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法制渊源的特殊性,为了拓宽发展空间,企业通过建立连锁董事,塑造稳定的外部关系网络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一方面,建立连锁董事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优惠的银行贷款、更低的企业风险、更强的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连锁董事关系网络企业间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获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带来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同时,通过关系网络还可以节约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弥补正式制度的“空白”,并对正式制度施加影响,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连锁董事还能给企业带来诸多社会效益,不少学者研究都发现,有愿望去建立连锁董事的企业往往会选择企业声誉高、企业规模大、企业效益好的企业为对象来构建连锁联结。这些企业不但可以为自身企业带来持续的资源和援助,通过与之构建联结也可以向外界传递自身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获益水平,这对增加自身企业信誉资本和良好形象无疑会起到巨大作用。因此,从这一角度看连锁董事除给企业带来前述所有利益外,更在于其发挥了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作用。
5 结论与讨论
非正式制度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补充,在现阶段依然是决定市场规则和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连锁董事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确实具有一些特殊的价值和作用,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较之正式制度更具效率。但是连锁董事的作用不能片面的夸大化,如果使然,这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恶性竞争。现阶段企业建立连锁董事应当合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合乎整个社会经济的整体利益,通过正当的、实际的、有意识的去构建连锁董事从而获取企业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当然,当前的连锁董事问题,也给我们这样一个思考,连锁董事体现的恰恰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规体系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Mizruchi M S,Srearns L B.“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ormation of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33):194-210.
[2] Mizruchi M S.“What do Interlocks Do? An Analysis,Critique,and Assessment of Research on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6,(22):27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