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人畜共患病的屠宰检疫及处理
2012-04-13王卫明王虎林张文平
王卫明,王虎林,张文平
(山西省陵川县畜牧兽医局,山西陵川 048300)
人畜共患病不仅能造成动物发病、死亡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能使人感染此类疾病,使生命健康受到危害。人畜共患病大多数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的,尤其是供屠宰的牲畜患某种人畜共患病时,能在屠宰、销售、加工、搬运以及烹饪和食用等环节,经肉将病传染给人。因此,必须加强检疫,检出病畜,及时找出传染源,并根据检疫规程做生物安全处理,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和防止动物疫病的流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人畜共患病的屠宰检疫及处理。
一、炭疽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人畜共患病。家畜中以牛羊马最易感,且多呈急性败血症表现,猪常限于局部感染,呈慢性经过。
(一)宰前检疫 临床上最急性型和急性型多见于牛羊,表现为突然发病,全身痉挛,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黏膜紫绀,天然孔有血样液体或泡沫,常在数小时内死亡。病程稍缓的,先兴奋后沉郁,大小便有血,1~2 d死亡。亚急性型病情较缓,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在颈前、胸前、腹下、咽喉、外阴等处皮下发生局限性炎性肿胀(癀),初硬而热痛,后冷而无痛感,最后中央坏死,形成溃疡为炭疽痈。猪多呈慢性经过,极少有上述临床表现,往往在宰后检疫才被发觉,只有少数病猪因咽喉部和颈部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肿胀,引起呼吸困难及采食障碍。
(二)宰后检疫 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腹部膨胀。剥皮后血凝不良,呈暗红色。皮下和肌肉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脾脏肿大2~5倍,柔软如泥。肝肾出血、充血、肿胀。胃和十二指肠有小出血点,肺水肿、出血、充血。猪炭疽一般为局部型,以咽炭疽占绝大多数,脾脏不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刀切发硬发脆,切面为深砖红色,质地粗糙无光泽,上有暗红色或紫色凹陷坏死灶,淋巴周围有不同程度胶样浸润,扁桃体有坏死。
(三)检疫处理 宰前检疫怀疑或确定为炭疽不能屠宰,按照NYT909-2004《生猪屠宰检疫规范》规定,用不放血的方法扑杀后予以销毁。宰后检疫发现炭疽,按照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予以销毁。
二、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牛羊猪等偶蹄兽最易感。
(一)宰前检疫 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或蹄部发生特征性水疱。水疱圆而凸起,内含清透液体,随后破溃成为浅平的红色糜烂区。水疱可见于舌背、唇内侧、齿龈,趾间、蹄冠,偶尔也见于乳房、阴户、阴囊、鼻镜等处,因此病畜常表现运步困难、跛行,重者蹄壳脱落。食欲减退,流涎,牛并发出吮吸唇音。体温升高。
(二)宰后检疫 当发现口腔、蹄部或乳房有口蹄疫水疱或糜烂时,应仔细检查心脏,注意心包膜上有无出血点及心肌是否因脂肪变性而松驰变色。牛羊的瘤胃黏膜,尤其是肉柱部分常见浅平褐色糜烂,胃肠有时有出血性炎症。恶性病例,心肌可能发生变性和坏死,断面可见不整齐的斑点和灰白色或带黄色的条纹,即所谓“虎斑心”。
(三)检疫处理 发现口蹄疫病畜时,应将该批屠畜全部扑杀销毁。在宰后检疫发现也一样,按照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全部销毁。
三、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屠畜中最常见于牛和猪,羊少见。
(一)宰前检疫 症状随患病器官的不同而异,共同的表现是全身消瘦,贫血。肺结核时可见咳嗽,呼吸迫促,肺音粗厉,有!音,在早晨、运动、饮水后尤为明显。乳房结核时,于乳房中可摸到无热无痛的硬结,乳房淋巴结肿大。肠结核时,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在可疑情况下,施行结核菌素点眼或皮内注射加以诊断。
(二)宰后检疫 肉尸都比较消瘦,器官或组织形成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主要在淋巴结、肺及其它脏器出现白色或黄色的针尖至鸡蛋大的结节,切开后有坏死样干酪物,慢性者酪区钙化。胸膜结核在胸膜上形成许多白色坚硬的珠粒样结节(珍珠病)。肝、肾、脾等处也能发生结核结节。
(三)检疫处理 销毁处理。
四、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牛、羊、猪最易感。
(一)宰前检疫 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但并非必然现象。流产多见于妊娠后期,流产前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阴唇、乳房肿胀,阴门流出污秽不洁的分泌物。流产时胎衣不下,胎儿死亡。有的仅见关节炎而无其它症状。公畜表现为睾丸炎或附睾炎。本病隐性患者较多,宰前检疫流产症状也多数不能发现,需要结合产地流行情况和血清学检查(凝集反应试验)进行综合判断。
(二)宰后检疫 同样十分不易,虽然明显的变化在子宫、胎儿以及流产后的胎衣,可对宰后检疫来说,由于时机不同往往不能同时检查很多方面,因此,宰前施行凝集反应检查,对疫病流行地区的家畜尤为重要。当检出阴道炎、子宫炎、睾丸炎、附睾炎、关节炎,或肾皮质出现荞麦粒大小的灰白色结节,或管状骨、椎骨形成外生骨疣时应考虑有布病的可能。
(三)检疫处理 宰前检疫特别是凝集反应为阳性的,予以扑杀销毁。宰后检疫为布病的全部销毁。
五、鼻疽
鼻疽是马、驴、骡等单蹄兽最容易感染的一种传染病,病原是鼻疽杆菌。狗、猫等肉食动物和骆驼以及人类也能感染。
(一)宰前检疫 特征是在鼻腔黏膜、皮肤和肺或其它脏器中形成趋于破溃的特异性结节和溃疡。急性鼻疽分三型。肺鼻疽:短咳干而无力,呼吸困难,有时突然发生鼻出血或咳出带血粘液,听诊有!音,叩诊有半浊音、浊音或破壶音。鼻腔鼻疽:鼻腔潮红,有灰黄色结节,并增大软化,后破溃流出灰白色脓液,俗称吊鼻。同时同侧的颌下淋巴结肿胀,初疼痛后无痛感,一般不化脓不破溃。皮肤鼻疽:主要在四肢、胸侧及腹下,尤以后肢多发。初期炎性肿胀,形成黄豆大至鸡蛋大的结节。结节破溃后呈火山口样溃疡,流出粘稠黄色、红色脓液。皮下浮肿,皮肤增厚。公畜并发睾丸炎。慢性鼻疽最多见,占90%。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凭临床症状难确定,需做鼻疽菌素点眼确诊。
(二)宰后检疫 鼻腔有溃疡或星芒状疤痕,肺组织有黄豆大、灰白色、周边有红晕的结节,若结节中央坏死,则形成包膜钙化。病久者肺组织为疤痕及钙化所代替。肝、脾、淋巴结也可能有鼻疽结节出现,皮肤病变是由淋巴管形成串珍珠状结节,破溃后边缘呈堤状,不整齐,底面呈油脂状。
(三)检疫处理 鼻疽病畜不得屠宰加工,应采取不放血的方法扑杀、销毁。宰后检出予以销毁。
六、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人畜共患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反刍动物、猪和人表现为脑膜脑炎。
(一)宰前检疫 多数呈隐性感染,另一部分可能明显发病,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随后则常见口吐白沫,目光凝视,对周围反应冷漠,到处乱撞或做圆圈运动,或呆立,或卧地四肢做游泳动作,张口流涎等神经症状,孕畜可能流产。
(二)宰后检疫 通常不见肉眼病变,神经症状明显的可见脑膜充血、水肿和炎性病灶。确诊除组织学检查外,还必须结合细菌学检查。
(三)检疫处理 不得食用,化制处理。
七、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微生物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传染病。
(一)宰前检疫 本病多呈隐性感染。急性的表现为病畜体温升高、厌食,粪便秘结呈羊屎样。肌肉震颤,贫血水肿,继则发生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尿频而量少。鼻镜干燥甚至龟裂,唇和齿龈可能出现坏死性溃疡,耳颈部、背、腹下、鼠蹊部以及外生殖器等处皮肤坏死脱落。病程快的短时间内红细胞完全破坏而迅速发生溶血,眼结膜潮红或黄染,皮肤黄染或坏死。孕畜流产。
(二)宰后检疫 比较特殊的病变是皮下组织、黏膜、骨骼、肌肉、胸膜、腹膜及内脏均呈黄色。皮肤坏死,肉尸多水分。肝脏肿大,呈黄褐色或土红色,质地松软脆弱,切面无光泽。胆囊充满稠厚胆汁。肾脏贫血及间质性炎,皮质部有多数红棕色或灰白色小病灶。猪和牛病症不明显,主要病变发生在肾脏,表面散在数量不一的灰白色病灶。
(三)检疫处理 处于急性期并且发热和表现高度衰弱的病畜,不准屠宰。宰后病变明显,肉尸已黄染的,做销毁处理,其余情况做化制处理。
八、其它传染病
还有沙门氏菌病、痘病、野兔热等。痘病仅牛痘传染人,但已少见。野兔热也很少见。沙门氏菌病主要是幼畜发病,一般不屠宰。
九、小结
1.经肉感染人的屠畜传染病共有11种。
2.宰前检疫很重要,尤其是口蹄疫、李氏杆菌病、鼻疽、布鲁氏菌病等宰后症状多不明显或无特征病变,必须高度重视宰前检疫。
3.检疫处理一定要根据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和NYT909-2004《生猪屠宰检疫规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