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青霉素G钠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2012-04-18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吉林长春130012董国军董春梅谷雅平刘晓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4期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董国军,董春梅,谷雅平,刘晓云,朱 彦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发热、咽痛及头痛来院就诊。查体:T 38.8℃,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临床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曾用过青霉素)。给予抗感染治疗,青霉素皮试(―),0.9%氯化钠注射液(长春豪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S10012422)150mL加入注射用青霉素G钠(华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Y1004602),上午480万U,下午320万U,每日2次静脉滴注。当日下午注射完毕时间17:20,护士嘱咐留院观察30min后方可离开,17:50患者出现寒颤、肢端厥冷。查体:神志清,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180min-1。立即吸氧,给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抢救45min后患者症状缓解,70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诊断为青霉素所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
2 讨 论
临床上青霉素皮试阴性,注射中或注射结束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常见。但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极少报道,尤其该患者在此之前曾用过几次青霉素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抢救及时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静滴结束留院观察30min更是临床护师特别要严格执行的操作常规。还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无论任何药品,静脉滴注途径用药必须在抢救设施和人员资质完善的医疗机构进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