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思考
2012-04-13吴庆国
吴庆国
对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思考
吴庆国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
国家和地方正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然而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进程相对缓慢,其中师资力量的不足逐渐成为制约课改进程的关键因素,在年龄结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
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是关键。而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因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又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新时期能否承担课改的重任,是关系到课改在农村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改革与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仍普遍存在平均年龄偏大、思想素质偏低、业务能力偏弱等问题,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
(一)稳定中青年骨干教师
有些农村小学的中青年教师经过几年或十几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逐步成长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他们往往承担着所在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在教师团队中具有示范与引领作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农村小学普遍存在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的现象,学校必须切实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要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各级教育单位和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骨干教师安心从教。
(二)合理分流老年教师
在农村小学的老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理念陈旧、工作积极性不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低等问题,但也不乏一些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教学能力强、教育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并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型教师,学校应从老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对有教学优势的老教师给予恰当的培训使之胜任一线教学工作;对有管理优势的老教师适当分配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或后勤管理岗位上;对无任何优势的老教师可以通过改革教师内退制度来解决,将农村教师的内退年龄适当提前,动员这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提前退休,分流离岗后作妥善安排。
(三)补充优秀青年毕业生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继续办好师范院校,合理安排农村小学教师编制,做好新教师的增补工作,宏观上保证新老教师的进出平衡。出台优惠政策,规定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吸收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各地区农村小学任教,不断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同时,进一步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除每年按照政策分配新毕业生外,面向其他专业毕业并已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应、往届毕业生进行公开招聘,把聘用的新教师安排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使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逐步年轻化。另外,继续加大“特岗计划”的实施力度也是吸纳新教师的良好渠道。
(四)建立灵活的教师交流机制
加大力度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兼顾刚柔并济。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适当刚性制度约束教师随意流动,探索多样柔性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城乡教师双向交流[1]。实行教师动态管理,促进县城教师和农村教师互动。例如,建立合理的置换机制,以一至三年为一个周期,互换城区小学和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岗位,给农村小学增添活力。建立县城青年教师轮流支援农村小学制度,确定服务期限,服务期满调回县城。在农村小学服务期间,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方面给予照顾。另外,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县以上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小学任教,作为以后评定职称、评优提干的必备条件。
二、加强师德教育
(一)加强有效的理论学习
师德教育的关键还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更大。所以,要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系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座谈、讨论、自我反思和师德知识竞赛等有效方式,提高教师对师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陶冶教师的情感,引导教师的行动。
(二)开展有效的主题活动
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农村小学可以举行师德事迹报告会,开展观看有益电影、师德演讲、评选师德标兵等有效主题活动。此外,也可以利用“党的生日”、“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有效的主题活动,让教师把师德规范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中,随时随地受到生动具体的教育,从而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使师德规范成为教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要开展一些有效的主题活动,来重点加强他们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
(三)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
师德教育要靠一整套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使教师在师德修养中有章可循。根据小学教师特点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律,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等制度,如《教师师德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对学校的考核评估,将师德教育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对教师的考核评估,重点考核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要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其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各种手段如读书沙龙、宣传典型、表彰先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教师成长的有利环境,建设富有高尚师德、较高教学素养的教师队伍。尤其要加大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培养力度。要积极挖掘和培养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典型,培养自己的名师,为教师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提供赶超的目标。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师德建设成果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提高人民群众对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认同感。积极开展向典型学习的活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三、强化教师业务培训
(一)落实经费保障培训
教师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教师培训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将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落实教师培训的经费,规范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在经费的使用上,应更偏重于农村教师的培训,这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国家针对农村教师正在实施“国培计划”,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推出“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等支持农村教师培训的项目。
(二)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举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许多地方在尝试不同的教师培训方式,有的采用教师置换研训方式,实现在校生和在岗教师的“双赢”;有的通过跟岗培训形式,使培训阵地前移和培训重心下移,来培养农村骨干教师。无论哪种形式的培训,必须以受训者需求为导向,实行“菜单式”培训,根据基层学校和教师申请的培训内容及要求,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自觉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重视有效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校本培训要充分发挥本土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各小学培养和评选出自己的本土专家,采取中带老少的办法对新老教师进行新知识、新课程标准、新教学方法培训,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跟上时代步伐,这样更有利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使培训更有效还要注重教师培训的持续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最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进步,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四)合理选取培训对象
农村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各类培训,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数量教师接受进修培训。有的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有的培训是针对个别群体的。要区分开全员培训和分类培训,像邀请专家、名师进行讲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新课程培训等可以面向全体教师来进行;像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培训明显是针对新教师而言的,像基本功训练主要是对教学有困难教师的,像更新教育观念的培训是指向中老年教师的,像开阔视野、开拓创新的培训无疑是提供给骨干教师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必须要合理选取培训对象的范围,否则会做大量的无用功,以致事倍功半。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几个人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各级政府、教育单位、部门和每位教育工作者统一步调、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逐步优化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
[1]田汉族.刚性教师交流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J].教师教育交流,2011,(1).
[2]宋定科,黄建新.正视问题、选准对策,切实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J].中小学校长,2008,(9).
G625.1
A
1001-7836(2012)08-0031-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8.012
2011-12-09
吴庆国(1973-),男,黑龙江五常人,助理教研员,从事教研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