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食俗的教育价值探讨※
2012-04-14吴小莉
吴 忻 吴小莉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经历了时间淘洗、实践锤炼的中国传统节日食俗,因其独特的文化意蕴,使它和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哲学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传承了历史又立足于时代,具有极强的社会渗透性、持久性。它以无形的意识、合理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着学校和课堂教育的不足。笔者曾撰文论述了传统节日食俗的文化意蕴[1],而此文则试图对中国传统节日食俗的教育价值进行重点探讨,揭示其文化价值与时代精神的一致之处,重点分析其以物喻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 传统节日食俗承载的文化资源
1.1 应节食品承载的传统文化资源
我国传统节日食俗中的应节食品从远古发展而来,长期积淀凝聚,多利用本区域丰富的、易生长的天然资源作为原料,就地取材制作食物,以物喻理、独具韵味。“饮食象征文化是人类饮食生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现象,它把饮食这一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生活活动形式视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通过人们在各种仪式过程及日常生活中,利用特定的食物、饮食器具和饮食行为作为媒介或载体,采取类比、联想等直观而形象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将隐藏在群体和个体内心深处的欲望、愿望、情感、情绪、个性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充分地表露出来,起到传递信息,沟通人际关系,规范行为活动以及认识自然与超自然现象的功能。”[2]如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见于唐代,那时这种食品称作“面茧”“圆不落角”,宋代周必大的《平园续稿》一书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清著名诗人李调元曾作诗吟咏:“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体现了中国人期盼在新的一年团圆和睦、社会和谐、康乐幸福的心愿,借“元宵”表达“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是辩证地引导社会矛盾朝“和为贵”方面转化的愿望。又如清明、端午时节,物候将发生重大变化,万物生长,而瘟疫也悄然发展,人们创造了顺应自然时序变化的食品,如在南方人们多清明外出采“青”,用艾青做青团,北方做枣饼、麦糕等。艾青是早春植物,有驱毒明目的功效,吃青团意味着眼睛清澈明亮,同时寓意百姓希望统治者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根据金武祥辑本《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农历五月是北方黍子成熟的季节,即用新熟的黍子做粽子(角黍)。粽子,古书也写成糉子。“黍”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节令食品,顺应季节变化,代表着新季节的到来,是古人“敬天”“顺天”理念的表达;同时,通过食用五毒饼、五毒菜,饮用菖蒲酒、雄黄酒、朱砂醑,使用菖蒲、艾蒿、缠五色线等来辟除引发疾病瘟疫的神秘邪气。端午节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各自的理解,还使它负载了对古代圣贤(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的纪念。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第一次完整记录了粽子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以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3]直到今天,端午依然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应节食品所象征的文化内涵,不仅表达敬天与尊祖、宣扬天伦道义,而且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念,使它成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情感释放、道德诉求和精神需要的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屈原、勾践、伍子胥、介子推都具有典型的爱国情操、保国忠良,并且是社会的悲剧型人物。屈原寄楚国的振兴于楚王,以图统一中国,其愿望和使命和前途,在个人和历史之间产生激烈冲突中,屈原对自己的愿望抱着“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决心,上下求索。人们尊敬他的爱国情操和执着精神,在五月端午以粽子纪念屈原。伍子胥遭受诬陷自杀身亡,其尸体被吴王抛入钱塘江,人们在端午节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纪念他。介子推是保君之忠臣却在君王登基之后被烧死,人们在清明节以“寒食”纪念他。屈原、伍子胥、介子推在传统节日中的地位,说明了其广泛而坚实的民族性基础,百姓同情他们的遭遇,赞扬他们的精神,代表了民众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民族的依恋与热爱。因此,特定食物作为媒介或载体,演绎着传统的“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的“格物致之”教化思想。由此可知,经历了历史积淀的应节食物已成为唤醒民众对爱国精神的情感体验的催化剂。
1.2 食俗活动仪式蕴含的儒道文化资源
深沉的民族感情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在传统食俗仪式活动中,我们的祖先始终把天、地、人、社会融为一个不可游离的生命整体,形成一个以人道、人性、人格为本位的大文化网络。每一个食俗仪式活动都负载着民族的情感,大多折射着社会的心理和意识,渗透着浓郁的道德情怀,成为民族思想感情的表达。
清明成为祭祖的节日源于东周的介子推墓祭,至唐已成为定制。《旧唐书·玄宗纪》:“寒食上墓,宜编五礼,永为恒式。”古代“寒食”指全国禁火,用艾蒿做的“青团子”、乳酪、麦膏等献祭。诗云:“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用各种形式的祭奠活动寄托对贤人的哀思与怀念。
浙江地区五月端午为纪念“千古孝女”曹娥而举行的“曹娥庙会”,可以说是香客、卖主、戏客、商贩的大聚会。曹娥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五年(公元130年),为上虞皂湖曹家堡人。自她投江救父事迹流传后,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令度尚为其造墓建庙,并立石碑,由弟子邯郸淳撰写碑文。公元1993年,上虞市文物管理所募资重建正殿暖阁,重刻曹娥座像,重铸铜香炉,并恢复蒋中正书“人伦之光”匾。曹娥庙有近两千年的文化积淀,其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楹联”饮誉海内外。而今在端午节纪念孝女曹娥的庙会,以弘扬“孝”文化为主线,表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代思想道德情操相映成辉的盎然生机,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浙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模式以儒道文化价值观念为基础,孔子儒学“以德敬天”的“德”,“孝以祭主”的“孝”,以及由德和孝衍化出的“忠”都在食俗活动仪式中以象征的形式演绎出来,从原始宗教祭祀鬼神的习俗仪式,演变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给予中国历史、政治以及文化以最基本的影响。因此,原生态的食俗活动仪式担负了传播儒道文化的使命,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载体。
食俗活动仪式独特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使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依存、统一于一体,它真情实感、紧扣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以有形之体承载无形之魂,它所积淀的文化体系使我们能更了解自己的过去和眼前的处境,因而它涉及到了对人的思想教育和影响。
2 传统节日食俗的教育功效
2.1 生动地引导现代人的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
当前,不同阶层之间经济、社会地位的差距对一部分人造成深刻的影响。物质利益的诱惑很容易使一部分人追求功利化的价值观,容易过多地关注自身利益而缺少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与奉献精神,因而在纷杂的现实面前很容易感到迷茫困惑,影响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
节日食俗文化在历史的嬗变中,由于其表征的文化精神与历史社会、儒家文化紧密联系,最大限度地融入各时代对此价值的新理解和看法。食俗文化演化社会风俗、行为习惯、实践风格,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形态,它们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显而隐的文化形式表达时代精神,以人物的具体形象代替精神的抽象存在。爱国忧民的屈原,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楷模;伍子胥的忠诚、勾践的奋斗精神、介子推的至死不渝、曹娥的孝顺等也丝丝入扣地深入民心,因此节日食俗中对人物纪念的可感性和形象性有利于普通民众的接受和理解,这就使节日食俗具有极强的道德价值张力。
节日食俗通过应节食品、活动仪式把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家庭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共同的历史背景活泼地表现出来。古人用它来启迪后人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人生目的;用它传达“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朱熹《语类》),即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立志”为本意的教育目标。节日食俗的体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文化中施教方式与接受、领悟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使人们在快乐氛围中仁和谦让,彬彬有礼,身心体悟,通达透彻,其对思想的启迪和影响很大。
2.2 自然地坚守传统的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
传统节日食俗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它关怀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理性,并以色彩趋吉、形状雷同、名称谐音等形式来体现这种愿望。以春节迎新、元宵闹灯、清明踏青、端午备夏、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玩秋……,蒸年糕、包饺子、做汤圆、裹粽子……,营造普天同乐、感恩先人、与人为善、人际和气、天伦乐融的氛围。在这里,人的立场、视点、生命和情感与外物融为一体,同情同构、物我不分,人的感情通过物得到显现。通过食俗承载思想文化,使人的感情得以揭示,人情、物性水乳交融、相互印证、相互象征又相互昭示,正是这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滋养了民族以及民族的心灵。节日食俗文化流传久远,其影响广泛,因为它基于两种需要:一是美食娱乐方式是追思本族历史传统的最好载体,反应了人们热爱本民族、企盼民族和谐的需要;二是节日食俗表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是非常富有生活情调的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应节食品有了许多创新,食品上添制了各种纪念物的造型,色、香、味、形俱全,使人的耳、目、口、鼻、身都得到了美的滋养。
如中秋节又名“团圆节”,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以月饼应节。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苏东坡有诗咏月饼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一天假如缺少月饼,其节日之乐也定然锐减。直到今天,虽然我国古代一些点心品种早被历史遗忘,但月饼却越做越精,久盛不衰。这种特色的形成,不一定见诸文字规定,但却能形成一种道德力量,与国人的思维方式、循环发展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中和之美的审美崇尚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节日食俗也以它那令人愉悦的可感形象,通过美的鉴赏、情感的变化,扬善弃恶,分辨美丑,达到“好德”“乐徳”的境界,从而升华人们的思想情操。
节日食俗默默地坚守着传统的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总结着自然规律,顺应着潮流,改善着方法,潜移默化、有的放矢,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起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定作用。可以说,它运用教育智慧、生活教育实践弥补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缺少的一种状态和境界。
在现代,节日食俗运用富于时代感的表现手法,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演绎中国几千年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超越精神、创新活力和核心价值体系,展示了中国的古老文明与精神活力,让人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中。
[1]吴忻.论节日食俗的传统文化意蕴[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14-16.
[2]瞿明安.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J].史学理论研究,1995:(4):45-52.
[3]吴均.续齐谐记[M]//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08.
[4]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