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轨制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构想
2012-04-18曾文
曾文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高校双轨制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构想
曾文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探讨和实践已经进行了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我们收集的资料来看,绝大多数的学校在体育课的改革上趋于一致,即实施的是俱乐部教学模式,这种结合学生兴趣取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培养。但是,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这种模式还不能真正称之为俱乐部,只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升华,即打乱原有行政班级授课形式,学生结合自己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的混班上课形式,仍然是教师教,学生学。而高校课外俱乐部作为学校体育最具活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部分,其发展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发展缓慢。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特点、现行管理体制之不足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体育发展的俱乐部管理体制。
俱乐部;高校体育;体育俱乐部
一、前言
自2002年8月6日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司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各高等院校在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1]对体育课程进行了新一轮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从目前看主要形成了三种体育教学模式:一是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二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三是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从收集的资料看,绝大部分院校实施的是课内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少部分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而课余活动俱乐部是学生社团自发的一种组织,具有独立性,没有课程“教学”含义[2],被定义为课内俱乐部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因而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学校体育群体竞赛活动主要以班级或系部(分院)组织为主,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参与,纵观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也有体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但是其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中外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侧重点的不同既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体育发展观念、管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促进课内、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共同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1.体育俱乐部教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1)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2)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应该贯彻和渗透到体育教学各个方面,开发教育的潜能,才能全面提升培养人才的层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这是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
(3)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学改革是学校教学体制和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本身包容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因此,体育教学改革理应走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前列[3]。
2.体育教学俱乐部运行模式
(1)学校教学时间上、下午分块,体育教学俱乐部一般以某一教学时间分块打乱上体育课的行政班级,重新组织项目教学班,管理方式虽然有变化,在计算机管理的条件下,可操作性强,也有利于其它学科组织教学课程。
(2)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安排在行政工作时间上,这与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工作量的安排相适应。
3.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特点
(1)满足学生主体的选择性:体育教学俱乐部在某一教学时段打破行政班级让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某一时段提供大量的项目内容分别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针对项目的对抗程度进行判断和选择,可以发展或弥补学生的个性。
(3)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过去教师什么都上,如同万精油,老师有的专项不对口,自己的专长不能很好的研究和发挥,教学效果差。实行教学体育俱乐部后,教师可以一心一意的研究自己擅长的项目,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组织性和实效性。
(4)满足学生广泛性需求:大多数学校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期或不同年级让同学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使得同学在体育必修课期间能够体会到不同的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运动内涵和运动带来的快乐。
4.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之不足
(1)场地设施不足:由于扩招、场地建设滞后等原因,体育教学俱乐部开设的项目受场地设施的制约,尤其是热门项目问题更突出,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选课。
(2)教师师资不足:一个学校体育师资是有限的,而且要分配到不同的年级开课,这就造成了在某一时段上课教师的人数受到限制,不能什么项目课都开出来,有的时候甚至热门项目都无法开出,也没有达到体育教学俱乐部自由选课的目的。
(3)无法满足高年级学生的需求:教育部规定体育必修课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教学俱乐部组织形式主要是针对一、二级学生,而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程,无形中将三、四年级的学生排除在外。
(4)没有发挥学生的能力:体育教学俱乐部在组织教学和活动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与传统教学法相差不大,考核仍然以技术、技能为主。尚不能发挥俱乐部的特性,即自主性、民主性、义务性和创造性。课程结束俱乐部随即消亡,学生没有归宿感。
(二)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1.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存在的主要形式
目前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主要存在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有学生自发的根据共同兴趣爱好组成的俱乐部;第二种是有学校根据体育课程编制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外俱乐部;第三种是有体育教师课余将场地承包下来,组建的收费性质俱乐部。
2.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相对滞后
从岳保柱、李金珠、颜英、王京琼、徐伟强、介春阳、吴秋林等学者分别对安徽、江西、广州、湖南、青海、河南、华东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调查来看,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课外体育活动看成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从属于体育课,为体育课教学服务[4]。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有的学校只考虑它的延伸性,体育课练什么,课外体育活动就练什么,忽视学生对运动的多兴趣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5]。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运作方式以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要求,过分强调集体化,在这方面表现尤为充分。目前很多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社会团体形式存在,往往由团委组织,不作为学校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在缺乏专业性管理下,任由其自生自灭。
(三)国内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滞后的原因
1.高校主要工作重点的使然
体育俱乐部是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俱乐部是西方大学体育取消必修课后的一种自主组织形式,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1962年国际大学体育联盟在取消体育必修课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体育教育,大学只是应用和实践的场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体育必修课呈现弱化的趋势。这种弱化的趋势是以西方国家发达的社会体育、充足的体育设施以及体育生活化的意识为基础。但是,在我国由于群众体育基础较薄弱、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较低、学生部分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等现实条件,体育必修课呈逐步强化趋势[6]。校内体育工作在如何上好体育必修课上投入了绝大多数人力物力,而在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上的投入相对弱化。
2.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认识不到位
我国的学生在中、小学期间运动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经历高考后身体素质下降很快,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搞得好可以快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修养,为课外体育活动创造有力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多数学校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扶持并没有到位,认为其是从属地位,可有可无的大有人在,没有看到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得好,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远大于体育必修课的效用。因而,没有将课外体育俱乐部放在与课内体育俱乐部相等的位置来抓,其中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认识不到位,不重视是主要原因。
3.学校管理组织架构不合理
当前学校在体育俱乐部管理的结构上存在多种形式,但是主要的有三种:一是由主管校长→体育主管部门→专项俱乐部的三级结构;二是由主管校长→团委→专项俱乐部的三级结构;三是由主管校长→教务处或二级学院→专项俱乐部的三级结构,但这种形式只占极少数。从以上这些管理形式看,分别都存在其不足之处。首先,体育部门作为二级管理部门的形式,其主要是由体育教师兼职来负责专项俱乐部的管理,即体育教师除了要上好体育课外,还要负责管理俱乐部的运行。从对一些高校教师和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中发现,当前各高校体育教师上课的工作量远远超出了学校规定的工作量负荷,体育教师在完成上课工作量后还有科研、训练等任务要求,因而管理俱乐部其精力受到限制,如果数量增多必然难以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团委作为二级管理部门形式,其更难以驾驭管理工作,一是团委工作人员有限,二是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三是缺乏场馆的支配权。第三,教务处或二级学院参与管理,其所面临的情况与团委参与形式基本相似。
4.运动场地缺乏与使用不合理
近年来由于学校大规模的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运动场地的建设滞后,制约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其次,很多学校将体育场馆管理从原先体育部门管理独立出来,成立了场馆管理部门,人员基本是行政人员加一些临时性工人,缺乏专业管理技能,管理不科学,场地不能有效利用,一边是学生没有场地用,一边是场地空着不给用的现象常常出现。第三,场地除了为教学、训练、竞赛服务外在课余活动时间实行高收费开放,场馆成为创收的工具,对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双轨制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对策
(一)双轨制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各高校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上较好,学校较为重视,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这也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实情。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能使学生在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上得到较快的提高,同时在体育卫生、健康知识方面得到系统的学习,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高校在体育教学俱乐部这一轨道上还应不断加强和探索。另外,我们也应看到课外体育俱乐部这一轨道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从俱乐部的组建、管理队伍的建设、民主决策的程序、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俱乐部的发展等等都要学生自己去解决,这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是体育教学俱乐部难以做到的。因而,将课外体育俱乐部放到与体育教学俱乐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形成双轨共同发展的局面,使其相辅相成,必然能全面促进高校体育活动的发展。
(二)双轨制体育俱乐部管理的组织结构
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学校体育部和团委等组织在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方面都存在一些困难,没有能够很好地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提高到较高水平,很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心,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将体育部的专业性与团委的社团性集中起来,其功能类似美国公立大学的“娱乐体育部”。工作人员由体育、计算机网络、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其主要任务,初期是负责校内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宣传、推广和组织,研究不同类型俱乐部的基本章程、俱乐部的组织建设、俱乐部的运行规范、俱乐部的注册、俱乐部会员的转会程序等等。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学业压力较重,很少有参加俱乐部的经历与经验,不经历一定的系统的培训很难适应组织和管理俱乐部的工作,学校建立专门机构将那些有运动技能、有管理能力、有兴趣参与管理的同学发掘出来,组建俱乐部或成为俱乐部的管理骨干很有必要;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心其任务可以向更高水平拓展,如组织校内分项俱乐部联盟、对外交流、市场开发与运作、信息交流、网络建设、法规与政策研究的等等[7]。
场地的管理权限是关系到课外体育俱乐部能否广泛开展的关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学校之所以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不起来,除其他原因外,往往是由于场地管理权分别属于不同部门,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互相掣肘的现象。因此,将场地的管理权放在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心能够较好地适应全校各部门活动的需要。因为,学校体育部门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会、团委、二级学院等部门的群体文艺活动一般在开学初就已经计划安排好了,比较有规律,相对固定,比较好统一安排,而课外体育俱乐部数量多,活动频次多,较难安排,场地管理权归属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心,最便于灵活管理。
(三)体育俱乐部双轨制管理运行的任务不同、方向一致
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外体育俱乐部分轨运行,在主管校长统一管理下分别由体育部和课外体育俱乐部中心分别来管理,体育部专注抓教学,俱乐部管理中心专注抓应用,能够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各自的弱点。体育教学俱乐部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卫生、健康知识,课外体育俱乐部在这方面是相对弱势。课外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主要工作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应用体育知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交流、开发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这方面又是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弱势,但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方面看,两者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建竞赛平台,促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8]。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联赛制的建立是促进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的良好基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很多学校在课外成立了一些体育俱乐部,但是却没有自己的联赛,无法将各松散的俱乐部联合在一起,学生参加俱乐部光练不赛,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激情、满足感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以及归属感懈怠,俱乐部变得没有生气。据王阳春等人的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联赛制是课外体育活动最好的组织形式。[9]说明联赛制平台是符合当今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需求的,应大力发展。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竞赛平台能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可以将松散的俱乐部扭合在一起,形成俱乐部联盟,共商发展规划。
2.可以促进俱乐部内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服务化[10]。
3.能激发会员锻炼的激情,培养会员的集体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以及促进俱乐部的历史传承。
4.有利于俱乐部品牌形象建设和扩大。
5.有利于俱乐部的对外交流和引入赞助资金。
6.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避免了校运动队或二级学院代表队只有少数人员能参加的尴尬局面。
五、结论
高校在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中主要还是偏重于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较多,发展方向基本取得了共识,主要以提供多种选项课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掌握一、二项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但是,体育教学俱乐部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和发展的颈瓶,如教师师资在单元上课时间内不足,场地器材不足,教学俱乐部不具备一般俱乐部的特性等等。而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重视程度不够,定位不恰当,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组织机构。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空间极大,在国外发达国家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甚至超过课内体育必修课,因此,学校应将课外体育俱乐部放到与课内体育俱乐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使得两条轨道共同发展,建立建全与双轨制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开创学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新局面。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2.
[2]汪英.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81-83.
[3]刘志敏,凌青东.我国普通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100-103.
[4]岳保柱,周晓娟.安徽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6):146-150.
[5]冯寿海.试析高校体育俱的运作方式与管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19-20.
[6]许斌,戴永冠.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7):113-117.
[7]隋晓航.中美两国大学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比较[J].体育学刊,2007(7):92-94.
[8]詹荣海.试论理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4):62-64.
[9]王阳春.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趋势——联赛制[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4):88-89.
[10]傅光磊.德国学校体育俱乐部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4):14-15.
G647
A
2012-03-02
曾文(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方面的研究,E-mail:zengwen63@sina.com.
2095-3046(2012)04-0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