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的生态语言学审视

2012-04-13

关键词:语言学普通话网民

张 青 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系,河南 郑州 450002)

网络语言的生态语言学审视

张 青 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系,河南 郑州 450002)

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使之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应当从保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前提出发,积极调控和干预语言生态进程,科学规范和利用网络语言,推动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网络语言;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1],以其强烈的创新性和巨大的影响力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的关注。就目前来看,除了对网络语言进行本体论的探讨之外,学者们还运用不同的西方理论如模因论、符号学、传播学、文化学等进行审视和考察,从而使人们从不同侧面加深了对网络语言的认识。生态语言学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生态语言学通过分析语言的生态因素,揭示“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审视,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网络语言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

生态学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下物种的多样性使得占据不同生态位的物种能有效利用环境资源,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语言学所追求的语言多样性与对人类生存具有关键作用的生物多样性是紧密联系的,正如米尔豪斯勒所说:“语言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是有功能作用的。”[2]“环境—知识—语言”是与人类生命紧密相联的链条的三个基本环节。语言的多样性是存储人类经验和知识的宝库。丰富多样的知识只有依靠多种多样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反映;减少语言的多样性,就会缩小人类可以利用的知识库,从而削弱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3]。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几千年来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不同语言也就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语言进化所体现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正是不同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生态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与生物生态系统一样,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网络语言“体现了语言生态环境下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的一场革新”[3]。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有别于传统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互联网这一特殊的语言使用环境和网民这一特殊的语言使用主体,使得网络语言拥有了独具的特点。

简洁性。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人们之间的交流以键盘输入为基本表达手段,其速度要远远慢于口头交流。为了提高文字的输入速度,节省时间,提高交流效率,网络语言就对正常语言加以简化。主要表现为使用具有特定意义的数字、英文或拼音的缩写,如“88”(拜拜)、“9494”(就是就是)、“GF”(girlfriend)、“BT”(变态)等。

形象性。网络语境下,传统的“面对面”变成了“屏对屏”,相互交流见字不见人,作为传统语言辅助性交际工具的表情、动作、手势等无法参与,不能发挥作用。为了弥补这种言语环境的不足,网民们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出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模拟日常现实交际,如<))))).<(表示一条鱼);2222222(表示正在睡觉)等。还有大量的供选择使用的脸谱符号。这些象形的字母符号组合将网民的情感形象化,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即时感。

幽默性。《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表明,中国互联网的网民主体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超过网民总数的2/3。这部分人上网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繁重的学习与工作之余找到一个放松自己的管道。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充满了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而有趣并且反主流的“叛逆”语言,从而在交流中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如“菌男”“霉女”是“俊男”“美女”的谐音,网民却“反其义而用之”,因为“菌”和“霉”两个字立刻让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网络语言是广大网民畅所欲言、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最好工具。生动风趣、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网络语言简洁、形象、幽默等特点表明,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语言形式,它为人类的语言开辟了一种崭新的模式,成为语言生态系统中与吴方言、赣方言等七大方言并列的新成员。它是人们对键盘符号的巧妙应用,是网民创造活力的突出表现。它适应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使得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由此可见,网络语言是语言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种类,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存在价值。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维护了语言生态的平衡,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

二、网络语言促进了语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生态语言学认为,多样性和开放性是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语言系统的发展也必然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要素的内外交流与不断创新,实现富有生命活力的动态平衡,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交流需要[4]。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网络空间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开放、优越的创新语境和无穷无尽的创新机会,推动着好奇、活泼、锐意创新的年轻网民不断创造更多、更新的网络语言。正如张小平所言:“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5]网络语言创新的突出表现是内容上的出新和形式上的重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如“雷”“囧”“宅”“艳照门”“诈捐门”“召回门”等“门”系列,“房奴”“孩奴”“车奴”等“奴”系列,还有“被就业”“躲猫猫”“打酱油”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键盘符号经过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符号形式,用以表达全新的内容,如:“(-_-)”表示神秘笑容;“<@-@>”表示醉了;“:)--”表示大笑;“^-^”表示眯着眼睛笑,等等。网民创新网络语言可以说是胸怀宽广,兼收并蓄,“几乎利用了可以利用的一切现有的语言材料,从语音到词汇到语法,从文言到方言到外语,莫不成为构建网络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6],并以此为基础推陈出新,翻新出奇。

网络语言给现代汉语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在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方言词”或“方源词”的说法,就是特指由方言吸收进入普通话的词,如“瘪三”“忽悠”“二流子”等。网络语言出现后,已经并将会有大量的“网源词”,即来自网络语言的词。如“给力”一词成了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的用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有网民评价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7]。“菜鸟”(新手)、“潜水”(在论坛里只看贴不发贴)、“灌水”(发很多无实际意义的文字)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语言词汇使用越来越广泛,从网络热词变为社会热词、生活热词。

表达方式标新立异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一种“强势方言”。地域方言也曾出现过强势方言,如广州话、上海话、厦门话等,那是因为某个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占据优势。网络语言之所以成为“强势方言”,一是因为使用人数越来越多,二是因为复制、转换相当便捷,网络语言的传播规模不断扩大,三是因为传播力强大的网络推波助澜。从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网络流行语和流行体,如“给力”“Hold住”“楼歪歪”“很傻很天真”以及“淘宝体”“撑腰体”“凡客体”“咆哮体”等,可见一斑。

网络语言以无与伦比的创新性,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

三、网络语言应追求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日益扩大,网络语言日益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存在,人们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也莫衷一是。吴传飞在其《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一文中总结了9种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8]。如果再作进一步归纳,主要有三种态度:一是全盘否定,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污染,是语言垃圾,破坏现代汉语的纯洁性和严肃性,应禁止其传播。二是完全肯定,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呼吁人们学习和应用网络语言。三是相对宽容,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合理的语言存在,要用柔性原则去规范。如果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从追求语言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衡量,便可以自然推出对待网络语言应当持有的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

语言生态要和谐发展,必须有各种语言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死水一潭,语言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竞争法则是自然生态中的重要法则,也是语言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法则。这一法则也适合检验网络语言是否适合在语言生态环境中生存。德国历史语言学家施莱歇尔曾指出:语言同世界上一切生物形式一样,有其发展、成熟和衰败的不同过程,动植物通过自然选择来保持良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语言之间的接触和矛盾,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亦如此,处于有利地位的语言得以保存,处于不利地位的语言走向消亡[9]。中国学者戴庆厦也曾深刻地指出:“不同的语言共存于统一的社会中,由于语言功能的不一致,必然出现语言竞争。语言竞争是语言关系的产物,是调整语言适应社会需要的手段。语言竞争虽是语言演变的自然法则,但可以通过国家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来协调。处理好的,就会出现语言和谐,不同的语言各尽所能,各守其位;处理不好的,就会激化语言矛盾,并导致民族矛盾。”[10]

网络语言的变异与规范是达到语言和谐的必由之路。变异既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语言生态环境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非常繁多而突出,出现了符号化、口语化、外语化、方言化、娱乐化、童稚化等六大变异取向,甚至出现了由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生僻字、日文、韩文和其他符号等组合而成的“火星文”。这些变异现象,有的是正常的语言变异,有的则是滥变、乱变,因此,“相对于规范的语言而言,有可能是不规范的,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语言的和谐,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1]。要通过有意识的语言规范达到语言和谐发展的目的。

从生态语言学的观点看,语言竞争是一个过程,语言和谐才是最终的归宿。网络语言、其他方言、普通话甚至外语共同构成一个语言生态系统,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普通话成为最大的赢家,但网络语言和其他方言也并不是输得一无所有,它们一定会在普通话中留下自己的身影。因为“方言从来都是普通话不断丰富发展的营养之源,方言的发展变化也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和制约”[12]。网络语言既为普通话提供营养,又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和制约,它们之间由起初的互相角逐最终将达到彼此渗透,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所说:“竞争的结果留存下来的是一种混合物。”[13]这种“混合物”是语言生态系统内部各个有机体——语言之间竞争和协调的结果。

普通话作为我国语言生态环境中的强势语言,应该容许网络语言的存在和发展,吸收其中的优秀成分,将其可取之处固化到普通话中。只有如此,网络语言才能和普通话和谐地共处于同一个语言生态系统中,协同进化,保持语言生态的多样性。

总之,在“依网生存”的信息时代,网络语言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基于生态语言学的语言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新鲜活力,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变异与规范的矛盾中不断发展。应当从保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前提出发,积极调控和干预语言生态进程,科学规范和利用网络语言,推动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1][1] 汤玫英. 网络语言新探[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1.

[2] 范俊军.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3] 张力月,肖丹. “火星文”的生态语言学解析[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4] 单辉. 汉语危机的生态思考[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6).

[5] 张小平. 关于网络传播语言特点的观察[J]. 现代传播, 2002(6).

[6] 汤玫英. 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科学规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5).

[7] 杨晴, 范煜熙. “给力热”语言现象的学理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6).

[8] 吴传飞.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6).

[9] 于辉. 如何应对全球视野下的语言生态危机[J]. 宁夏社会科学,2008(5).

[10] 戴庆厦. 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2).

[11] 冯广艺. 语言和谐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29.

[12] 赵红梅. 汉语方言现象的生态语言学诠释[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3] 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M]. 袁家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77.

[责任编辑许昌]

ExaminingtheNetworklanguagefromtheEcologicalLinguisticsPerspective

ZHANG Qing-rong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y and Law,Zhengzhou 450002,China)

Ecological Linguistics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network language. Internet language is a new specific social dialect. Its appearance has increased the diversity of languages, enriched language ecosystems and improve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network language has injected vigor and vitality to the language ecosystem in an unprecedented and unexpected way and formed a new language trend in the language ecosystem, which will reach a new dynamic equilibriu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ecology, we should start from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language, further control and intervene in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language positively, normalize and use the network language scientifically.

the network language;the ecological linguistics;the ecology of language

H0-09

A

1000-2359(2012)04-0191-03

张青荣(1966-),女,河南辉县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2012-03-01

猜你喜欢

语言学普通话网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