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地区经正规疗程治疗未治愈肺结核患者特征分布及原因分析
2012-04-18白城师范学院数学学院吉林白城137000高淑艳
白城师范学院数学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高淑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白城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2011年疫情信息网上报的白城地区肺结核现患1972例,筛查时发现120例超过治疗疗程而仍未治愈,其中男性85例,女性35例;城镇41例,农村79例;各年龄段分布为:15~24岁组11例,25~34岁组19例,35~44岁组51例,45~54岁组21例,55~64岁组11例,65~74岁组7例。
1.2 治 疗 规范化诊治是指按国家规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和“早期、联合、规律、足量、全程”的治疗原则进行判断。肺结核诊断标准:①病因诊断即痰中查到结核菌;②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确诊的临床病例。肺结核治疗方案为四联用药,疗程6个月即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4个月。四联用药包括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乙胺丁醇(E),治疗方案为2HRZE/4HR。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相对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性别分布未治愈率比较 1972例肺结核现患中,120例未治愈,未治愈率为6.09%。其中男性肺结核未治愈率为6.83%,女性肺结核未治愈率为5.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8,P>0.05)。
2.2 地区分布未治愈率比较 城镇肺结核未治愈率为10.41%,农村肺结核未治愈率为5.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9,P<0.05)。
2.3 年龄分布未治愈率比较 15~24、25~34、35~44、45~54、55~64及65~74岁组未治愈率分别为5.53%、8.08%、15.79%、4.72%、3.16%和3.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8,P<0.05)。15~24岁组未治愈率低于25~34和35~44岁组、高于65~74岁组(P<0.05)。25~34岁组未治愈率低于35~44岁组、高于55~64岁组(P<0.05)。35~44岁组未治愈率高于45~54、55~64及65~74岁组(P<0.05)。
2.4 肺结核未治愈率原因构成比 未规范化治疗98例(81.67%),耐药结核菌感染11例(9.17%),药物过敏及不良反应被动停药4例(3.33%),肺结核并发糖尿病6例(5.00%),肺结核并发营养不良1例(0.83%)。
3 讨 论
本组结果表明:白城地区肺结核患者未治愈率高于我国平均水平(5.00%),主要原因是白城城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的不符合免费治疗条件的农村肺结核患者因经济原因未能及时就医、未按疗程服药,导致结核病迁延不愈。在对不同性别、地区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学分析发现:城镇肺结核未治愈率高于农村,主要是在督导化疗中城镇患者比农村患者难于联系、难于沟通;不同发病年龄段肺结核未治愈率有差别,35~44岁组肺结核未治愈率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其原因主要是该年龄段为青壮年、且是家庭的主要劳动成员,由于其在家庭的特殊身份而忽视了疾病治疗。在对肺结核未治愈原因调查中发现:肺结核未治愈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肺结核 “早期、联合、规律、足量、全程”进行治疗,一旦症状好转自行停药,不进行定期复查。耐药结核菌的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患者是开始发病就感染了耐药结核菌,有的患者是未规范化诊治而产生结核菌耐药。另外,服用抗结核药物过敏和出现不良反应而被动停药也是未治愈的原因之一;有的肺结核患者由于并发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影响疗效而导致迁延不愈。针对调查分析发现的问题,为提高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应采取如下对策:加强督导化疗,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对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同时应研发疗程短的治疗结核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