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12-11-15李丹,翟瑞,邓欢,陈容
李 丹,翟 瑞,邓 欢,陈 容
“5·12”地震后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李 丹1a,1b,翟 瑞2,邓 欢1a,1b,陈 容1a,1b
(1.西南大学 a.教育科学研究所;b.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2.西南科技大学 法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
为了探讨灾后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变量学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县灾区221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灾区不同年级的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灾区不同年级和任教年限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差异;灾区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灾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进而得出结论:灾区教师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灾区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
1 前言
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诸多压力。这样长期的高工作压力,不仅导致教师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也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所承受的沉重工作压力持续下去,并且得不到缓解,就会造成一个更严重的后果——职业倦怠。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的症状。其中三个核心成分是:(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1]。而对于教师职业倦怠到目前为止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在以下的看法上却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许多国内外的研究也都表明[3~5],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工作压力越大,教师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在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关系进行探讨时发现,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们之间还有其他变量在起作用,这时候研究者开始关注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倦怠中的作用。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认识。因此,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能力以及影响能力的认知和判断,是教师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在已有的研究中[6~9]发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中起着调节作用,即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能够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造成的身心上的疲惫,从而减少对工作的倦怠感。
关于教师经历了重大灾难后,他们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关系机制如何?自我效能感是否和之前的研究一样在两者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基于此,笔者通过对“5·12”大地震后的灾区教师进行深入调查,探讨在除了面临着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之外,还担任着灾后家园重建的责任和灾后学生心理创伤的安抚责任的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以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影响教师教学和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而寻找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并采取适合的方案来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安县灾区5所中小学教师,共发放300问卷份,回收 269份,有效问卷 221份,有效率为82.16%。
2.2 研究工具
2.2.1 教师工作压力量表
教师工作压力问卷采用朱丛书、申继亮、刘加霞2002年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问卷共46题[10]。问卷由六个因子组成: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自我发展与需要、家庭人际、工作负荷、职业期望。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其中没有压力记1分,压力很大记5分,得分越高,说明承受的压力越大。本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8,分半效度为0.836。
2.2.2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采用“马勒诗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一共24个题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问卷采用5点量表,从1到5代表倦怠感受越来越大,其中完全不符合记1分,完全符合记5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倦怠越严重。本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7,分半效度为0.861。
2.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由Jerusalem和Schwarzer编制。该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4点量表记分法,完全不符合记1分,完全符合记4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中文版本由Zhang和Schwarzer在1995年修订,王才康等在2001年考察了该量表的适用性。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分半信度为0.82[11]。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3,分半信度为0.889。
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将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13.0社会数据统计包分析。
3 结果
3.1 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见表1)。
表1 各变量在人口学因素的差异(M±SD)
职业倦怠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LSD法的事后多重比较,初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小学教师,SE=0.157,p <0.05;显著高于高中教师,SE=0.128,p <0.05。
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LSD法的事后多重比较,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初中教师,SE=0.106,p <0.05;显著低于高中教师,SE=0.108,p <0.01。
自我效能感在任教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LSD法的事后多重比较,任教年限超过20年的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任教 3 ~5 年的教师,SE=0.152,p<0.05;显著高于任教6 ~10 年的教师,SE=0.1537,p<0.01;显著高于任教16 ~20 年的教师,SE=0.101,p<0.05。
3.2 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
本研究检验了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变量之间的相关,结果见表2。
表2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从表2中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教师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之间都存在着负相关。
3.3 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将工作压力作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作为调节变量,职业倦怠作为因变量,用多层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一层是将人口学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第二层是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考察它们的主效应,第三层是将自变量×调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考察它们的交互效应即调节作用。
表3 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如表3所示,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之后,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都是显著的,说明两者对职业倦怠都有预测作用。而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说明自我效能感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没有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灾区不同年级教师职业倦怠存在着差异,初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最为严重。由于初中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发展阶段,他们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增加。所以,初中的教师面对难以交流和管理的叛逆学生、繁重的工作和高升学率的要求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产生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惫,容易产生焦虑、愤怒、失望等消极的情绪,让他们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希望休息或者离开这样的工作环境,产生了职业的倦怠。作为灾后的初中教师,有些人曾经亲眼看见学生的死亡或者致残,这些震后的创伤使他们情绪低落,变得冷淡,对于工作更难提高积极性,产生了离开教师这个职业的想法。
灾区不同年级和任教年限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一般来说,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能力评价都要低于初高中教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能够培养出在中考或者高考中的佼佼者。另外,在工作岗位越久的教师,他们的成功体验越多,对自己的能力也更有自信。所以,他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应对工作压力带来的不适应。
4.2 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首先,灾区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在对这两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也发现,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和国内学者刘晓明[8]、李志鸿、任旭明[5],国外学者 Ralf Schwarzer、Suhair Hallum[6]、D.Laugaa N.Rascle、M.Bruchon - Schweitzer[4]关于教师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正如前面所述,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教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社会的高要求、竞争激烈的升学率、学生难以管教、家人和学生家长的不理解、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等源源不断的压力都容易使教师产生消极的情绪。然而,灾区教师除了面临上述的压力之外,他们还担负着灾后家园重建的重任和学生心理创伤恢复的工作。在如此重压的情况下,很多教师越来越容易生气,和学生、同事以及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疏远;如果遇到失败的事情更容易自我怀疑,失去信心,从而厌倦教师这份职业。
其次,在已有的关于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三者相关的研究中,大多数的学者都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中起着调节的作用。Ralf Schwarzer、Suhair Hallum[6]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教师面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有效的适应机制,能够降低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的影响程度。这就是说,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即使感受到了来自工作上的压力,产生了疲倦感,但是他们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树立自信,使自己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但是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在面对重重工作压力的时候,会感到身心疲惫,失去信心,对学生抱怨、责怪,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而本研究对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进行多层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没有起着调节作用,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不一致。分析产生不一致的原因有:第一,量表的使用不一样。国内的许多研究[8~9]都用的是俞国良、辛涛等人在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这个问卷是针对教师这个群体编制的,信效度都比较高。而本研究采用的是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它适合于所用的群体,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可能造成结果的不一致。第二,研究对象的不一致。本研究调查的对象是灾区教师,他们本身具有特殊性。经历了“5·12”大地震,大多数教师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明显下降。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完全从创伤中恢复过来,他们在这样不佳的状态中还要面对灾后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巨大的生活压力,这些都使得他们越来越容易产生疲惫的状态,工作和生活的热情都下降,自信心也随着减少,自我效能感也降低。他们再也不能够很好地调节自身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职业倦怠。
[1]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397 -422.
[2]刘玉龙.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徐富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95 -197.
[4]D.Laugaa N.,Rascle M.Bruchon - Schweitzer.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French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A transactional approach[J].Revue européenne de psychologie appliqué,2008,58(4):241 -251.
[5]李志鸿,任旭明,林琳,时勘.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1):218-221.
[6]Ralf Schwarzer,Suhair Hallum.Perceived Teacher Self- Efficacy as a Predictor of Job Stress and Burnout:Mediation Analyses[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8,57(1):152 -171.
[7]Fernando Doménech Betoret.Stressors,Self- Efficacy,Coping Resources,and Burnout among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Spain[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26(4):519-539.
[8]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6 -61.
[9]刘毅,吴宇驹,邢强.教师压力影响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108-113.
[10]朱从书,申继亮,刘加霞.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3):50 -54.
[11]周洪涌.中学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Investigation on Teachers'Work Stress,Job Burnout and Self-efficac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fter“5·12”Earthquake
LI Dan1a,1b,ZHAI Rui2,DENG Huan1a,1b,CHEN Rong1a,1b
(a.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b.Research Center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1.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Law School,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China)
In order to know the teachers'stress,job burnout and self-efficacy,their relation,and the effect on demographic variables after earthquake.221 teachers selected from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earthquake-stricken An county were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Results show in disaster area,the job burnout of the teacher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grades;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in the teachers'self-efficacy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teaching-ages;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stress and job burnout,an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job burnout and self-efficacy.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the teachers'stress and self-efficacy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job burnout in disaster area;teachers'self-efficacy as a moderator between teachers'stress and job burnout is not found in this study.
teachers in disaster area;work stress;job burnout;self-efficacy
G443
A
1001-7836(2012)08-0027-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8.011
2012-01-02
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灾后成年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生活目标重建的研究”(10YJAXLX023)
李丹(198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翟瑞(1964-),女,陕西周至人,教授,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从事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