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明清时期沅水中游地区的商贸发展与江右商人

2012-04-13黄建胜

关键词:沅水商人江西

黄建胜,张 凯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论明清时期沅水中游地区的商贸发展与江右商人

黄建胜,张 凯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明清时期江右商人广泛地活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也成为进入沅水流域较早的商帮之一。位于沅水中游地区的湘西自治州境内存在着大量的万寿宫遗址,展现了该地区江右商人的活动印记。而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沅水中游地区是江右商人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沅水流域丰富的物产、水陆交通的改善吸引了大批江右商人来此行商,而江右商人在沅水流域的频繁商贸活动推动了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社会发展。

明清;沅水中游;商贸;江右商人

沅水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的云雾山,其上游名为清水江。清水江由湖南省怀化市的洪江市托口镇入湘,始称沅江。有学者认为,沅水进入湖南境内后即进入了中游。沅江流域的中游地区应该包括洪江、泸溪、凤凰、吉首、永顺等22个县(市)区。[1]而这块区域,大部分为苗、土家、侗、瑶等少数民族的居住范围。正是明清时期,大量外地商人来到沅水中游地区,使该地区的商业贸易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尤以江右商人为最。明末清初的文人魏禧在其著作《日知杂说》中做出解释:“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故而习惯称江西商人为江右商人。

一 明清沅水中游商业贸易发展的基础

(一)特殊的区域政治

明至清改土归流前的沅水中游地区一般是实行土司制度,这是一种羁縻制度向流官制度过渡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王朝将某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纳入自身职官体系一部分的特殊区域自治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商品经济发展的空间十分狭小。但是元明清初,随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不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无法阻挡,尽管处在闭塞的土司统治时期,沅水中游地区的商业贸易仍然逐步发展起来。

至清代改土归流后,政治上对汉籍人口流入不再限制,废除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大规模的外地移民和商人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使得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极大开发。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分化,物质交流和各民族往来不断增强,加上废除土司后,减少了对商人贸易往来的盘剥,从而大大提高了工商业者的行商积极性,使得这一区域的商业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

(二)丰富的物产

沅江中游地区属于山区丘陵地形,四季雨量丰沛,河流蜿蜒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时至明朝,由于中央政府实施军屯制度导致的汉民大量流入沅水中游地区,该区域丰富的物产由于外界的需求逐步引人关注。《大明一统志》就记载该地区的土产十分丰富。正是这些经济物产的吸引,导致以永顺为中心的沅水中游地区的商业贸易发展起来。

在这一时期,峒茶贸易是沅水中游少数民族区域商贸活动的大头。明清沅水中游地区大批商人云集,贩卖峒茶。比如明朝永顺地区的峒茶原始质地很好,但是由于其“味较厚,土人不谙制造,柴烟烘焙,香气损矣。”[2]商贩贩茶时往往把价格压得很低,所以暴利极高。明英宗时期还因为湖南私茶太甚,造成茶马互市受阻。当时就有官员奏请:“禁湖广军民人等不许交通番僧饭鬻私茶,违者治罪。”[3]3但是,私茶屡见不鲜。可见当时湖南茶市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湖南茶叶其中必有峒茶,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该区域峒茶贸易的兴盛。

除了峒茶,沅水中游的少数民族地区,另一大贸易品就是桐油。桐油在明清是湘西地区土民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当时该地区“山地皆种杂粮,峒岭间则种桐树,收子为油,商贾趋之。民赖其利以完租税、毕婚嫁。”时人曾有诗来描述土民进行桐油生产的场景:“剥籽团团围个圈,猜谜讲古五更天。庆幸今年油价起,卖油好兑稞山钱。”[4]107这就可以看出,当时土民们已有较强的经济观念,希望油价上涨,多些收入,缴纳土司征收的“稞山钱”。由此可见,当时的桐油贸易已初具规模。

(三)交通的改善

沅江中游地区地处湘鄂渝黔交界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原通往西南的通道之一。中国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道路有三,其中一条就是从湖南西部的沅水中游地区进入西南。[5]2但是,土司时期以前,这里的交通状况是“外蔽夔峡,内绕溪山,道至险阻”,[6]如此的交通环境,商业贸易也很难大范围开展。

到了明代,交通情况大为改善。一般认为,“邮驿系统的效能,可以体现社会交通条件的优劣。”[7]1而在明代沅水中游地区不到1000华里的驿路之间就星罗密布了“桃园驿、高都驿、郑家驿……”[8]117等14个驿站,交通发展程度可见一斑。

相比陆运,沅江中游地区的河运就历史悠久许多。沅水本就是河运天然的载体,当时就有诗文描述:“送郎不过凤滩头,此去辰州又澧州。载得滩边离恨去,逢窗相伴盼中秋。”[4]92这首诗虽然表面是写夫妻情深,但是也反映了古代这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产有运往外地销售,水运是第一选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沅水中游地区水运相对陆运的发达。正是沅江中游地区交通的大大改善,导致了该地区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 明清沅江中游地区江右商人对商业贸易的推动

(一)明清江西移民及江右商人向湘西的流入

江右商人的崛起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步的。两宋时期,江西地区就成为了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导致的是人口的暴涨。至明代,江西的人口已经升至全国第二,仅次于经济排名全国第一的浙江布政司,而江西每年上缴的税粮已跃居全国第一。经济的高速发展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江右商人,而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为江右商人外出经商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口的增长对国家来说不仅仅是税收的提升,其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江西自古以来可耕种土地就相对较少,人口过度增长又使大地主对土地展开了疯狂的兼并。再加上明朝时期国家税收的加重,赋役制度的不公平,导致大量的失地农民背井离乡。从江西流出的人口大部分是失地农民,但是也有一部分为“营生户”,[9]也就是江右商人。江右商人迁出江西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可以得知,江右商人由于这个大背景所孕育的特点十分鲜明,有学者概括为“人数众多,操业甚广,活动地区广泛,资本分散,渗透性极强而竞争力较弱。”[10]368而正是这些特点,使得沅水中游地区成为了他们活动的理想场所。

湖南西部自古以来地多人少,到了明代,虽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但较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明清时期,湖南的垦荒政策宽松,使得大量的江西流民前来沅水中游地区“淘金”,导致这一区域“地多异省之民,而江右为最。”[11]有学者统计,明清江西移民潮之后,沅水中上游地区的人口总数大约为42万人,而移民就占了22.2万,是该区域总人口的一半还多。[12]到了清代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迅速增长,尤以乾嘉时期为高峰。人口的增长,也为这一区域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江右商人齐聚沅水中游地区,使得该区域“客户多辰、沅人,江右、闽、广人亦贸易与此,衣冠华饰与土苗异,亦安分自守。”[2]

(二)明清沅水中游地区江右商人的贸易活动

明清以来,江右商人由于种种原因遍布全国各地,湘西地区也是其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同治十二年刻本《沅陵县志·风俗卷》记载 “自元明以来,他省避兵者率流徒于此,今之号称土著者,原籍江西十之六七”。大量的江西移民活跃在这片土地上,其中不乏工商业者,现今湘西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万寿宫遗址(万寿宫正是江右商人组织起来联谊江西同乡的组织驻地),这也正好展现了该地区江右商人的活动印记。明清是江右商人活动的高峰期,尤其在改土归流以后,沅水中游地区成为江右商人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

明清时期,沅水中游地区土司强征乱收,“每逢年节,凡商贾客人,俱须馈土官、家政、舍把、总理等礼物,名曰节礼。倘有不周,非强取其货物,即抄掠其资本。夫贸迁有无,从故不废,土司如此,以致商旅裹足,财贸不通……”,[13]这就使这一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难以前进。但江右商人的流入形式多以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为主,渗透力很强,很容易适应这样一个社会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该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乾隆辰州府志·卷三十七》记载了一个故事:“康熙十四年有江右书贾全天付避兵洪山,仓卒中遗银,良猷亦避其处,有仆拾得之,良猷命仆还其囊,缝线如故……”,可见此时沅水中游地区农村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且摆脱了以物易物的方式,银钱已经通行。在改土归流之后,来此经商的主要为江右商人,到清末民初,本地商人才逐渐增多,殷商巨贾开始出现。[14]他们开展的贸易活动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即土产外销和集市贸易。

明清时期,江右商人从该地区销往外地最多的土产莫过于峒茶、桐油和药材了。峒茶、桐油贸易前文已有提到,这里不再赘述,而药材是土司时期的另一重要商品。当时江右商人就在土司区附近的卫所设立收购药材点来收购药材,往往货品在他们手中低入高出,贩运出境,牟取暴利。而正是这一利益的驱动,使更多江右商人来到该区域贩卖药材,当地的药材贸易几乎被江右商人所垄断,但这也大大推动了当地贸易的发展。直到近代,药材买卖仍是江右商人在该地区进行商业贸易的主要对象之一。

明清时期,大量江右商人流入该区域后,将土司城变成了商贸交易活动的中心,也使以土司城为中心的商业集镇迅速兴起。《保靖县志》有载:“古铜溪,在保东南;一曰长家坝,在保西南。其水源直通六里红苗界内,向来贸易民人,常有驾舟装运货物入内。至于张家坝,亦陆皆通,民苗相接,并连四川之酉阳土司,四方贸易者,多聚于此。拟于此二处设立市场,一月六期;于初二、初八、十二、十八、二十二、二十八。此六日,令民苗各至其地,聚散货物,彼此公平交易,以有易无。于是日辰时交易,申时即散。不许先期而欲至,亦不许过市而仍留。但市场既立,必须委员监察约束。”[15]可见,当时的集市已初具规模,也有一些的法规条案来约束其贸易,商业贸易的发展程度已非同一般。

这两种商业贸易形势的发展与江右商人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当时就有民谣流传:“无江西人不成市场”。[10]可见,江右商人为明代沅江中游地区的商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 结 语

在土司统治时期,沅水中游少数民族地区就与汉民族地区互通消息,商业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至清代改土归流以后,中央王朝废除了土司制度,解除了土司区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流动限制,使得大量外地移民和工商业者进入沅水中游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作物,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这一地区农业和工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改土归流后的沅水中游地区的商业贸易也进入了黄金期,尤其是沅水沿线水运发达,商贸活动繁盛,出现了众多的商贾云集的城镇,如龙山洗车、里耶、永顺王村、列夕、古丈罗衣溪、泸溪浦市等。而大量的江右商人大军也在这方水土穿梭流动,此后直至近现代,江右商人一直在该地区的商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沅水中游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互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1] 罗运胜.论清代沅水中游地区的移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陈天如,等编.顾奎光,纂.永顺府志·风俗卷[O].乾隆二十八年抄刻本.

[3] 明实录·英宗实录:卷305[O].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钞本微捲影印版:3.

[4] 彭南均.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5] 段 超.土家族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6] 施南府志:卷二[O].道光.

[7] 王子今.邮传万里——驿站与邮递[M].长春出版社,2004.

[8] 杨正泰.明代驿站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 丘 濬.江右民迁荆湖[O].明经世文编·卷七二.

[10]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M].黄山:黄山出版社,1993.

[11]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罗运胜.明清移民对湖南沅水中上游人口发展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8(4).

[13]陈天如,等编,顾奎光,纂.永顺府志·卷十一 檄示[O].乾隆二十八年抄刻本.

[14]刘 莉,谢心宁.改土归流后的湘西经济与民族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4).

[15]保靖县志:卷一[O].同治十年.

On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Jiangyuo Merchants in the Middle Area of Yuanshui River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ANG Jian-sheng,ZHANG Ka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Jiangyou businessmen had already been doing business in China.They were one of the early businessmen in the Yuanshui area.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Yuanshui River in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there are Wanshou Palace ruins near the river,reflect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Jiangyou businessmen.Evidences show that it was one of the busy areas for Jiangyou businessmen.The Businessmen went there doing business,due to the rich products and water and land transportation hub.The economy of that area was improved fast because of the businessme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iddle area of Yuanshui River;trading;Jiangyuo merchants

K28

A

1671-1181(2012)01-0069-04

2011-09-28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系统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研究”(06A058);湖南省民族学基地开放招标科研项目(10jdzb20);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0JDY015)。

黄建胜(1984-),男,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民族学与区域史。

猜你喜欢

沅水商人江西
江西银行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展示之窗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我爱江西奶奶
夜晚,在诗墙边读友人诗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从沅水7.17洪水看常德的堤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