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012-04-12王胜利
王胜利, 魏 争
(陕西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娱乐观的改变,对于以手机游戏、动漫卡通为主要内容的动漫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利润商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
从全球范围来看,动漫强国日本每年因动漫产业创造的财富占全国GDP的十几个百分点,为日本实现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又提升了日本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从国内来看,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量仍具有巨大空间,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470.84亿,但仍有很大的市场等待开发[1].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动漫作品盗版、侵权猖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政府在立法执法方面存在纰漏,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和创作积极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动漫市场,成为动漫产业继续前进的绊脚石.因此,只有加强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以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反不正当竞争为核心的纵向保护网,遏制不良市场风气,才能突破制约动漫产业的成长“瓶颈”.
1 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1.1 动漫产业
动漫,即动画和漫画的结合.为了使二者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往往将影视艺术作为连接的载体.通过影视艺术特有的优势,比如镜头的拉伸与片段的剪辑,将漫画单线式的叙事方式变得更加活灵活现,从而赢得观众的喜爱.
动漫产业以“创新”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2].创造性和新颖性是动漫产业的显著特点.
1.2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范围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利权利.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商标、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等,都可以认定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所享有的知识产权.简单地说,知识产权就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所有权,各国依照本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1.3 动漫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智力密集型产业,创造性和新颖性是其向前发展的动力.动漫产业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为动漫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带动中国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和经营,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但是,如果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保护动漫原创作品和动漫衍生品的合法权益,就会造成动漫市场的混乱,以及盗版和侵权等事件发生,这样不仅会挫伤创作者的积极性,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更会直接影响我国在世界动漫产业链中的地位.因此,出台一部以保护智力成果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而知识产权正是保护智力成果的合法依据.无疑,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2 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步并不算晚,如《铁扇公主》是继《白雪公主》之后的世界第二部动画长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哪吒闹海》和《大闹天宫》曾在国际屏幕上大放光彩;《小蝌蚪找妈妈》最早使用了水墨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上述优秀的动画作品曾让无数西方人惊叹赞许.进入21世纪后,动漫产业被称为继IT行业后的又一吸金产业.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共制作完成435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共计261224分钟,比2010年增长18个百分点”[3].
一直以来,我国动漫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呈现繁荣发展景象.与此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不仅构建了全方位的法律体系,而且加强了对知识产权法的普及.但在繁华背后,仍隐藏着诸多问题,它们的存在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走向世界的绊脚石.
2.1 知识产权立法不完善,呈现出滞后性
动漫产业是一种智力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如果运用传统的知识产权法来管理这种新型产业,往往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而难以界定.以目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手机游戏来说,关于怎样认定“手机游戏”的性质就存在很多版本.有专家认为是计算机软件程序,有专家认为应该属于影像类作品,还有人认为手机游戏可以独立自成一体[4].对手机游戏的性质划分不清晰,将直接导致发生手机游戏侵权案件时,究竟适用哪种法律法规不明确.此外,究竟是应该适用著作权法,还是专利法,专家学者也曾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2.2 执法力度欠缺,被告主体不确定,维权道路艰难
目前,在我国的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采取了司法与行政相结合的双轨制保护模式,并出台了与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相配套的《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执法力度的缺欠,被告主体的不确定,维权简直难上加难.我国《著作权法》第49~51条对侵害著作权行为的赔偿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现实中过低的赔偿费用对盗版商根本起不到任何威慑作用.
拿北京三辰影视公司的“蓝猫”作品来说,由该公司打造的科普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刚一上市,市场上便出现了诸如《淘气猫三千问》等仿制作品.三辰公司诉诸法律,工商部门采取查处行动,前后开支共花费6万元人民币,但对盗版侵权者的处罚却只有1万元人民币.赔偿数额与侵权利润形成了巨大反差,使得被侵权者认为得不偿失,而选择忍气吞声.更甚的是,一些被告主体通常是未办理工商登记的个体户,基本信息无从查实,更别说在法院立案审判了[5].如,2005年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一夜之间,市场上便出现了大量质低价廉的仿冒品,攫取的利润是正版的数倍,使得《喜羊羊与灰太狼》备受困扰,却又找不到确定的被告,而无法寻求法律保护.
2.3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盗版侵权猖獗
动漫创作者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动漫产业迅猛发展的动力.但在中国,很多动漫创作者的维权意识相当薄弱,对知识产权法也缺乏深层次认识,这样便造成动漫市场盗版、侵权猖獗且屡禁不止.盗版和侵权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创作者的生产积极性,恶化了动漫市场的环境.
据《2009年到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前景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动漫产业的市场上,盗版经营者的利润通常是正版经营商的几倍”.盗版商被巨额的利润所吸引,根本不会考虑去维护动漫作品知识产权归属,一旦纠纷发生,盗版商也往往只需承担产品质量问题,而动漫创作者失去的却是市场的信任和支持.
大多数动漫企业只看到了动漫产业巨大的财富,而对动漫原创品如何加以保护却知之甚少.等到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才想起诉诸法律,寻求法律保护.在中国,动漫明星创造作品无数,带动了动漫产业向前发展,但大部分动漫作品由于没有及时申请注册,使商业秘密外泄,在应对国外知识产权人的诉讼时,往往不能提出合理有力的证据去抗辩,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不仅打击了动漫创作者的积极性,更严重损害了中国在世界动漫产业的地位和尊严.
3 加强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
为了尽快突破动漫产业的成长“瓶颈”,促进动漫产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加强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公民的维权意识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分别从政府立法执法,动漫企业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创作者提高维权意识,建立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知识产权专业管理机构等四个方面来谈如何加强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3.1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大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我国动漫产业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制度不完善,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加强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唯一途径,就是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正补充.一旦盗版和其他侵权行为发生时,权利人就会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同时,应提高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盗版商的威慑作用.还应出台有关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具体司法解释,便于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法可依.
3.2 动漫企业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制定完善的战略规划
动漫企业在动漫产业链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漫创作者和动漫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加强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动漫企业的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动漫企业要针对自身商业秘密薄弱的情况,将企业知识产权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注重动漫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其次,要求在企业内部积极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定期举行普法教育,提高员工的维权意识;最后,一旦有原创作品产生,应及时申请注册,从源头上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若发生了被侵权行为,就可以寻求法律上的救济.
3.3 创作者要深化维权意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浙江一位律师曾说,“在中国,盗版侵权之所以屡禁不止,最关键的原因之一是动漫创作者根本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往往自己的创意被临摹后却还很高兴,觉得是因为自己的作品好才会被模仿.而在西方,动漫创作者的维权意识就很强,认为作品是凝聚作者智慧的劳动成果,如果要模仿,必须支付费用.”因此,动漫创作者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从最初的设计原稿到衍生品的开发,都要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并取得版权权利证书,一旦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向法院起诉,寻求法律保护.
3.4 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知识产权专业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被侵权企业打击盗版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自我维护.成立维权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维权成本,而且调查取证也很困难.因此,可以在政府监督管理下,成立对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机构,企业与创作者可以授权专业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的交易与维权诉讼等.
4 结束语
我国动漫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关于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法也正在逐步完善中,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等在内的多层保护网,对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只有加强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运用法律措施来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1] 曹文泽.著作权法一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5.
[2] 王宇红,贺 瑶,殷 昕.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9):224-228.
[3] 李 娟.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07,21(3):81-84.
[4] 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形象[J].法学,2004,49(10):77-89.
[5] 邱志桥,梅 玲.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政法学刊,2007,23(3):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