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2012-04-13朱美玲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畜牧兽医工作站273500
朱美玲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73500)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朱美玲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7350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2年7月23日邹城市一肉鸭养殖户李某饲养的2000只20日龄樱桃谷肉鸭发病,采食量下降,并有精神沉郁,缩颈,嗜睡,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共济失调等症状。每天死亡10只,后增至20只,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3d,有时可达1周。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的临床表现有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眼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胀。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病程一般为1~2d。而4~7周龄的雏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肢软卧地,不原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
3 流行特点
鸭传染性浆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低温阴雨、潮湿寒冷的早春季节发病和死亡最为严重。本病多发于1~7周龄的幼鸭,3~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主要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而发病。
4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鸭,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心包膜被覆着淡黄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色絮状物和淡黄色渗出液。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膜。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脏明显肿大,呈红灰色斑驳状。脑膜及脑实质血管扩张、淤血。
5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鸭舍的通风、环境干燥、清洁卫生,经常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2)7~1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2~0.5ml/只,1~2周后进行二免。(3)发病鸭群:5%氟苯尼考,按0.2%的比例拌饲料饲喂,连用5d。重症病鸭25mg/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2d;复方敌菌净,按0.04%的比例拌饲料喂服,连用4~6d;25~50mg/L恩诺沙星水溶液给病鸭自由饮水,连用5d,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
(2012–08–03)
S858.32
B
1007-1733(2012)10-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