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素食传统的现代意义①

2012-04-18吴锦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蔬食素食佛教

魏 鹤,吴锦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9)

佛教素食传统的现代意义①

魏 鹤,吴锦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9)

本文通过阐述佛教素食传统形成的必然性及其社会意义,表明素食饮食的传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体现了佛家对于众生平等的追求与对人类命运的深度关切。

佛教;素食传统;现代意义

提到素食饮食传统,人们会想起某种宗教。世界上的宗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素食主义的传统,这其中以佛教文化最为典型。

一、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

佛教诞生于印度之初,释迦牟尼为了让众生能够更容易的修学佛法,并没有对饮食采取特殊的习惯和规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允许食用三净肉(不见、不闻、不疑之肉)。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大乘经典对食肉做了严格的规定,不准信众食用肉食。如《梵网经》说:“故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1](P1005)。公元前后,以大乘思想为主的佛教传入中国,为素食的兴起提供了宗教、文化氛围。从历史上看,汉传佛教的素食正统思想,是在南朝梁武帝时确立的。

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针对“传统佛教僧伽的流弊,提倡菩萨慈悲严守戒行的新精神”[2](P404),以《大般涅盘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央掘魔罗经》等经文为依据,召开两次法会,颁布《断酒肉文》。武帝认为,饮酒肉不仅会断灭大慈种,还会因为杀害其他众生的生命,结下怨怼,以至于不得解脱。从519年开始,梁武帝凭借政治力量,终于成功推行了佛教的全面素食,“以‘断酒肉’为实践菩萨戒行之始,并以此新的戒律标准来匡正僧伽的行为。武帝‘欲成人之美,使佛种相续,与诸僧尼共弘法教’,乃提倡‘菩萨戒行’的新理念,并严格督促一切僧尼彻底实践。”[3](P169)从理论上宣扬了大乘佛教的思想,从实践上保证了断酒肉戒律的施行。自此以后,素食成为中原汉地佛教的饮食传统。

二、佛教素食传统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

在中国提到“素食”,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佛教的饮食禁忌,素食传统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已广为人知。其实,在佛教传入之前我国的素食观念就有一定的发展。例如,儒家强调服丧期间,必须断绝肉食。《仪礼·丧服》记载:“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中国古人在祭祀先人时要食素,成为孝道的表现方式。素食还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孟子·梁惠王上》:“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同时,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也视素食为美德,提倡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很多文人雅士主张崇尚自然,特别强调服食和行气,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为追求清气,奉行素食原则。道家求仙者都倾向素食,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要食粮,甚至断食五谷。受到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影响,一些僧人如道安、慧远等出自个人的意愿,把蔬食看成是一种苦行而选择素食。“在梁武帝以前,《高僧传》中出现大量的的“蔬食”高僧,为素食传统的建立提供了历史的依据。”[2](P393)

佛教的饮食习俗既与佛教的教义、戒律,密切相关,又因为僧侣寺院隐居山林的现实所迫,素食传统因之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佛教的基本教义包含了因果、平等、慈悲等基本原则。以菩萨慈悲为本的大乘佛教经典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从因果轮回的理论上阐明了食肉的会产生十八种过失。佛教理论认为有因必有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佛经指出,众生生死轮回中,都曾经是父母兄弟,亲朋故旧,如何忍心取而食之。食肉之人也会因此堕入恶道轮回,遭受无边的苦难。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轮回理论为广大信众戒杀食素、去恶扬善的修行提供了思想依据。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思想把自然与生命看成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宇宙一切生命的平等。佛教理论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未来都可以成佛。佛教指出,人与其他物种的存在价值是平等的,众生与万物终以解脱为旨归,人应与其他物种建立和谐、彼此平等的生存关系。佛教在轮回、平等的思想基础上,以慈悲为怀,认为食素可以免于杀生,能够让人们产生慈悲的心理,这是虔诚信徒应该具备的基本情愫,是对众生平等的追求。

除了佛教教义的规定外,素食传统也是现实所迫。包括释迦牟尼在内的佛教高僧大德在出家期间为了能够克制欲望、早证果位,都选择了素食。“蔬食有助于持戒,树立了苦行的修道形象,而且是德行的象征……蔬食者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断绝了俗世生活的习惯……蔬食有助于坐禅、诵经、持咒,是修道生活的助缘。……蔬食与忏悔亦紧密相连……僧人与民众接触频繁,必须获得信赖与尊敬,而蔬食的行为无疑是原因之一”[2](P395-396)。多数寺庙隐居于山林,只有蔬食一种选择,这也造成了佛教素食传统的必然。

佛教初传入中国,为了能够迅速适应与融合中土文化,在坚持佛教基本戒律的情况下,一些高僧大德以入世间的生活求出世间的解脱,吸收了儒道两家的养生思想,苦行修道,使广大信众争相效仿。《断酒肉文》的颁行使素食主义成为佛教饮食传统亦是必然。这一饮食传统不仅在漫长的历史中树立了佛家苦行慈悲的道德形象,更成为拯救苦难延年益寿的便捷途径。“佛教的信奉,基于祈求生命解脱的一种思想展现”[4](P379),“明代的妇女,亦不分上下阶层,不分知识有无、不分贞节烈妇或一般民妇,当自己或至亲遭遇病变、不测时,大半希望借由行善的力量或宗教的行为来转化乖违的命运。而世俗化的佛教教义自然成为她们痛苦之际的一种精神依靠,认为拜佛、念佛、诵经、礼忏、布施、斋素、戒杀、放生等善行可以使病情好转,‘即凡遇有疾者,宜劝其作善消灾,诵经礼忏’。尤其斋素一事是妇女经常履行,试图循此求得病愈的重要途径。茹素不仅易行,同时是涵养戒杀、放生等善行的重要基础,更被视为是治病和延长寿命的要素,‘即放生可得长生’”[4](P436)。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大乘精神中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理想与道家的清心寡欲、平淡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儒家“仁者爱人”的伦理主张结合,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和实践。著名学者方立天说过:“佛教,作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的解脱之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也是价值体系。”素食主义不仅是一种饮食选择与品位,它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即把人类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万物之灵长。

三、佛教素食传统的现代意义

素食在当今世界并非主流。但是,随着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如疯牛病、口蹄疫、SARS、禽流感等,使人们开始反思以往的饮食陋习,意识到肉食不仅会给健康带来风险,更是造成全球气体温室效应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工业化的生产模式饲养肉食动物,严重地浪费着谷物和水源,占用和侵蚀着土地,并且制造大规模的污染。“每年仅13亿头牛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占全球总量的18%,污染程度甚于汽车尾气。”[5](P8)“且农场动物每年产出约130亿吨的废弃物,即使是在污染防治措施严格的国家,仍无法避免氨及硝酸盐对土地、水和空气的高度污染。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种植动物的饲料,对环境造成了更深的伤害。”[5](P135)在今天,为了供给人类食用,每天被屠宰的动物数目惊人,“目前,地球上的鸡只数目,已比要吃它们的人类多出了两倍”[5](P134);工业化的畜牧业生产模式要消耗掉大量的谷物和水。饲料需求使耕地紧张,从而加剧滥砍滥伐;牲畜的饮用水和灌溉使水资源大量消耗——世界上许多大湖泊已经干涸,中国在过去的50年里消失了243个湖泊;草原由于过度放牧逐渐沙漠化,沙尘暴也越来越严重。

工业化生产模式为主导的食肉体制不仅是造成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的罪魁祸首,大量食用肉类还是当今时代人们健康长寿的大敌。近些年来,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病率已排在前几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这些病几乎都是“吃出来”的,含饱和油脂及胆固醇高的饮食,是导致动脉硬化的直接原因,动脉硬化导致心脏病及中风的发生。不仅如此,美国学者经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促进肿瘤的发展,而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能抑制肿瘤的发展。”[5](P43)美国的肉类消费量居世界前列,其国民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患心脏病,且有50%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日本在二战之后也曾经效仿美国的饮食习惯,结果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迫使人们又恢复到传统的以粗加工的谷物和豆类为主的饮食习俗。在中国近年来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也成为人们的健康杀手。而历史上,不论是过去,还是现代常年食素的高僧们却有很多是长寿之人。现代高僧虚云法师活到120岁,印顺法师96岁还耳聪目明,直至百岁圆寂。“在发达国家中严格素食者和过着健康生活(指低烟酒摄取量)的肉食者的死亡率相同。这死亡率(90岁前的每年死亡人数)约比一般大众的死亡率低50%。”[5](P284)过度的肉食饮食习惯不仅会威胁人类的健康,造成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对动物权利的侵害。富国以经济强势的地位,滥用本来可用全球消费的谷物饲养牲口,造成新的经济上的不平等。“我们在道德与政治生活上全都存在‘介入坏事’。”[6](P215)

随着人们对素食的研究与了解,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兴起素食主义潮流,在佛教传播和影响比较大的东南亚地区素食者多,但是近年来在以肉食为主的欧美等国家也出现了素食主义的风潮。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营养学家,甚至医院、疗养院也加入素食主义的行列。人们有的为了健康食素,有的为了信仰食素。当然,素食也并非是佛教徒们的专利,为了健康、环保,人人都可以奉行素食。从信仰的角度来看素食传统,它是严格的充满神秘色彩的禁欲文化,往往令人裹足不前;但从日常养生与全球问题的角度看,素食传统似乎是人类面对生存困顿的最好选择之一。在这样的选择背后,映照着佛教哲学普度众生、慈悲为怀,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度关切。佛教价值观认为,不是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而是把自然与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即统一神圣的圆满。从平等的观念出发,以慈悲为胸怀,以世俗化的生活为依托,以超越有限为夙愿,必然以顺应自然为手段,而不是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佛教的教义理念在世俗化的世界里必然是纯净简朴的生活方式,节制欲望、反对贪痴,赞同义务、充满责任和怜悯。

佛教素食传统作为古老的人类智慧,它是佛教教义世俗化的窗口。在现代,随着素食主义影响的扩大,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这种古老的文明,关注源于需求,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更需要健康的心灵。佛教的素食传统与其文化无疑成为可供我们借鉴的生活方式之一。

[1]梵网经:卷下[0]//大正藏:第24卷[M].

[2]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第四卷[M].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颜尚文.中国中古佛教史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4]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柯林·坎贝尔,约翰·罗宾斯,等.素食有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6]福克斯.深层素食主义[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G122;B94

A

1007-9882(2012)01-0141-02

2011-12-17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资助(JY BZZ—JS031)

魏鹤(197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吴锦娟(1954-),女,北京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田丽华]

猜你喜欢

蔬食素食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唐人蔬食观探析
佛教艺术
蔬食对健康的十大好处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adverse effects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A meta-analysis
素食主义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春季素食小菜
家居产品的“素食主义”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