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家书屋发展前景的思考
2012-04-12杨眉
杨 眉
(开封文化艺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0)
近年来,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惠农工程已在全国展开,基本覆盖了每一个行政村,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已成为农村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全国农村书屋的建设模式很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现实管理和使用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完善和提高。
1 农村书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从目前农村书屋建设来看,农村书屋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去书屋看书、借书的并不多,许多农民还是习惯于空闲时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看书的很少;有些农民整天忙于生计,想看书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有文化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使原本读书人口就少的农村更加缺乏阅读者,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村庄,书屋基本上处于全封闭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民的读书积极性,读者越来越少,后续生存与发展令人担忧。
1.1 农村书屋定位不明确
目前一部分农村书屋仅仅被作为一个图书仓库,被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既没有成为农民求知和获取新信息的场所,也没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功能单一,特别是有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上级领导把农村书屋视为民心工程,而且理解成形象工程。为了应付检查,在短时间内把书屋武装起来,检查时热热闹闹,检查后冷冷清清。
1.2 管理不到位,农村书屋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目前,农家书屋大部分执行的是自主管理,没有专职的管理员。有的管理员经常变换,平时无人管理;有的管理员身兼多职,部分兼职大学生“村官”岗位变动大;有的文化素质不高,对书屋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引导农民读书的能力不强,对农民需求的图书把握不准。农家书屋的工作人员配备问题是农家书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家书屋作用的发挥。
1.3 图书种类层次不合理
许多农村书屋书籍大多是上级单位配发下来的,有些甚至用淘汰和废弃的书充数,看似内容丰富,但实际与农民的生活存在很大差距,而那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科技书刊、影碟等则非常少。
1.4 后续经费保障困难
目前,中央、省财政为每个书屋按标准配备了出版物和一些设施,但音像视听设备、图书管理员报酬、图书报刊更新、开展阅读活动等都需要后续资金投入。
农家书屋图书主要由政府出资一次性集中从出版部门或书店购置,或由社会团体、个人捐赠,这些书籍虽然一时解决了农民有书可读的问题,但存在着数量少、品种单一、复本量大、内容陈旧、新书少等问题,与农民读者阅读需求不对路,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有限,部分市县财力难以对后续经费提供保障,无法满足农家书屋工程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
解决农家书屋建设发展的问题,要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当地农村的实际相结合,与广大农民的意愿相结合,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用新模式,着力解决今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2.1 加强对农村书屋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市县级有关部门应成立领导组织和农家书屋管理办公室,由文、广、新等部门协调负责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统一组织各县(区)农家书屋建设部门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确保农家书屋建设标准统一。通过召开座谈会、协调会和调研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形成市、县、乡(镇)、村上下贯通,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
2.2 做好农村书屋科学规划
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政府有关部门应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选好农家书屋地址,在原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有效整合,即与县区、乡镇文化管理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与市和县区图书馆业务指导培训结合起来,与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2.3 筹措专项配套资金全力支持农家书屋建设
应将各级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农家书屋工程补助专项资金下发到各级各单位,加快支出进度。市级有关部门应督促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并按照专户管理、集中使用原则,拨付到各县(区)设立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账户,统一管理,为农家书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4 科学配送,增强图书的吸引力
县级农家书屋办公室和配送单位应组织协调会,合理安排配送时间、配送内容、交接方式、检查验收方法。同时,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多购买一些农民喜欢的图书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性、实用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图书,尤其突出“农”字特色,精选适合农民阅读、适用农业生产、适应农村发展的图书,尽可能把农民群众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图书配送到农村书屋,让农民逐步由试读书变想读书、再变爱读书,最终让农村书屋成为农民的“充电器”、“参谋部”和“致富屋”。
3 创新农家书屋管理模式
最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农家书屋,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解决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与指导,在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
3.1 重视对农家书屋的认识
从政府的建设意图看,农家书屋就是村级图书馆,与私人租书店不同,农家书屋的业务运行与各级图书馆的运行原理相似,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目前,许多农家书屋在书屋管理、业务开展等方面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方法与制度,以致出现图书摆放混乱无序、图书损毁及丢失等现象。
3.2 抓好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培训
任何事业的发展,人是最关键因素,农家书屋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目前,农家书屋不可能聘用专业图书管理员,大多聘用兼职或临时人员。由于农家书屋工作人员没有图书管理经验,可以请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开展读者服务和图书管理辅导和培训,如开展书刊管理业务知识辅导培训,了解书刊分类、排架、书刊借阅流程、借阅制度、读者活动的组织等。只有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辅导与培训,才能规范农家书屋业务管理,才能保证农家书屋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抓好农家书屋的制度建设
县级图书馆可根据实际,帮助农家书屋制订较为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实现农家书屋的规范化管理。如健全《农家书屋管理员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办法》等一套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以实现村民对农家书屋文献资源的平等利用。
3.4 做好示范引导工作
注意发现和大力推广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方面好典型,总结在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好经验。根据各村情况,每年组织一次农家书屋建、管、用经验交流会,树立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利用率高、群众满意的书屋典型,推广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点,整体推进农家书屋管理上台阶。
3.5 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利用书刊资源开展各种读者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农民的读书热情。在不增加乡村和农民负担情况下,分享远程教育、村图书室、文化大院和各类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使之发挥更大社会效益。同时将农家书屋建设与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全民阅读活动、三下乡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村委会、学校为重点的文化中心区,多种文化资源综合利用,互为促进的农村文化管理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农家书屋在农村的影响和使用效果。
[1]张广明.对区县图书馆实施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
[2]刘丽.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1(4).