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时代价值①
2012-04-18王少青
王少青
(佳木斯大学行政管理服务中心,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谈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时代价值①
王少青
(佳木斯大学行政管理服务中心,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新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重新审读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
一、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1956年底,当中国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候,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方法解决,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矛盾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
1.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科学概念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毛泽东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有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他们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将继续存在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差别的论断,但是因为他们没有亲身参加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只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作出的预测,所以并未对这种矛盾给出科学的界定。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联系本国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了比较具体的研究,他说:“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将要消灭,矛盾还会存在。”[1]继列宁之后,斯大林在1925年召开的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总结中,曾指出过“内部矛盾”这个概念,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在1930年11月《给契同志的信》中,他又继续指出了“结合内部的矛盾”这一概念,但不管是列宁或是斯大林,都没有明确指出过“人民内部矛盾”这个概念。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毛泽东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中的矛盾时,科学的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2]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概念。
2.确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科学结论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讲话中,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3],阶级斗争虽然还存在,但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它将在各种社会矛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些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加以正确处理和解决,只有这样,在我们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应从过去以解决阶级斗争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转为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科学结论。这里毛泽东已明确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并构成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3.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法
虽然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便可能发展成为对抗性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毛泽东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思想基础之上,在总结斯大林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仅概括了人民与敌人的范围,并且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4]并将其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当然,对于各种不同的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如:在经济工作中对于各种利益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文艺发展问题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等,大大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
1.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表现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领域中仍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矛盾,如生产效率与公平分配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之间的矛盾、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乃至于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如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反映出解决物质利益矛盾的重要性,可见民生问题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为解决其他领域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2.在政治领域中的主要表现
新时期,在政治领域中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党政矛盾、人民民主权利受到限制引发的矛盾、干群之间的矛盾等等,但干群之间的矛盾尤为重要,有些地方甚至会有对抗的情况发生,这给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蒙上了一些阴影。“人民内部的诸多矛盾往往通过干群矛盾集中体现出来,干群矛盾在一个时期内将成为社会矛盾的敏感点,干群矛盾处理如何,将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问题。”[4]这些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影响着民主政治的建设,如果不妥善处理,将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
3.在文化领域中的主要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新旧观念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突显出来。尤其是随着一体化的发展,外国文化不断进入本土,各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便成为民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障碍,胡锦涛指出:“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严重挫折,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复杂矛盾和困难,在一部分群众中确实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困惑,甚至我们的一些党员和干部也程度不同地产生了信仰危机。”[5]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已由过去的“一元”变成了“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文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严峻挑战。
4.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主要表现
由于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政府偏重于经济建设,过多地注重G DP的增长,在分配公共资源的过程中,大部分分配到经济建设领域内从而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导致了政府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在医疗保险、老弱病残人员救济、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救济上的一系列问题。社会改革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后使之与改革的深化不相适应,由此必将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效果。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处理与协调诸多的矛盾,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1.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平稳且较快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要加强经济领域的和谐。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只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来源,才能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提供力量。所以,要想实现我国经济领域的和谐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和谐社会要求团结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这一切都同我们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密切相关。当然,团结稳定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矛盾和斗争,虽然我国处于平稳较快发展时期,但仍然存在着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只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政治上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继续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政治上的安定团结是重要的政治条件,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
3.和谐社会需要文化蓬勃发展
社会文化不仅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在思想上的反映,而且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需要文化繁荣。现实社会中文化领域的矛盾是广泛存在的,所以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更进一步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把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和谐社会要有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既是一个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关系又是一个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含融的关系。党和政府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蓬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当前,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人民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居民生活环境还有待提高等等问题的存在会使人民群众产生不满情绪,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当前我国社会领域的矛盾,才能构建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在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人民内部矛盾是普遍存在着的,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告诉我们,人民内部矛盾用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协调解决的,但如果麻痹大意或失去警觉,矛盾的性质会发生转化,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同样高度重视协调各类社会矛盾,使社会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和谐。
[1]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9.
[4]梁周敏,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0.
A841.6;D61
A
1007-9882(2012)01-0015-02
2011-12-28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W2009-223)
王少青(1961-),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行政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政工师。
[责任编辑:高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