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2012-04-13陈松源
陈 松 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职责
人的一生从年龄段上可分为生理成熟期、心理成熟期两个时期;从素质上可分为三个系统:(1)身体素质系统。这个系统随着年龄成长而发展,一般在18~22岁达到成熟阶段;(2)心理素质系统。这个系统随着知识面的扩展及自我认识的完善而完善,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系统,青年以后趋于成熟。(3)社会素质系统。社会素质系统必须在经过系统学习、锤炼,构成以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审美价值、道德素养等为内容,对他人、对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能力和内部判断能力以后才能形成。单体社会素质的分布状态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客观地折射了社会的发育程度和现代化的程度。
“人的素质是资本,而且是第一资本。”[1]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决定着人才素质的全球化。为发挥现代大学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四大功能,体现人才培养是基础,人的社会素质是灵魂的理念,各国政府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都在探索适应自己的道路。美国政府在教育中强调学生认识、理解社会和文化,了解道德理论知识。俄罗斯政府吸取前苏联的教训,注重民族文化。实践证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社会中,大学所提供的条件和水平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7%以上,属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部分省市已超过50%,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生精神人格培养方面一直不够重视。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想的影响,现实经济环境下“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崇洋媚外的社会心理,道德价值的“真空”等,都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的社会素质的基础是学善、学真、学美。高校教育必须把德育(即学善)工作放在首位,强调教师教书育人,员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
学校必须坚持传播知识(即学真)。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要通过系统地学习、训练才能接受。高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具备动手能力,让学生敢于实践,不断探索。
学校还要强调学美。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学生只有能够欣赏美,才能创造美。高等教育开设的各种艺术教育课程,开展的各种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怀。
培养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人才,使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光大,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职。
二、传承京剧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的根基。国粹京剧文化具有中国文化特有的知识、精神和审美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很多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感悟,为广大国民所喜爱,对我国国民素质的培养塑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有三大命题,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矛盾。国人由此找到了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这种理念通过超越时空的生命力,自强不息的豪情,厚德载物的品格,以忠孝仁义为基本行为准则,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延续奠定了和谐、稳定的基础。京剧文化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艺术二百多年老剧目提炼的文化精神达到了“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的要求。[2]通过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将五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做人做事哲理,以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美工等诸多元素集大成,展现在每位观众面前,沁人心扉,陶冶情操。在京剧盛行年间,全国有二千多个剧团。可以说,京剧文化把民族文化中最真、最诚、最美的内容展示了出来,使文化的感化、教化和渗化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今天,在高校倡导学习、弘扬京剧文化,将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归属感、忠诚感 民族的根通过文化的特色来反映。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800年的戏曲文化和200余年的京剧历史有其必然性、现实性。人在生活基本需求满足后,就有精神上的需求。文化艺术属于精神层面,其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在不同时代有所不同,但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基本上是它的一条主线。如: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讲的是大宋仁宗年间西夏王举兵犯境,老太君挂帅,12位女将骁勇善战;京剧《红灯记》,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李玉和一家祖孙三代不怕牺牲,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等。其中不少作品也反映或宣传对国家、对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忠诚感。我们今天反对台独,维护西藏、新疆地区稳定,就可以结合京剧,在当前高校学生中提倡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感。
2.培养学生对亲人、对自然的关怀感、仁爱感 艺术的魅力就是激发人内在的潜能和情感,通过台上台下的互动,达到对观念、价值的认同。表演是形与美的展示,通过演出可唤起人对美的认知,可倡导美的观念,如激发对人的亲情、感情,对大自然的关怀、爱护。人在社会的交往中如何互相关心,人类如何珍视生命,京剧反映的历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京剧《四郎探母》,大宋仁宗年间杨四郎延辉虽在他国当了驸马,但在两国交战的背景下,“亲情”如何体现?铁镜公主深知丈夫的“情深爱切”,主动配合盗取令箭,使四郎探母得以成功。再如京剧《锁麟囊》,讲的是富家之女薛湘灵仗义怜贫,出嫁之日将妆奁锁麟囊赠予贫女赵守贞,几年之后突遭大难流落他方,反过来在赵家做保姆,最后相认的故事。它讲述了人间的变化沧桑,激起爱心,感人至深。这样的故事与当前学校提倡“志愿者服务”、“雷锋精神”同出一辙,值得继承发扬。
3.培养学生对是非的鉴别,对事物发展包容融洽的正义感、情谊感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量急增,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新情况、新问题既讲原则又讲灵活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这方面,京剧文化提供了很多好的案例。作为包容性很强的京剧艺术文化,既注重艺术又将教育寓于乐中,并通过故事将哲理、方法表达出来。如京剧《四进士》,讲的是明嘉靖年间,新科进士毛朋等四人由海瑞举荐为官,共誓为民为国,痛恨专权,但后来遇事,三位好友陷入其中,毛朋坚持原则反对腐败、严惩凶手的故事。再如京剧《将相和》,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为国的大“义”不计个人得失,谦让老将廉颇,后义结为生死之交,共为国为民族尽力的故事。《将相和》将人与人之间是非关系的判断要提倡正义感,对事物发展的处理要包容情谊等讲得透彻明白,对我们的大学生来讲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方法课。
4.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家庭高度负责的贤达感、孝敬感 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价值,对社会的贤达,对家庭的孝敬是每个人应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也是各国各民族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孝”道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上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个人利益,加上我国的国情、社情,使对社会贤达尊敬、对家长孝敬的观念受到挑战。部分高校学生出现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他们往往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缺少集体活动的交往,对家庭也是要得多,关心得少。这种情况如不加以重视,将给今后的社会、家庭带来很大的隐患。京剧文化中反映“孝贤”的故事也不少,如京剧《李逵探母》,讲的是水浒中的李逵做了梁山首领,为尽孝接母上山享福,结果母亲被虎所害,李逵怒杀群虎。再如京剧《打侄上坟》,讲的是纨绔子弟陈大官不听劝阻将家产挥霍一空,但由于尚存孝念,悔过自新又中状元。一剧剧,一幕幕的京剧故事,通过表演情节,宣传了忠孝仁义的思想。在今天,我们要教育大学生吸取京剧中蕴含的对国家、对民族的大忠、大孝、大仁、大义的思想,反对愚忠、愚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富易屋、贵易妻”的封建思想,反对莽打、莽撞的过激行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而且,这也是今天弘扬京剧文化,宣传民族精神的意义所在。
三、高校开展京剧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必须用理解、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的方式,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简单的文化回归,而是要继承、发扬和光大。实践证明: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只有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的发展趋势,才能做出扬弃的选择,使它焕发青春走向未来。京剧艺术以它特有的“乐而不淫,取之有道”的内涵美,教人做事明理;以“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的形式美,给人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而这也是京剧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动力和源泉。京剧的内容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攸戚相关。在六朝的变更,唐宋的传奇,元代戏曲,明清小说以及历朝历代的民歌、民谣传奇中都能找到京剧的缩影。京剧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因此,传承以京剧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新道路,是一个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品牌。[2]同时,京剧文化的传播也会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做好京剧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工作,有必要探讨它的传播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京剧文化的理论研究 发挥高校知识人才的优势,将京剧形成以来缺乏理论研究的不足扭转过来,使这民族的文化瑰宝发挥作用。总结京剧文化中特有的“精”(也就是精神境界),使京剧文化中忠诚爱国、孝贤惠达、大仁明礼、弘扬正义的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可。让京剧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创造更多新的节目。加强对京剧传播方式、方法、服装改进的研究,使京剧文化走向今天,并努力提高其普及率。
2.加强京剧文化在课程教育中的实践 通过安排京剧文化选修课、必修课的方法,结合有关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使学生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使之与学生产生共鸣,形成共识,使京剧文化中自信、自立、自强的内涵素质得到发扬和推广。
3.组织专门或专业人员进行京剧文化宣传、训练活动 任何内容的展示都离不开形式的表达。综观“京剧舞台几乎没有一部戏不是在传达一种教化功能”,京剧文化的教化作用也是通过形式美、通过表演传播出来的。(1)通过京剧舞台上格式化的演出,给人以规范的暗示;(2)通过外型美的展示,教化观众做人行事要知书达理,举止行为要大方雅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展示的“国粹砺人,文化立院”项目,获得了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定”活动,将学生戏曲社团与当地票友的互动活动定人、定期、定场,使传统的京剧文化在校园得以传播,不失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4.加强对现有各种媒质、渠道的管理利用 如可以用网络、广播、板报、研讨会、社团、论坛等媒质宣传和传播京剧文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将中国著名京剧服饰收藏家包畹蓉先生的三百余件京剧藏品全部收藏。这个服饰馆珍藏了荀慧生、黄桂秋、俞振飞等大师的演出服,还有包先生自己设计的全金蟒袍等。同时,该馆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京剧文化的内容如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剧目、服饰、道具等进行一一展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已在浙北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汉学者刘向曾经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这句话讲的就是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美国著名文化学家克罗伯说:“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楚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3]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阶段,抓住机遇,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使京剧文化在高校校园的环境中得到发展,促使高校学生素质的提高,是高校人应尽的职责。笔者相信,京剧文化进校园的举措,不仅会使高校和大学生受益,也将使诞生在华夏五千年文明沃土上的京剧艺术奇葩开得更加艳丽芬香。
参考文献:
[1] 袁 凯.谈人的素质[EB/OL].http://www.sina.com.cn,2004-08-17.
[2] 张 萍,董晓红,梁明义.传统京剧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J].经济研究导报,2011,(18).
[3] 周传家.关于京剧文化传统性与现实性的思考[J].戏剧丛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