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知识管理技术优化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2012-04-18周玉华张丽芬
周玉华 张丽芬
(1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毕业设计质量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始重视毕业设计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与综合性管理,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来加强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和调控。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可在互联网环境下为身处异地的师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为毕业论文的全程组织和管理工作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系统主要实现毕业设计的报题、选题、网络论文答疑、资料交互、文稿评阅,以及答辩分组和成绩处理等功能。目前我国高校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建设已经颇有成效,但是,其中很多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还停留在建设初期,缺乏对网络信息时代知识管理的新特点的研究[1]。
1 知识管理技术与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知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另一类是隐性知识[2]。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结构化知识,比较容易获得、理解和交流[3];隐性知识由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等要素共同组成,通常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 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述,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1]。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显性知识主要涉及教师与学生个人信息、格式规范模板、论文题目、参考文献、优秀毕业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文稿等。隐性知识主要是散布在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资源,教师的教学经验、科研技巧、资源使用心得、学习体会、对个别问题的独特见解,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技巧、经验、方法等,以及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等都属于隐性知识。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必然要考虑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如何有效、快捷地传递给学习者,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什么是知识管理呢?知识管理就是运用技术工具和程序处理来数字化存储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智慧,并通过网络使得整个教育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传播、共享和访问[4]。应用知识管理技术优化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毕业设计管理平台较好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可以不断提高自身指导毕业设计的水平。
2 应用知识管理技术优化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措施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知识交流方式具有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的特点,如何使教师头脑中的知识、经验以最佳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3]。知识管理技术首先要实现对显性知识的管理, 即对已有的资源、文档进行管理,使之有序化;其次是支持和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知识管理技术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上,现有的知识管理工具主要包括知识编码工具(如数据库、知识仓库)、知识共享工具(如通讯网络、群件技术、可视化工具)和知识获取工具(如搜索引擎)等。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知识管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各种知识管理工具协同工作与互动以期达到的效果。
2.1 优化选题方式
国内大部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在选题上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出题,学生选题的方式。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可结合知识管理技术采用教师出题和学生出题的复合模式,给学生从选题到设计方法充分的自由度,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选题模块中,可利用数据库技术将系统中近几年相似论文题目列表,供师生出题时参考,从而有效避免重题现象发生;链接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电子文献、书籍等资料,规定学生出题前必须阅读一定量的文献与书籍,从中提炼有价值的知识后申报选题;学生申报的题目可以提交入库,供教务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审核。
2.2 构建选题测试子系统
系统中可设计一个选题测试子系统,系统分方向设计测试题。学生可以在选题前参加平台提供的测试,测试完毕系统可给出测试结果,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确定自己更适合于哪个方向,以便准确选题。同时也为教师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提供参考,确保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搭建知识共享平台
在构建知识共享平台阶段,数据库技术、开放的交互式平台、通讯网络、群件技术、搜索引擎等都会促进知识的交流共享。具体而言,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可使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教师与学生个人信息、格式规范模板、论文题目、参考文献、优秀毕业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表等信息,利用交互式平台和群邮件技术实现信息的发布,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可以从资源库中查找和下载所需要的资料。
2.4 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
利用知识仓库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为每个注册用户提供空间,用于分类存放收集的文章、书籍和地址链接。知识仓库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库,不仅存储下载的资源自身,而且存储着与之相关的事件、知识的使用纪录、来源线索等相关信息[5]。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进行提供良好的平台,其最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分类上。
2.5 链接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
知识的搜索和获取是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在平台上嵌入百度、Google等成熟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具有初级智能特性,它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实现模糊搜索,并且能够根据用户对各条搜索结果的使用频率,自动更新搜索结果,返回用户需要的信息,系统使用者能非常方便地获取各种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
2.6 在线答疑、在线学术讲座
利用可视化技术、Netmeeting等建立在线面对面交流系统,邀请校内外专家、知名学者在线答疑,举办网络学术讲座。通常,面对面交流的知识交换效率是最高的。由于学生外出实习地点分散,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实现面对面的交流相当困难。通过实时在线交流,大家可以就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专家、学者拥有的隐性知识可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学生,解决由于空间差异造成的难于指导的问题。
2.7 建立Blog模块
在毕业设计指导和交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如果不进行管理,这些信息和知识会随着时间流逝和人员变动而丢失,而将这些信息和知识积累,形成系统知识,就可以帮助新的学习者更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增加Blog模块,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其中发布文章,这些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内含许多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文章的阅览者可以在文章后面发表评论,这些文章和评论将永久保存。Blog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反馈平台,反馈实时方便。没有反馈的信息共享是失败的。通过Blog,无论专家、教师、学生, 都既是知识学习者也是知识传播者,相互之间不断发生着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有利于学生从专家、教师的言行中获得丰富的隐性知识,以及给以后的学习者提供很多参考[6]。
2.8 实现离线状态下的实时通讯
添加短消息网关,绑定手机,离线时平台能向有效用户的手机发送短消息提醒其接收邮件。当有新的邮件,电子邮件系统也能以声音、视觉等形式在收件人上线时对其进行提醒,使与毕业设计相关的事件处理更加迅捷及时,这一功能的实现要依靠通讯技术和群件技术的支持。
3 结论
毕业设计环节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对提高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借助知识管理这种工具和方法,改善知识流通环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而且有利于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高等院校内部其他教学环节实施知识管理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高等院校是社会重要的“知识源”,把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管理引入高校,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及其管理理念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吴海霞,张伟,冯伟.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资源网站建设的设计与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19(6):57.
[2]王方华.知识管理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215.
[3]杜渐.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研究与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13.
[4]Jeremy Galbreath. 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technology[J].2000,40(5):28.
[5]陈天,余胜泉.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23(5):63.
[6]梁兴连,运用知识管理理论设计网络学习系统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