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2-04-12王彩凤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人文

王彩凤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00)

关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王彩凤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00)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不仅要具有科学素质,也要具有人文素质。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文知识缺乏,忽视人文关怀;人文思想缺乏,影响价值认同;人文方法缺乏,限制思维创新;人文精神缺乏,人生追求低俗。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和大学生人文素质“先天发育不良”。为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塑现代大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人、服务整个社会。

以人为本;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现实背景,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们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则与要求。一方面,它以现代人学为基础,强调以人为本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人的价值,丰富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存竞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完善和精神升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提出要注重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它主张超越个体本位论的教育——即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及社会发展核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倡导通过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从结构上看,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包含三方面含义。首先,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性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其最高要求是培养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其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核心是涵养和充实人文精神,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其三,人文素质教育是在整体文化的视野下与知行统一的观念来看待人文教育的,因为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的发展进一步走向全面发展的时代。人文素质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也是科学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文素质实质就是一种做人的素质,它在人的素质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因为科学素质关心的只是“是什么,怎么做”,而人文素质关心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一个只具有科学技术素质的人并不一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他的科学技术素质再高,对社会也没有积极的贡献,甚至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所以,如果离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罗伯特·贝拉也指出:“现代不应该只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或经济体系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态。”贝拉所指的精神现象或心态是指人的现代思维特色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础。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人的现代性。当代人的现代性呈现出较高的信息素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强健的体魄,全球意识下的人本主义思想。学生主体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性的种种气质,他们就会有明确的志向,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求知内驱力,学习效果好。

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符合人类发展和人性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与价值观,其宗旨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保障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与物质、社会、生态文明的共荣价值观。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蕴涵的人文价值取向,折射出人类对发展问题的发展问题认识的飞跃和升华。大量事实说明,造成经济发展扭曲、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发展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需要以科学的价值观做指导,用先进的经济理论、政治伦理、生态伦理、消费伦理和人文精神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人文知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一般指历史、文学、法律、政治、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基本常识,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成果和积累,包含着前人对世界的探索与体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人文知识认知不同于科学知识认知,科学知识认知强调的是客观标准,以穷究事物的奥妙。人文知识认知侧重于主体价值的追求,目的是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确立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以达到人性的完美。人文知识认知是建构人文精神认识的基础。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当前无论是文科大学生还是理工科大学生,都热衷于“快餐文化”和“消费文化”,只注重于英语、财会、电脑等这些马上就能派得上用场的科学知识,不重视对历史、地理和文学等人文知识的学习。他们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比如说,当问及“民主”、“共和”、“儒家文化”等概念时,大部分大学生仅仅知道民主和专制相对,对其具体含义却语焉不详;许多学生仅仅知道儒家文化大致包括“忠”、“孝”、“礼”、“仁”等,而不清楚“天人合一”、“义利之辨”等更能代表儒家文化的先进性。大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知识结构越来越拘泥于片面、狭窄的技能,造成了文化底蕴的断层,缺少人文关怀,影响了对世界、对人生更敏锐和更深切的认识和体验。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与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等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充分了解各种的文化差异,掌握不同领域学科的人文知识特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形成人文思想的重要方法。人文思想是对人文知识梳理后是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形成人文精神的支柱。在当今知识信息经济时代,不少大学生面对丰富多样的文化思潮,内心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他们有民族认同感,同时又觉得个人价值的实现高于一切;他们渴望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与人交往的功利性和不信任;他们一方面慨叹世风日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另一方面又竖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旗。这种新旧思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说明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系统的人文思想体系,直接影响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生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马加爵事件就是新时期大学生人文思想缺乏、没有人生理想信念的典型反面教材。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世界和研究世界的方法与实践,即具备一定的人文能力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人文能力主要包含价值选择和认知能力、价值批判能力人文表达能力等。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不同,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旨在调整知识结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人文方法注重的是融入自我、重在定性、强调体验和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旨在内化道德原则、规范,形成美感,树立信仰,养成人性和思维创新。两种方法互补相济才能揭示复杂多样的现实世界的本质。人文方法是使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转化为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今大学生经过中小学时期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但大多掌握的是应试教育下学习“知识”的科学方法,缺乏以融入自我、细致的观察、热切的体悟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等人文方法认识世界能力,在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社会活动和思维创新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例如: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中,难于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进而产生心理失衡。在强者面前自卑自抑,在弱者面前趾高气扬。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因处理不好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精神是人们对人性、理性的充分认同,对人格尊严和个体幸福的追求,以及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人文精神界是形成人生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核心,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人文精神主要包括求真、求美和求善。批判和独立精神、民族精神、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尊重等,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当今在就业困难等社会各种压力下,不少大学在精神上处于“人文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矛盾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求真、求美和求善,人生追求低俗。例如,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曾撰文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清华的学生对港台通俗文化耳熟能详,而对我国优秀灿烂的文化却日渐生疏。”又如: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新经济犯罪多为高智商高职位青年”。许多有学历、年纪轻、任职时间不长的犯罪者显现出的贪欲之强、行为之无所顾忌、手法之卑劣,无不令人瞠目。这与大学生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这类现象的产生,不仅同管理滞后、法制疏漏相关,而且又是社会流行的观念、习俗以及整个社会伦理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结果。

人文素质是在后天形成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等诸多方面都会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人们越来越局限于功能性的社会角色分工而丧失人格、个性的力量。这种非人格的社会角色化与人作为创造性和超越性存在的本质规定是冲突的,造成了现代人格的严重分裂和焦虑、浮躁。因此,市场经济对人文精神产生了强有力的排斥作用。例如,有不少政府官员往往更多把目光投向短期能够见效的工作上面,以体现自己任期内的“业绩”。你如果问一个地方政府官员GDP是多少,财政收入是多少,引进外资是多少,进出口贸易是多少,他肯定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你如果问教育投入是多少,当地在校生是多少,恐怕很少有领导能够讲得清楚。这种“短视行为”说到底,就是重视经济,排斥人文精神。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正逐渐迈向两个极端:一边是“拜金主义”的物质倾向,另一边是“虚无缥缈”的理想倾向。

强势文化即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中国在两个世纪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下,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所以造成了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的强势文化。例如:中国的大学只有理科才可以保送;大学生的很多理念其实都是这种强势文化的延伸,这种主流价值观带来了人文与科学素质之间的偏颇,忽视了人文活动的目的。就社会发展而言,它适应了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就个体价值而言,科学素质在对个人的评价的砝码上加大了分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每位家长和学生所接受,成了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科学教育界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为高等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领域。以国家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使得科学教育不断地展现出它实用和功利的一面,国家政权的干预也加速了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在这种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的强势文化过分凸显情况下,中国的强势文化对人文素质的漠视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被置于附属地位。高校教育机制本身存在的弊端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比如,课程设置体现着办学教育观念和国家的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大学生的知识、智力和个性等方面的素质能力结构。随着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太“实用主义”了,由于社会过分商业化的背景,大学教育都是为今后谋求一个赚钱职业而进行,过分集中于就业和研究市场,忽视了它全面教育的基本特点,在课程设置上不重视人文类课程。例如: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多设为“任选”,而不是“必修”或“必选”,而且人文课程所占的教学时数较少,学分比较低。与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另外,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一些泛泛的文化艺术之类常识,缺乏系统性、思辨性、启蒙性和针对性。而且有什么老师就开什么课,随机性太大。使得大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知识结构越来越拘泥于片面、狭窄的科学知识技能追求,影响了对世界、对人生更敏锐和更深切的认识和体验。破坏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违背了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

人文素质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人文精神的养成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仅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也要有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还需要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当今不少高等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上依然停留在“灌输”“背诵”等陈旧的教育方法形式上,唯书、唯上的倾向严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形式的参与,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契合;缺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体验,忽略了主体性“自我感悟”及“内化”的成份的作用,使人文素质教育变成背诵无聊的教条过程。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虽然高校历来比较重视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但更多的是专注于一些硬件的发展指标,缺乏对人文科学隐性课程的研究,造成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的严重缺陷。例如:在不少院校的校园里张贴的学术报告海报,很少有人文方面的信息;校内的黑板报、宣传窗等主要以宣传学校各阶段的中心任务为主,很少有学生发表人文课程学习信息的区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少数特长生的舞台,没有特长的学生只是观众,很少有机会表现自己。而且不少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低层次活动多,重复多。高品位的、有创新的少。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校园文化己被社会的功利思潮所侵占,片面的校园文化收缩了人文空间,窒息了校园的人文气息,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制造了“催化剂”。

尤其是应试教育,它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其主要弊端就在于面向少数学生,偏重应考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点训练为方法,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不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我国,从中小学开始,应试教育就大行其道,大学教育依然如故。在大学生活中,专业课程的学习几乎占据了学生整个四年的光阴,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他们认为,只有掌握了专业本领,才能在将来谋得一职。应试教育结果是导致一切凭分数说话,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考试高手”和“高分低能者”。尽管也有一部分志存高远,有理想、有抱负、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佼佼者。但这部分所占比例远不令人满意。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通过一连串考试,一步步地抵达目的地,这种方式对不能独立思考的芸芸众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而对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考试则意味着自由学习的结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类教育在几千年中一直追求着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使之达到和谐、完美的理想境界。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公民社会“遵循的不是强者逻辑、权力逻辑、金钱逻辑,而是正义的逻辑、良心的逻辑、知识的逻辑”。大学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镇,应当担负其社会和历史是重任。因此,当代大学教育不能再目中无人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塑大学理念,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但造就知识成人和技能成人,更是造就精神成人和心灵成人。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教育教学,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立体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是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改革课程设置,平衡知识结构。课程是教育的“内核”,是把教育思想、理念、宗旨等转变为教育实践的中介,课堂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人文知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高等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制定人文课程必修和选修计划,提高人文学科学分,使大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知识教育,平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升华。逐步实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学业与修养的统一。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要屏弃“轻文重理”观念,加强人文知识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能使理工科专业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创造中,吸收人文知识养料,不仅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和社会,而且能从人文的视角关怀人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改革教育方法,启发思维创新。人文素质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人文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知、情、意、行等多要素的交互作用。所以,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不是教育者“教”出来的,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悟”共同的成果。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是教育者“灌”出来的,而是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探索”共同的成果。因此,人文教育应该彻底改变以“灌输”“背诵”为主的现状,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思维与情感思维、形象思维、实践思维相结合的过程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视为能动的主体,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的更新,努力实现由共性理念的同步教学方式向个性理念的异步教学方式转变。为受教育者拓展更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努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选择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人文的眼光和方式看待自然和社会现象,并运用人文方法进行改造社会,从而真正实现有利于发展个性特长的创新人才教育。

再次,改革评价体系,激励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开展和深化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做保证,还需要有科学而又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增加其内部和外部的动力,使人文教育能够健康地发展,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这个评价体系应该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为指导,以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效果为标准的一个完整科学的评估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实际状况与效果,指导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例如:以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指导,与学科教学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人文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因为人文学科的教学课堂在教学学科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教学相关的人文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课堂,也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及其人文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考核的考场;以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指导,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评价,考察学生人文素养对社会的适应性。

因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把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方式,对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素养的测试,可以由此得出学生人文素养对社会的适应性。大学生人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评价的方式和途径也应该以多元化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人文教育能够健康地发展,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最后,营造人文氛围,和谐校园文化。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也不是单靠理论就能诠释的,更不是单靠制度能够实现的,是要在人文环境中长期熏陶、感染,沉积与启迪积累中才能实现的。校园文化作为反映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亚文化形态,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应该在创建美丽校园自然景观的同时,重视创设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人文氛围,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里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塑造自我。例如,设置符合健康审美要求和鲜明个性的标语、雕塑、绘画、建筑等人文景观,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通过网络、社团、广播站等途径交流学习情况,丰富的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培养学生现代化学习能力;通过开展各种演讲、服饰、健美操等各种竞赛活动,提供大学生展示才艺的平台和团结合作的机会,培养大学生艺术才能和合作意识和能力,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人文素质教育不只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还是一个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将知识“内化”于身心之中的孕育人文思想、人文精神过程。主观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第一,学会做人,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是“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学会做人,培养人文精神。第一,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建立崇高的人生追求目标;其次,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要认识到,是党、社会国家和父母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应当刻苦学习,回报党、社会国家和父母的关怀与关心;第三,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能够调控自我情绪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关心、重视他人,将自己融入一定的社会群体,能够平等、宽容,真诚的与他人相处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学会学习,培养自学能力。首先,要做到“学会”,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会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新的知识,这是一种现代学习能力。其次,要从“学会”到“会学”。由被动地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再次,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学会做事,培养实践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包括集体合作态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敢于牺牲的精神等综合能力。大学生要有意识、主动地通过练习和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固定操作技能,以增强能力,建立最优化的能力结构。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是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现代教育。大学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高级工程,应该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战略性转变,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使教育更好的服务人,服务于整个社会。

G641

A

1003-4145[2012]05-0168-05

2012-03-05

王彩凤(1959-),女,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陆影luyinga1203@163.com)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人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